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龐齊騙局與商業大騙子馬道夫zt

(2008-12-25 12:52:58) 下一個

曾幾何時, 那些留學生先輩們從中國來到美國, 坐輪船從上海港啟程需要一個月才能到達; 今天拜航空工業迅猛發展所賜,留學生可以在上海吃完早茶, 然後登上飛機,晚上就可以在洛杉磯中國城吃宵夜。 同樣, 隨著信息產業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可以輕點鼠標,將地球一隅發生的事情在轉瞬之間傳遍世界。無論是空間上還是時間上,遠隔萬裏的 人們都覺得彼此從沒有這麽近過, 漸漸地偌大一個地球成了一個村, 全球化衝淡了國家文化的隔閡。人們熱情地擁抱著全球化的浪潮,一時間全球化與國際接軌成了耳熟能詳的詞語,浸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然而, 按照哲學上一分而二的觀點, 任何事情都有著兩重性,全球化也不例外。我們的先哲老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過禍福相依的說法,今天依然閃爍著理性的光輝。近些日子馬道夫先生利用龐齊騙局一手炮製的驚天大騙局就很好地詮釋了全球化的阿 喀 琉斯之踵:金融的全球化帶來了騙局的全球化, 行騙成性的馬道夫先生給全球投資者帶來了五百億美元的損失。

1. 什麽是龐齊騙局 (Ponzi Scheme) ?

查爾斯.龐齊在一九〇三年從意大利移民美國的時候, 他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會成為投資領域內的一種騙局的代名詞, 也絕對想不到在自己去世後的很多年之後, 有一位馬道夫先生能將自己賴以成名的騙局發揚光大, 並使之衝出了美洲走向了世界。 隻是不知道龐齊先生聽到自己再一次聲名遠播的感想何如, 是應該感謝馬道夫呢還是怨恨馬道夫呢?

龐齊騙局指的是投資操作中的一種欺騙行為, 基金經理人用後來投資者的錢而不是利潤所得付給先前的投資者作投資回報。在龐齊騙局中, 基金經理人通常付給投資者高額收益以吸引他人來投資 。如果哪一天,後續的錢不足以支付前麵投資者的收益,騙局也就到頭了。應該指出的是,龐齊先生並不是該種騙局的發明者, 隻是作為第一個將此種騙局用得爐火純青的人, 斂財太多,在當時沒有互聯網也沒有電視的年代能夠享譽美國,也算得上是一個人物,人們就用他的名字為這種騙局定了名。

曆史的發展的確有著相似性, 同樣發自美國隻是時間延後近一個世紀, 馬道夫先生粉墨登場了, 拜全球化浪潮所賜,馬道夫先生取得了令龐齊先生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再次驗證了長江後浪催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的真理。

2. 馬道夫先生其人

其實馬道夫先生絕對是一個人才。 1960 年,年方二十二歲的他,從紐約長島的 Hofstra 大學畢業後, 沒有像我輩胸無大誌,致力於找到一份好工作過上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心滿意足, 而是自己開了一家小公司, 當起了老板, 期待著從百廢初興的華爾街分一杯羹。 三十年後的1989年, 他的企業處理的交易額占紐約證券交易所總交易量的百分之五多,金融世界雜誌將他列為華爾街的打工皇帝之一,與金融大鱷索羅斯共享殊榮。1990年,他擔任了納斯達克市場的非執行主席, 隻是那時的納斯達克遠沒有現在的炙手可熱, 隻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的一個分支機構。

馬道夫在華爾街的聲譽鵲起得益於他的遠見卓識:從未謀麵的兩個人可以借助於電子設備買賣股票。 他的這一想法被當時的很多人視為天方夜譚。 他並不氣餒,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葉,他投資了二十五萬美元將辛辛那提股票交易所的計算機設備更新換代,該所後來成為全美第一家依靠全電子計算機化交易的股票交易所。

他還開創性地采用了“向流入的買賣單付費” (Payment for order flow) 的做法,鼓勵一些大的中介商如 Fidelity 和 Schwab 將客戶的買賣單交由他的公司處理, 而不是交到紐約證券交易所或其他的地區性交易所處理。作為回報,他會向這些中介商支付一定的費用。他的這一做法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他此舉無異於向中介商行賄。雙方還曾將此官司打到了國會,但馬道夫先生依然拒不認錯。他說他的做法引入了競爭,削弱了那些大的證券交易所的壟斷地位。

馬道夫的這一官司沒有給他帶來任何負麵影響,相反由於媒體的報道,他變得更加出名。市場認可了他。 2000 年, 他的公司成為納斯達克市場最大的 market maker , 他本人也被選為證券業協會的成員。

