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然而王羲之並非天生就是書聖,他的書法是集當時古今之大成,汲取多方優點,努力而成的。即便如此,在王羲之身後的數百年間,他也不是世間的公認,在南北朝時期,曾經有一度,他的小兒子王獻之的名聲要比老爸大得多,學王獻之的人,也比學王羲之的人多得多。
一直到唐太宗的極力推崇,王羲之的書聖地位才算正式確立。可以說,李世民不僅是大唐的真命天子,也是王羲之的真命天子。如果沒有這位愛寫字的皇帝,王羲之到今天是什麽名氣,還真不好說呢。
不過話說回來,李世民是有眼光的,王羲之的字確實要比王獻之高級。書法這東西,高就高在內涵,而不是外表。從外在表現上,王獻之比他爸厲害,體勢開張,字形外拓,仿佛外家拳法,氣勢逼人;而王羲之不然,不懂書法的人看他,總覺得柔柔的,淡淡的,似乎沒什麽特點,也不霸氣,但是人家練的是內功,往那一站,不怒自威。
就像這個簽名,幾根線條一擺,那氣場就撲麵而來——
而說到簽名,似乎是個小事,但其實是個大節。曆代書家,包括當代,凡是能稱大家者,對簽名都極其講究。
當代如林散之、啟功、沈鵬,他們的簽名就很有特色,基本見其簽名,如見其人——
而書家簽名的方式,無外乎兩種。一種是隨意安排,一種是固定模式。隨意安排的好處是不拘一格,但也無規矩可循;固定模式的好處是辨識性強,但有牽強之感。
因此,當我們看遍王羲之手劄,發現他在簽名的處理上,就無愧於書聖的稱號。
比如這一個,就與上麵那個截然不同——
但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王羲之的簽名,一看就是王羲之的書法。
王羲之在簽名的處理上,已經達到哲學的高度:挑起矛盾,再達成統一。也就是說,他在字形上做到了隨意安排,但在具體安排時,又有蹤跡可循。
閱遍曆代書家,王羲之是把簽名做到如此多變,又如此和諧的第一人。
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小中見大,讓我們向書聖致敬吧。
王羲之簽名大觀
(來源:書法日課)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