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08 (24)
2009 (63)
2010 (8)
2012 (3)
2013 (28)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52)
《留園網》 詩友 荒城兄留言: 所言甚是!絕句短小,...
"繞床弄青梅"中的“床”應該是古代的一種可以放東西的...
平安是福。
輸了喝酒,贏了寫詩。畫中人直率,畫外人詼諧!—《留...
回複 '雪中梅' 的評論 : 新年吉祥!
新年快樂,平安是福。
nice
可惜您的帖子裏大部分的圖片鏈接都失效了。
魏晉文書的書寫載體,正值我國由簡牘向紙質過渡的交替時期。從曹魏開始,木簡文書逐漸減少,紙質文書不斷增加,到前涼時期紙質文書幾乎代替了木簡文書。前期輯入的“樓蘭木簡”與這集輯入的“樓蘭殘紙”正反映了這個時期書寫載體的發展規律,木簡與殘紙已經構成了不可分割的魏晉係列文書群體。我們把兩種文書分別輯入,隻是為了提供讀者觀察、欣賞、分析與研究的方便。
樓蘭出土木簡殘紙文書的主要特點:
(一)這些文書為當時戍邊吏士所書,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書者雖然文化層次不一,但卻真實地反映了這個時期多姿多樣的書風麵貌,有隸書、行隸、草隸、楷隸、章草、行草、行楷、今草等書法墨跡。
(二)這些文書出土地點比較集中,不少文書記載有紀年年號,有些文書群涉及的人和事相互聯係,這為文書斷代提供了有力佐證。
(三)樓蘭出土殘紙墨跡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所見年代最早,數量最多,書藝水平相當高超而又極富研究價值的寶貴資料。
(四)樓蘭出土簡紙文書正處於我國書法藝術從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時期,不僅書體多樣,而且木簡與殘紙文書並存,數量又大,這些文書對研究我國漢字及書法的發展與演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來源:360圖書館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