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楊凝式書法大全

(2016-11-04 16:51:01) 下一個

 世人盡學蘭亭麵,
   欲換凡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
   下筆便到烏絲欄。
   上麵這首宋代黃庭堅寫的絕句,提到的“楊風子”是我國五代時期一位最著名的書法家。五代短祚,承唐啟宋,似乎隻有楊凝式一人譜寫了這一段書法史。
    楊凝式,字景度,號虛白,陝西華陰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楊少師”。一度在洛陽過著一種佯狂的生活,因此時人還給他“楊風(瘋)子”這麽一個雅號。
    楊凝式的書法在唐時受歐陽詢、顏真卿、懷素、柳公權等人影響較大,後上溯魏晉,於二王處得其風神,形成自己多變的風格,自由抒寫性靈,開創有宋一代尚意書風。傳世的作品隻有四件:
   《韭花帖》(見右).
   《盧鴻草堂十誌圖跋》,行書,為楊凝式為唐人繪畫所題的一段跋,用筆、結體極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祭侄稿》,渾厚凝重。
   《夏熱帖》,行草,是楊凝式苦於夏天暑熱而作的 一通手劄,似取法於顏真卿的《劉中使帖》和柳公權的《蒙詔帖》,遒勁挺拔而又沉著痛快。
   《神仙起居法》,草書,內容是記敘古代醫學上的一種按摩法。隻有八行,全篇初看粗頭爛服,若不經意,其實用筆時緩時疾,一氣嗬成,顯示出其控製節奏韻律的高超技藝。時而草書之中夾雜一些行書,後人稱為“雨夾雪”,此法始於顏真卿稿書,到楊凝式一融會貫通,使人望之已無跡可尋,幾入化境。
   宋人對楊凝式頂禮膜拜。蘇東坡在《東坡誌林》中稱“楊公凝式筆跡雄強往往與顏行相上下”。黃庭堅作詩推崇他,還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吳道子)畫為洛中二絕。”連挑剔的米芾也讚其“天真縱逸”、“如橫風斜雨”等等。然而楊凝式的影響絕非僅僅限於宋代,六百年後的明朝,一代書法領袖董其昌對他更是異常重視,董其昌的書風也明顯受到楊凝式作品(尤其是《韭花帖》)的感染,董在《畫禪室隨筆》中數番提到楊凝式。曆來讚譽甚多。
   據傳楊凝式不喜作尺牘,因此流傳到今天的這幾件紙本墨跡,顯得異常珍貴。《宣和書譜》等典籍稱楊凝式喜題壁,居洛陽十幾年,兩百多寺院均有其壁書,風靡一時。如無楊凝式墨跡的寺院,往往會先粉飾其壁,擺放好筆墨、酒肴,專門等楊凝式來題詠。楊風子“若入院,見壁上光潔可愛,即箕距顧視,似若發狂,行筆揮灑,且吟且書,筆與神會。書其壁盡方罷,略無倦意之色。”(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壁書隨興而作,無拘無束,所以無法刻石而保存下來,盡管如此,像黃庭堅這樣的人物仍然到洛陽“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可見楊凝式給宋人影響之深。 

 

楊凝式韭花帖


羅振玉藏本 見《百爵齋藏名人法書》

 

釋文:
   晝寢乍興, 輖饑正甚 忽蒙簡翰 猥賜盤飧 當一葉報秋之初 乃韭花逞味之始 助其肥羜 實謂珍羞 充腹之餘 銘肌載切 謹修狀陳謝 伏惟鑒察 謹狀 七月十一日 狀

    《韭花帖》行楷書,墨跡麻紙本,高26厘米,寬28厘米,為楊凝式的代表作。是楊凝式在晝寢乍起,腹中甚饑之時,得以珍饈充腹之後,為答謝友人饋贈美味韭花而信筆寫下的幾行字。凡七行,六十三字。通篇文字洋溢著作者輕鬆愉悅而又高昂的熱情,蕭散閑適的心境溢於言表。其書法更是令人稱絕。楊凝式“長於歌詩,善於筆劄”。這信手隨筆的書劄便成了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為清內府藏本,今藏無錫博物館(見下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為裴伯謙藏本,見於《支那墨跡大成》,今已佚;一本為羅振玉藏本(見上圖)。三本中隻有羅振玉藏本為真跡。此帖曆來作為帝王禦覽之寶深藏宮中,曾經入宋徽宗宣和內府,和南宋紹興內府。元代此本為張宴所藏,有張宴跋,明時歸項元汴、吳楨所遞藏。乾隆時鑒書博士冒滅門之罪,以摹本偷換,摹本留在宮中,即為清內府藏本;真跡後來流入民間,清末為羅振玉購得收藏,今不知所在。