我想當前的很多演藝界明星時不時搞點兒露點或和別人牽手等緋聞什麽的, 並不時威脅那些娛記們要打官司告狀,可能也主要是為了擴大知名度, 吸引觀眾的眼球。沒想到在這方麵, 馬道夫堪稱他們的祖師爺。

3. 馬道夫的龐齊騙局

在眾多投資者的眼中,馬道夫是一個低調內斂的人,絲毫沒有很多富豪一夜暴富的張狂勁頭。他為人慷慨大方,經常向社區捐錢捐物,並將自己的漁船無償借給客戶使用。因此他的口碑很好, 他從不打廣告,客戶都是從朋友熟人介紹而來,他做生意有一種令人高山仰止的神秘感,很多人都為了成為他的客戶而托關係走後門,以成為他的客戶為榮。他的星星之火是在紐約的猶太人社區點燃的,隻是沒想到這點小火苗後來竟然燃遍了世界。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葉,在猶太人圈中浸淫已久的馬道夫遇到了他騙局生涯中的第一個大貴人, 雅格 . 默欽先生。該君來頭不小,是紐約第五大道崇拜會的主席,擁有哥倫比亞英語文學和哈佛法學兩大常春藤名校的學位。默欽先生曾在一家頂級律師事務所工作多年,後自己下海辦了一家投資公司。他還曾是 GMAC 的主席和 Yeshiva 大學董事會的成員。有這麽多光環罩著,人們對把錢交給他一萬個放心。隻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默欽把 18 億美元投給了馬道夫名下的基金。在 12 月 11 日寫給投資人的信中,默欽先生委屈地說他本人也是馬道夫龐齊騙局的受騙者。可憐這麽一個高智商的精英扮演了一個被別人賣了還幫別人數錢的尷尬角色。 

如果說默欽先生幫助了馬道夫在美國瘋狂斂財是他的第一貴人的話,那麽田納西人瑙爾稱得上馬道夫的第二大貴人,因為瑙爾協助馬道夫走向了世界。瑙爾有幾個漂亮的女兒,她們都嫁給了來自歐洲國家的金龜婿,這些金龜婿們幫助老丈人衝鋒陷陣,從歐洲富豪那裏大把吸金。瑙爾左手進,右手出,轉而再將這些錢交給馬道夫打理。可憐的歐洲富豪們垂涎於瑙爾們宣稱的連續 15 年 11 %的投資回報率,將錢拱手奉獻而出。     

後來,瑙爾的基金又進軍了中東,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繼續為馬道夫的龐齊騙局添磚加瓦。             

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盡管這一天來的似乎遲了一些。今年夏天,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很多投資人覺得還是現金可靠,開始向馬道夫要求還錢。馬道夫開始還能應付一陣,但後來要錢的人越來越多,他有些撐不住了,家人看在眼裏以為他像雷曼美林等公司的總裁們一樣為公司的命運發愁,還安慰他一切會再好起來的。

12 月 10 日,他指示自己的兒子提前兩個月發放幾百萬的獎金,這一反常的舉動引起了他兒子們的懷疑。在兒子們的逼問之下,他終於承認,他的公司業務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龐齊騙局。

12 月 11 日,當他被警方帶走後,他的一位老朋友還不敢相信,說一定是警方搞錯了,應該抓的應是另一個與馬道夫同名同姓的人。          

4. 馬道夫龐齊騙局的特點

馬道夫堪稱應用龐齊騙局的大師,他行騙的地域之廣,涉及國家之多,上當的人員層次之高,都是前無古人的。我不敢說會後無來者,因為世事的發展永遠超乎我們個人的想象。我相信在一個世紀前,當龐齊先生被抓起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提醒後人不要再上當受騙了。但問題常常在於, 騙子們也會與時俱進,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君子,贏得他人的信任。像馬道夫本人就深受投資人的信任,這些人做夢也不會想到史上最大的騙子就在自己的身旁。 

讓我們來看看部分善良的受害人名單吧:

Jeffrey Katzenberg

Yeshiva 大學

斯蒂芬 . 斯皮爾伯格

阿布紮比投資資金

三星投資及證券部

韓國人壽保險

還有 ……….

