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特征,令任何一個門類的藝術很難與此相提並論。書法藝術的創作過程也是一種抒情的過程。人們對書法作品的審美過程也應該是一個綜合的、立體的過程,而不應滿足於表層的視覺感受,而必須是一種包括文辭內容、文化含量的內在的深層文化信息的全麵體驗過程。可以說,“文化是書法的核心”,書法就其技法層麵,如間架結構、章法布局、筆墨技巧等而言,已在幾百年前就走過了它的鼎盛時期,成為高度完善、程式化極強的認知體係;對後來者而言,王羲之、顏真卿等代表人物至今無法超越——從這個意義上講,“法”已終結,隻剩下“書以載道”了。這個“道”的延續和張揚,就是文化的延續和張揚。書法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它與當代文化相互交織,以其自身悠久的傳統、豐富的內涵,在縱向、橫向上對其他類別的藝術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它如同一顆明珠,使中國傳統文化散發出魅力與靈光。
書法的核心魅力即文化
書法本身負載著曆史沉澱下來的深厚文化內涵。書法之所以在中國的藝術和文化中獨領風騷、永葆青春,不是在於它的表層藝術,而是在於它內部蘊涵著的深邃的文化。對書法的審美必須把它放到中國哲學觀的層麵。可以說,書法是一個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概念。書法應該是藝術而不是技術,這無論從它的產生、發展,還是從它所承載的內涵來講,都是毋庸置疑的。書法與中國千百年來的傳統文化是不可分的,傳統文化與書法有著一種無法拆解的因緣,所以說書法因文化而具有了靈魂。反過來,書法又以其形式美讓文化放射出光彩。因此可以說,隻有當文化作為書法的內涵時,書法才能夠感人。比如說《祭侄文稿》,之所以被千古傳頌,不是簡單地因為顏真卿的筆墨技巧打動人心,而更重要的是在於其背後的愛國精神、道德人品和文化含量。可以說,書法是以文化精神打動人心,又以書法的形式美令人賞心悅目。古代的大書法家無一不是大文學家、大政治家、大文人或者大學者。古代的文人可以不是大書法家,但是從曆史上看,如果不是一個大學問家,絕對也成不了大書法家。
目前書壇上大師難覓,經典難見。一些人認為,與曆史上的輝煌相比,當代書壇可謂黯然失色。我認為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形式的豐富和內涵的退化。內涵就是文化含量。所謂退化,就是無論從展覽抑或大賽來看,書法反映出來的都是偏重於筆墨的效果,而淡化了傳統書法抒情達意的本質。書法必須以國學為基礎,以傳統文化為基礎。所謂國學,就是舊學。在古代,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從小就接觸到的;而現在的國學教育成為了一門專門的學科了,很多書法家與傳統文化都有所脫離。他們往往是學了書法之後再去補傳統文化,雖然耗費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現在我們搞書法,經常套用西方的概念,把書法納入一個學科,這就把書法推向一個單純的造型藝術範疇。如果一味地讓書法去接近抽象性,就會造成書法內涵的削減。
抽象是對書法的誤讀
書法不是抽象藝術,抽象是對書法的誤讀。書法的定義是意象性。康定斯基是19世紀初期在德國發展的俄羅斯籍畫家,他是抽象派的鼻祖。所謂抽象藝術,最主要的兩點是:一是抽去思想的內涵;二是用點、線、麵、塊、色來表現作者的情感和對美學的闡釋。這種藝術理念與書法有著天壤之別。因為西方人不識中國字,讀不懂內容,隻看到筆墨線條的流淌,所以他們對書法的解讀隻停留在表象上,而無法深入解讀其深度的精神內核。而書法最主要的是文字的情感和文學的內涵,即所謂的“書以載道”。乾隆評價懷素草書時引用的一段話特別好:“雲中龍爪不模糊”,書法就如同藏在雲彩後麵的龍。其首尾俱清,這是具象;首尾均不清,這是抽象。也就是說,書法是具有豐富文學內涵的抽象化了的漢字書寫藝術。其表現形態在一些人眼裏是抽象的,但抽象並不能概括書法的全部特征。古人對此有個概括,叫做“意象”。現賞書法不應把書法的內容與形式分開。文辭的內容與書法的線條形態,節局創意有著內在的聯係,不能把書法與內容割裂開來而作為一種“純書法”的審美。也就是說,撇開文辭內容,書法作品在視覺上的審美有其獨立性,我們所感知的是一種“包含了內容”的形式。一些書法家試圖擯棄文辭,在作品中有意對漢字結構作增減、重組、切割,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帶漢字意味”的線條組合本身的審美價值,但這算不算完整意義上的“書法”,隻要還是搞“書法”,而不是其他什麽藝術,就不能徹底擯棄漢字。任何一門藝術都允許有一點“邊緣性”,允許作一些跨門類的交叉性的嚐試,但我們認識一門藝術的本質特征,總是要看它的主流、曆史、成因。
“道”與“技”論高低
能把字寫好是技術,能把“情”寫出來才是藝術,因此書法要把文化當主體,不能把簡單的筆墨當主體。古人說書法是“小道”,指的就是技法方麵。書法同時也是“大道”,因為它表現的是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哲學、中國的倫理價值以及中國人的人生態度等。“小道”可以悅人耳目,“大道”可以震撼心靈。古人說:“非誌士高人,不得言其妙。”這句話說得特別有道理。書法是有生命的,不是僵死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個生命單位,書法是文人向社會發出的生命信號。由此看來,書法既是“淺學”又是“顯學”,既是“簡學”又是“難學”。書法既通俗又高尚。就是說,書法既平易近人,又高深莫測。這是為什麽呢?因為認識漢字的人都會對書法有不同的興趣,而且對書法也會有不同層次的理解,所以它有廣泛的文化基礎;但是並不是識字的人都能講出它的深刻內涵和深奧的審美意趣。
