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7)
董其昌《東方朔答客難》行書 紙本 (局部)
縱26厘米 橫334厘米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此卷行書為董其昌晚年的佳構。紙本,縱26厘米、橫334厘米,有烏絲欄界格,共69行,現藏遼寧省博物館。書於明崇禎元年(1628),董時年74歲。行書《東方朔答客難》,書體自然,平淡中求奇秀,用筆圓潤精妙。雖多用圓筆,但筋骨內含,得蘇軾書法之妙諦。全篇注重章法,字距密,行距疏,與平淡率真的書風相和諧。善於在平淡中求變化,行、楷、草相間,一任自然,用墨濃淡自由,濃者多大字粗筆,淡者則小字細筆,使全篇形成了生動的韻律。
這件作品書寫輕鬆自如,平淡中蘊奇秀,用筆圓潤精妙,法存筆端,真正是瀟灑出塵、遊刃有餘。在書寫上,他行筆輕捷,轉折自如,用筆精到,沒有拙滯之筆;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在章法上,字距密,行距疏,布局疏朗勻稱,與平淡率真的書風相和諧,具有清潤虛靈、古淡散逸之美。董其昌善於在平淡中求變化、於灑脫中求雅逸,正合他“漸老漸熟,反歸平淡”之意。
“難”是西漢東方朔首創的一種古文體。據《漢書》本傳,東方朔向武帝上書,“陳農戰強國之計”,遭到冷遇,他便作《答客難》,用來自慰。文中假設有客話難東方朔,譏他官微位卑而務修聖人之道不止,他進行答辯。先說武帝時與戰國時士人處境不同,遭遇自然而異;進而說修身是士人本分,不能因時而異;最後說士人的境遇因時而異自古而然。全篇帶有詼諧的特點,發泄了他懷才不遇的牢騷情緒。
董其昌的書寫能結合自己的個性,力追帖學風神。此作行中兼楷,用筆有顏真卿的率意,體勢有米芾的欹側,布局得趙孟頫之風神,輕捷自如而風華自足,反映出一種人格風範。總之,他力追古法,體現了自然秀雅的書法風格,創造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象。品讀這件作品,有如清風拂麵,令人心氣爽然。從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董其昌所具有的聰慧和機巧。康有為評價董其昌書法“如休糧道士”。要知“休糧道士”的遠離塵世、嫻靜安詳、不動聲色也是一種美。這種美雖然不同於剛毅之美,卻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shufakongjian
書 法 空 間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