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李鴻章一輩子勤勉不懈
就連與他政見相左的革命派領袖孫中山也佩服不已。
可無論從哪方麵說
李鴻章的個人努力換來的卻都是失敗:
興洋務,
受製於官僚體製,虎頭蛇尾難收大功 ;
改革軍事,
因甲午一戰敗於日本,二十多年苦心經營付諸東流 ;
辦外交,
屢遭欺淩,謗滿天下 ;
開創近代教育,
也因多方受阻而中途夭折……
李鴻章可謂地地道道的悲劇性人物。
然而,他的悲劇並非個人悲劇,
而是國家悲劇、民族悲劇、時代悲劇的縮影。
對此,梁啟超相當中肯地評價道:
“吾敬李鴻章之材,吾惜李鴻章之識,
吾悲李鴻章之遇。”
毛澤東也說他是
“水淺而舟大也”。
也不能說他一輩子事功徹底失敗,
縱觀李鴻章一生,
應該說是成功與失敗交織、喜劇與悲劇摻和的一生。
在他的倡導,或者說引導下,
清朝總算是掙脫了幾千年的傳統束縛,
在學習西方的道路上,
邁著艱難而蹣跚的腳步緩緩前行。
其實,李鴻章在中國工業化、
軍事西方化、教育近代化等諸多方麵,
隻要某一方麵獲得全麵成功,
近代中國乃至今日之中國,
都會發生扭轉乾坤的巨變。
舉例言之,
如果甲午戰爭清廷獲勝,
那麽就不是日本,
而是中國躍居世界軍事強國行列,
此後絕對不會出現海權喪失殆盡
列強頻頻入侵的局麵。
李鴻章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性格優點,
曾國藩說他
“才大心細,勁氣內斂”,
他身上的確有著一股子難得的韌性與忍勁。
他有一幅廣為人知的對聯:
“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胸中一段春。”
別人罵他,
他從不為自己辯解,顯得十分超脫,
並將女兒嫁給曾經罵他罵得最凶的
清流派領袖之一張佩綸。
麵對各種政敵及反對勢力,
李鴻章從不退縮。
雖飽受罵名,四方樹敵,
但事情還是要做,與列強周旋不已,
力挽狂瀾,為救清廷於絕境,
不惜搭上老命一條。
李鴻章受人詬病最甚之一,
便是積有大量財產,
說他“富甲天下”。
時人作有一副對聯,
將他與翁同龢一同譏諷: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李鴻章聚財斂財的確不假,
但他能夠做到公私分明。
他的資產,多為招商局、電報局、
開平煤礦、通商銀行等處的股份,
及上海等地當鋪、銀號的利潤所得。
而朝廷公款,並未貪汙占用,
在離任直隸總督時,
李鴻章曾將長期“截流”、
積存的八百多萬兩白銀,全部移交給繼任者王文韶。
據說這筆經費後來落入袁世凱之手,
成為他交結王侯、內外聯絡的特別經費。
盡管擁有大量資產,
李鴻章生活卻相當簡樸,
飲食簡單,個性嚴謹,
以致在外國人眼中,
他是一個典型的吝嗇鬼。
李鴻章對毒害中國的鴉片十分痛恨,
嚴複在他創建的北洋水師學堂任職時吸食鴉片,
常受到他的嚴厲斥責。
李鴻章病逝,
嚴複以理解同情之心送上一副挽聯
認為如果李鴻章的洋務運動、
軍事改革沒有多方掣肘阻撓,
就不會有甲午慘敗、庚子之禍 ;
而在唯有敵敗求和才能保全國家之時,
如果李鴻章不承擔主持和議收拾殘局之責,
士大夫們又要攻擊他隻求個人名節而誤國誤民。
在關於李鴻章的諸多評價中,
外國人最為持平公允,
他們一致認為李鴻章是
中國19世紀第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
將他稱為東方的俾斯麥。
在當年的萬國運動會上,
各國國旗伴著國歌依次升起,
輪到中國時,
卻隻有黃龍旗在寂靜中冉冉上升。
堂堂的大清帝國,竟連國歌都沒有一首,
場上響起了陣陣西人的嘲笑。
此時,
年過七旬的老人李鴻章站了出來,
步履雖然不甚穩健,
但神態毅然地走到黃龍旗下,
盡可能地挺直腰板,
亮開既不清脆也不高亢的嗓子,
滿懷深情地唱起一首他從小就唱得爛熟的歌曲——
家鄉安徽民間小調《茉莉花》。
喧囂歸於寂靜,
唯有李鴻章的聲音在運動場上回旋。
一曲唱罷,
雷鳴般的掌聲從四麵八方湧向這位不惜一切、
誓死捍衛祖國與民族尊嚴的老人。
關於李鴻章的不足與弱點,
隻要列舉,
一時間我們可以舉出許多。
比如他用人有虧,
任人唯親,隻重家鄉安徽人,
偏袒親戚門生 ;
他在甲午海戰中一味采取守勢,
缺少主動進擊的勇氣與銳氣 ;
他身上江湖味太濃,政客氣太重,
缺少曾國藩那樣的理學家的虔誠與忠信,
漠視“以修身為本”;
他強調辦實事,
不注重學問修養,
直到晚年才幡然省悟;
他恃才傲物,
一副大清天下,舍我其誰的派頭,
因此對同僚倨傲不恭,對部屬動輒訓斥,
對洋人也不例外地“輕侮”;
他知道中國內部許多腐朽真相,
就是不肯付出巨大犧牲著意改革,
比如在美國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曾經說:
“清國辦有報紙,
但遺憾的是清國的編輯們不願將真相告訴讀者,
他們不像你們的報紙講真話,隻講真話。
清國的編輯們在講真話的時候十分吝嗇,
他們隻講部分的真實……”
然而,
無論我們持何種觀點,
從何種角度看待、評價李鴻章,
都大可不必將“漢奸”、“賣國賊”之類的語匯加諸其身,
將近代諸多過錯與災難歸咎於他,
他為清廷做了一輩子的替罪羊,
最起碼在我們眼裏,
他仍然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人。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