一般來講,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比如小說、劇本、繪畫等,都能找到生活中真實的影子。而書法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其“影子”在哪裏?書法跟其他藝術不同,它不是從生活中來的,也不是從自然中來的。我們知道,畫家的創作是從自然中來的,繪畫作品是對自然界的反映。如其所繪人物、花鳥、山水等,都是對自然界中物象的形象描述,是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物象進行的反映。而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生活經驗,都可以去解釋它。如果畫家畫馬不像馬、畫虎不像虎,大家也能很容易地辨別出來他畫得不像。而書法不同,它沒有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參照物。對於一般人來說,認識和理解書法有一道坎兒。這道坎兒是什麽呢?就是文化。如果你不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你就不能理解和認識書法,也不會成為書法家。
可以說,大多數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都是在俗文化基礎上的一種上升。而且,俗文化可以作為很多藝術的源頭,很多的雅文化都是在俗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最典型的比如京劇,原來就是野台班子的,屬於走穴的,或者說是民間流行的。京劇的產生時間雖然沒有嚴格到哪年,但是它的形成就是從徽班進京、漢調北上、徽漢合流開始的。他們的演出被宮廷認識了,經過宮廷的精雕細琢,京劇產生了。但是唯獨書法和其他藝術不同。因為書法從一開始就是雅文化,就是與文人密不可分的,與文化有不解之緣。無論書法如何發展,可以肯定地說,書法不能離開中國文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當代世界是一個多元的世界,各種思潮、文化、藝術相互影響和滲透,中國書法也走向了世界。有人認為應該多汲取一些西方的藝術元素,讓書法藝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進而樹立新的屬於世界的書法高峰。如果說中國書法已經走向世界了,那麽我認為世界人民接受和欣賞的恰恰是中國書法的民族性,正所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而中國書法走向世界,就更應該保持它的傳統。我反對書法的“現代化”,因為書法是傳統文化。按照哲學的觀點,任何一個藝術都是曆史的、民族的和時代的。書法也是這樣。所以它更重要的是對傳統的追溯和回歸。書法要創新,就必須延續傳統而不違背時尚,能創新而不帶有弊病。這兩條是對書法創新的一個基本的把握。而更多時候,書法的好壞是以高、低來判定,而不是看新、舊。當然,書法藝術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但是西方人很難真正觸摸到書法的真諦和靈魂。這一點西方人自己很清楚。貢布裏希說過,外國人學一百年也理解不了中國書法。很多外國人把書法看成是一種原始文字的書寫。西方抽象藝術家不模擬物象,也不用文字作為藝術載體,他們追求獨特的樣式,甚至連自己的作品也要一幅與另一幅大異其趣,以顯示自己的個性以及對待一切傳統和程式的反叛精神。書法則不同。書法有一定的筆法、章法,有秩序,有韻律,一氣貫穿寫出來,以漢字作為載體,並力求使欣賞者能夠辨識,因此在“遊戲規則”及藝術旨趣方麵與西方藝術迥然不同。書法的目的在於撥動心弦,撫慰心靈。最近也不知是誰提倡的,說什麽書法要產業化。我覺得書法不能產業化,產業化是對書法的傷害。書法的發展不是做大做強,而是要創造經典。
書法的明天會更好
現在大家都在談要呼喚書法大師的出現。中國書法史上,草體、分書、楷書等都在不同時期達到了高峰,那麽,當代書法能夠超越曆史上的高峰嗎?筆者以為,書法就如李白、杜甫的詩歌,因為它是在那樣一個富有詩境的環境中產生,你讓後人怎麽超越?古人從小就把《三字經》《百家姓》等背下來了,從小就用毛筆寫字;而現在的人都用電腦了,那種書法生存、生長的語境已不複存在了,我們又怎能與那時相提並論、同日而語?這就和京劇一樣,說京劇走進校園了、京劇弘揚了、大學生都成戲迷了,那隻是美麗的夢話。個別人作為票友可以,但是全國人民都唱京劇的時代畢竟已經過去了。對於書法,我們要做的工作是普及書法,不是普及書法家,也不可能普及書法家。
中國書法正行進在一個蛻變的道路上,正在完成它的時代轉身——從曆史的“工具”向當代的“審美”轉型,由文學表達的“手段”向藝術表現的“目的”轉變。從時代的發展和曆史的趨勢看,書法的思想觀念表達正在悄然讓位於審美功能。令人擔憂的是,書法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內涵會被視網膜藝術所衝淡;令人欣慰的是,書壇上仍有一批有誌於書法傳承的耕耘者。我們不能因盲目自卑而止步不前,也不能因盲目自大而陷入保守,隻有讓書法超越現實的功利,真正深入傳統,方能幻化出大師和經典。我們有理由相信和期盼——書法的明天會更好!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