    《韭花帖》寬疏、散朗的布白該是其最先奪人眼目的特征。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留有大片的空白,這在行書作品中,可謂奇特之極。然其字間含蓄的顧盼,又氣脈貫通。平中寓奇的結體則是《韭花帖》最為突出,也最令人叫絕之處。它把緊密與散落這一對矛盾統一於一體,卻沒有絲毫的牽強,反而給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覺,奇趣盎然。通篇形態宛若一個閑雅奇士,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雅逸風流,沉靜自若。散落的布白與平中寓奇的結體,相得益彰,使得作者蕭散閑適的心境躍然紙上。無論是從書法本身,還是文字內容,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這種散淡的心境。

    楊凝式把矛盾引入書法創作中,並取得了空前的和諧統一的藝術效果。這除了他超凡的藝術功底和獨特的審美情趣之外,恐怕就是他現實心態的真實寫照。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楊凝式從唐昭宗朝進士及第,授度支巡官,遷秘書郎、直史館;及至五代,從殿中侍禦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到集賢殿直學士、考功員外郎,又從比部郎中、知製誥、右常侍、工戶二部侍郎、兵部侍郎等等直至最後的左仆射、太子太保,死後詔贈太子太傅,曆仕五代。這之中,他幾次尋病辭官,又幾次入朝為官。從唐末到五代,短短的幾十年,朝代數次更迭,戰亂連年,社會矛盾尖銳複雜。可以說動蕩貫穿了楊凝式的一生,注定了他的生活起伏跌宕、波瀾不盡。楊凝式無法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衝突。他希望國泰民安,因此他憑借著自己的才俊積極入世。

 

楊凝式夏熱帖


夏熱帖
    《夏熱帖》,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3.8cm,橫33cm。草書8行,共32字。
    《夏熱帖》是楊凝式寫的一封信劄。內容大致是,因天氣炎熱,送給僧人消夏飲料“酥密水”表示問候。
釋文:
    “凝式啓:夏熱體履佳宜,長□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數字殘損難識)病?(下二行殘損)。”
    首署款:“凝式”。
    後紙有宋王欽若,元鮮於樞、趙孟頫,清張照題跋及乾隆皇帝的釋文。
    卷前後及隔水上鈐有宋“賢誌堂印”,元趙孟頫,明項元汴,清曹溶、納蘭成德、清內府等鑒藏印。另有數方古印不辨。
    此帖是楊凝式唯一的傳世草書作品,書法兼取唐顏真卿、柳公權筆法,體勢雄奇險崛,運筆爽利挺拔,與他的楷書、行書作品相比較,藝術風格迥殊,表現出了書家的豐富藝術變化,為楊凝式書法代表作品作之一。
    此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明汪砢玉《珊瑚網書跋》,清吳其貞《吳氏書畫記》、顧復《平生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內府《石渠寶笈·初篇》等書著錄。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

 

神仙起居法卷
《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
   《神仙起居法》是楊凝式書寫的古代醫學上一種健身的按摩方法,文體近似口訣。
釋文:
   “神仙起居法。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乾祐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下一草押)。”
   後紙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張孝思題記及無名氏行書釋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項元汴“摩”字編號。
    卷前後及隔水上鈐有宋“紹興”、“內府書印”,明楊士奇、陳淳、項元汴,清張孝思、陳定、清內府等鑑藏印。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府之物,後入賈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經“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明代為項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府。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書字的結勢於攲側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立新風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此書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對宋代書法影響較大。
    明朱存理《鐵網珊瑚》、都穆《寓意編》、張醜《清河書畫舫》,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顧複《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清內府《石渠寶笈·三編》、胡敬《西清劄記》等書有著錄。

 

楊凝式盧鴻草堂十誌圖跋


《盧鴻草堂十誌圖跋》 點擊瀏覽高清晰圖片!紙本 行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後漢天福十二年丁未(947)七月書 

書風與顏真卿行書極相近,筆力沉練,蒼勁古樸;用墨枯潤相間,老筆紛披。清劉熙載《書概》雲:“景度書機括本出於顏,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 然學行,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

 

轉自中國書法家微網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