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革30年無一個國際品牌 畸形機製讓國貨如此畸形

(2008-10-21 09:56:36) 下一個
在我們這個特別能忘卻,特別能原諒,特別能感恩的社會,特別有必要倡導一種向後看新聞的方法。三鹿事件之後,我向後看了這些年國貨的發展曆程,突然發現國貨消費者確實很傻很天真,這些年來,三鹿其實並不孤單,奶業隻是自主品牌毀掉的眾多行業之一。國貨,或許從未真正崛起過。留心一下,我們生活中質量過硬的產品一般不外乎三類:洋品牌、計劃經濟時代的產品、自主品牌中某些采用了洋芯的產品(比如裝載鬆下壓縮機的格力空調)。30年來,有哪個自主品牌獲得過持久的質量美譽?

  自主品牌中很流行保健品行業的操作手法,那就是炒概念,重營銷,快撈快走。不管質量如何,借助某個領域市場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先刮頭腦風暴,把概念和名聲炒起來,一副大國崛起的架勢。加上萬明堅式的瘋狂營銷,這股龍卷風就起來了,龍卷風來時,豬都在天上飛,可豬畢竟沒長翅膀,龍卷風也不可能老刮,跌下來可比飛起來更迅速。可惜我們的消費者總是很健忘,直至那三隻鹿也從天上掉下,砸到千家萬戶的心頭肉,真正的反思才開始。

  三株、秦池、波導、春蘭這些當年如雷貫耳的名字,哪個當年不是一副哥白尼式的革命架勢,要超英趕美,叫板國際巨頭,可後來呢?質量是最硬的因素,沒有這個東西,樣子做得再花哨,營銷做得再瘋狂,銷得越多,垮得就越快。

  空口無憑,證據說話。我們來回顧幾個領域自主品牌燒荒式的發展故事。

  先說手機,自主品牌從1998年起步,趕上了手機需求的龍卷風,經過5年的爆發式增長,到2003年市場份額已達60%。但花哨的外表無法掩蓋糟糕的質量,“盛世”在2004年形勢急轉而下,2005年,波導、夏新、中科健等全麵虧損。

  此時的自主品牌手機吹破天都難以再取得消費者的信任,2006年初南方日報做了一項調查:在 “最放心手機品牌”統計中,以摩托羅拉、諾基亞為代表的11家洋品牌共獲得了85%的選票,而在“最不放心品牌”的投票統計中,國貨獲得高達72%的選票。出來混,總是要還的。2007年國貨手機的市場份額已降到31%。如今,它們隻能與山寨機一起混跡於電視購物了。

  再說說汽車。這幾年自主品牌汽車銷量飛速增長,到2007年已達124萬輛,占轎車總量的26%。奇瑞QQ、旗雲、比亞迪F3等車型已躋身月銷“萬輛俱樂部”。在這樣的勢頭之下,趕超豐田的喧囂自然少不了,然而喧囂與鼓噪並不能改變一個事實——至今還沒有一個自主品牌的車型獲得很高的質量美譽度。

  據315投訴網在2007年一季度有關汽車投訴的統計,盡管奇瑞的市場占有率不足一成,但在消費者投訴上卻高居榜首,而且近一半投訴涉及發動機。坊間也有了“奇瑞奇瑞,買車不貴,修車排隊”的順口溜。我也曾問過廣州很多開華晨尊馳的的士師傅,他們都說該車毛病多多,配件質量很差。

  更可怕的是,自主品牌汽車的安全性大多十分糟糕。據今年最新公布的C-NCAP的碰撞測試結果,所有52款轎車中,得分前20位的沒有一個是自主品牌,而最後10名中,自主品牌占據了9席,並包攬最後8名。

  這樣一種質量狀況,增長自然難以持久。去年下半年,自主品牌已開始顯露疲態,10月份,奇瑞銷量環比下降約20%,新車A1也從上個月的2434輛降到1000輛;吉利今年前7個月累計銷售95623輛,同比下跌4.7%;華普從18282輛狂跌到10000輛。此外,夏利、昌河、哈飛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盡管今年上半年全國的乘用車銷量增長了17%,但自主品牌卻在下滑。今年7月,奇瑞國內外銷量約2.28萬輛,環比下滑39.88%。2008年1月至7月,華晨駿捷共銷售約3.6萬輛,同比下降25.32%。另外,出口市場也不容樂觀,2008年一季度在俄羅斯,奇瑞、解放商用卡車、哈飛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9%、24%和16%。

  家電算是我們目前最有競爭力的國貨之一,然而,當我在境外生活多年之後才發現,其實我們的家電並未崛起,在香港,以空調為例,極少有人用國貨,香港人並不信賴其品質。這也難怪,我隨便去315投訴網一查近兩個月的投訴,在問題較大的多次維修一欄,32項投訴國貨空調占了31席,而且都是我們熟知的“名牌”。

  製造業是這樣,服務業也差不多。2007年,我國快遞行業收入增長了27%。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民營快遞巨頭宅急送國慶節卻忙著大裁員,因為曾經年收入8億如今已變虧損。虧損的原因,你隻要上網搜索一下宅急送那漫山遍野的投訴就會明白一二。看看這個數據:2007年民營快遞的投訴量占 95.7%,EMS占4.2%,國際四大巨頭占0.02%。你還敢用民營快遞嗎?

  常有人呼籲,支持國貨,給自主品牌一個成長的機會。可是我們看到,消費者曾經給了很多的信任和機會,是他們沒有給消費者,沒有給繈褓中的嬰兒機會。有人說,日本韓國的品牌能有今天,也是從弱小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對此我要說,一個健康的幼兒可以長成強壯的大人,可一個畸形兒隻會越長越畸形!日韓初期的產品確實存在著技術和設計上的幼稚之處,但是人家不會有意生產不負責任的產品。相反,國貨的問題僅僅是技術不成熟嗎?為什麽我們給洋品牌做代工質量很好,自己做品牌就是不行呢?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是技術問題嗎?太空行走這麽危險的事情都很安全,喝奶這麽安全的事卻很危險,這是因為我們剛剛起步嗎?筆者的一輛捷安特自行車,剛買一年,電鍍部分鏽得麵目全非,今天的產品還遠不如30年前老國企的上海貨,豐田、三星是這樣崛起的嗎?

  日韓用了20年,誕生了一批享譽國際的品牌,我們30年卻一個都沒有。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健康的機製,缺乏一個公正的、有監督的、法治的宏觀環境。一個劣勝優汰的機製是不可能讓我們的民族企業崛起的。如果不先治療好畸形兒,成長和崛起就隻能是畸形的。 (作者:李鐵,香港侵會大學博士, 原題為《國貨真的崛起過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就是要讓人民不停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上下左右東西南北長城內外紫"阱"高低.謝你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