我們可以注意到好萊塢名導斯皮爾伯格也上了榜。此君曾被北京奧組委聘為開幕式顧問,今年 3 月前後,他衝冠一怒為蘇丹(至少他這樣聲稱) , 辭去了顧問一職。當時很多國人還擔心開幕式可能會因此不成樣子,沒想到他的退出成全了張藝謀的大名。播放開幕式時,美國的電視轉播人員對老張滿口稱讚。我不由得想,如果斯皮爾伯格還在其位,可能盡管張藝謀做了所有的工作, 但美國人也會將全部讚美獻給斯皮爾伯格的。

我進一步想到,有些宗教或團體常常用某些名人也信他們的理念這一點來宣傳他們的正義和榮光, 看來有點站不住腳,比如說斯皮爾伯格此番上了當,總不能證明馬道夫的正義吧。  

5. 責任應該誰來付?

馬道夫此次捅了這麽大的婁子,後半生在監獄裏度過應該沒什麽懸念了。問題在於,他的業務經營了也有些年頭了,難道大家都沒有發現,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付?  

其實早在 1994 年,紐約社區基金會就因為向馬道夫要投資信息,但馬道夫拒絕提供而沒有向馬道夫投資。後來,馬道夫的競爭者們曾經試圖按照馬道夫提供的投資策略複製進而獲得高收益率,但發覺那個策略並不可行,而產生了懷疑。但可惜的是,所有這些質疑的聲音未能引起當局的足夠重視。  

毋庸置疑的是,美國政府在馬道夫的龐齊騙局中起到了提供大氣候的作用。正是美國政府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相繼出台了許多寬鬆的金融政策,忽略了對金融市場的監管,才導致了今天的金融危機和馬道夫騙局的大行其道。其次那些吃皇糧的證監會的官員們也難辭其咎,畢竟政策的寬鬆並不意味著就閉眼不管。至於他們應該負多大的責任,恐怕要由美國司法部的官員來定奪。 

投資者也不能把全部責任推給別人,抱怨自己不是不聰明,而是馬道夫太狡猾。畢竟自己長著腦子是用來思考的, 馬道夫也沒有拿槍逼著別人把錢給他。而且向名人們看齊也並不一定就正確,像默欽和斯皮爾伯格都是聰明絕頂的人才, 但他們這次不也賠了太多的錢嗎?我們雖然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但榜樣也是人而不是神,他們也會決策失誤。 其實任何人隻要靜下心來想一想, 就可以意識到馬道夫的可疑之處,連續 15 年 11 %的回報率, it seems too good to be true 。 任何事情太美好了就很有可能是假的, 抱著一顆謹慎懷疑的心隻會讓自己少上些當, 少受一些損失。

6. 馬道夫騙局對我國的影響

目前看來,馬道夫騙局的受害者名單上還沒有中國人的名字。這倒不是因為馬道夫對中國有多仁慈, 瑙爾的合作夥伴也曾去中國宣傳, 但中國人沒有上當。該先生在 2007 年 11 月對對衝基金世界雜誌說, “中國的動作有些緩慢。 他們對對衝基金有誤解。”

近幾年的中美高層會談上, 美方每次都要求中方盡快開放金融市場, 人民幣升值並自由兌換, 幸虧中方頂住了壓力, 沒有如美方所願開放金融市場。 否則我國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損失會遠比現在要慘重得多, 更兼有眾多的精英一直在高喊與國際接軌作為呼應,馬道夫也會輕而易舉地從中國的銀行,富豪和普通百姓手裏領到大把大把的鈔票。說實在的,作為鑽研過美國金融學的筆者也常被眼花繚亂的金融名詞搞得不明就裏, 那些退了休去闖股市的大叔大嬸們恐怕也會被馬道夫忽悠得五迷三道, 像吃了蒙汗藥似的乖乖掏錢

三十年前改革開放之初, 有人在談及改革開放的負麵影響時, 曾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窗子打開了, 新鮮空氣進來了,但蒼蠅也進來了。 但我們不能因為怕蒼蠅進來就一直緊閉窗子,因為那樣會把我們憋死。 其實, 我們完全可以安一個紗窗來擋住蒼蠅,具體到全球化的問題上,我們時刻不應該放鬆監管,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絕不動搖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套用一句詩來說就是, “咬住青山不放鬆, 任爾東西南北風”。

如是, 則百姓幸甚, 中國幸甚,複興之路不遠矣。

在本文就要結束之際,筆者看到一則新聞, 一位出身於法國名門望族的法裔投資家因將客戶的錢交給馬道夫而損失了十多億美元, 於 12 月 23 日上午在其紐約曼哈頓辦公室自殺身亡。 他可能是馬道夫騙局案中的第一位自殺者,相信他此去黃泉也會一路詛咒馬道夫早下地獄。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12/news-gb2312-761964.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