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胡適這個名字,好像專是為民國而起。冥冥之中有姻緣似的 。如果民國年代少了這樣一位可愛偉大的人物。民國好像就不是民國了。
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白話話的開拓者。他一手締造了民國的氣質:早期魯莽衝動,有血性的粘稠,新舊交揉。後來卻也風流溫厚,澄澈明亮,終成一代大師,開領一個時代的風潮至今。
一個肮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幹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肮髒國家。
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隻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胡適曾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那就是:“寬容比自由更重要”。他認為“寬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寬容,就沒有自由。”
寬容是一種美好的情感、高貴的品質、是一種仁愛的光芒、一種崇高的境界。胡適自己也是身體力行、一生都在踐行著這種高尚的寬容理念。
他的人格思想,影響了後來一大批聲譽卓著的學者和政治領袖。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胡適之。他的名字當時引無數英雄美人竟折腰。就連林語堂,梁實秋這樣不可一世的驕子,也都以“我的朋友胡適之”掛在嘴邊為榮事。
蔣介石後來給了胡適這樣的評價: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
唐德剛先生在《胡適雜憶》書中說:胡適之先生的了不起之處,便是他原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開山宗師,但是經過五十年之考驗,他既未流於偏激,亦未落伍。始終一貫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開風氣之先,據杏壇之首;實事求是,表率群倫,把我們古老的文明,導向現代化之路。熟讀近百年中國文化史,群賢互比,我還是覺得胡老師是當代第一人!
難怪著名學者熊培雲說:錯過了胡適,我們便就錯過了一百年。他的那些觀點,思想,正照耀在當今,句句直戳現實。
如果說魯迅是代表20世紀,那麽胡適則代表了21世紀的真正的國家未來。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