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詩今載---《閨怨》

(2008-09-21 09:08:22) 下一個

王先生住在新澤西州一個不錯的社區裏。他的左鄰是一家老中,右鄰也是一家老中。

三家人口都一樣,一對夫婦,一個上中學的男孩。左邊一家姓邵,右邊一家姓李。

三家的家境都不錯,邵先生和太太在國內是大學同學,又一起出國讀完博士。邵先生在一家大公司了做到了Chief Scientist,太太在另一家大公司裏當manager.

李先生雖然沒有讀博士,卻也在房地產方麵做得不錯。李太太則給人家做貸款。

王先生呢,在一家報社裏當主編,還兼著兩家雜誌的編輯。

三家的關係非常好,春天一起去踏青,夏天一起去海邊, 秋天一起駕車,沿著山間小路一直向北開到尼亞加拉大瀑布,欣賞沿途的楓葉,冬天一起去滑雪,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周末,三家常聚在一起打牌,一邊打,一邊聊天。 牌桌上,笑得最響亮,最開心的就是邵太太。

兩年前,邵先生萌生了海龜的念頭,就和太太商量。邵太太很支持先生的決定,覺得在美國呆下去,也就是這樣了,雖然豐衣足食,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可現在國內機會這麽多,憑著邵先生的一身本事,不去闖一闖,實在有點可惜。況且,孩子也大了,家中也沒有什麽太大的負擔,自己一個人應該能夠應付。再說,就是海龜,也還是隔三差五的就回來。於是,邵先生就回國發展去了,臨行前,還拜托老王和老李兩家幫忙照顧邵太太。

邵先生走後,三家的生活和以前也沒什麽太大不同,照樣一起爬山,打牌。唯一不同隻是李先生家和王先生家,常常可以看到爸爸和兒子在一起的身影,而邵先生家,隻有媽媽和兒子在一起的身影。

又一個秋天快到了,一個周末,李先生和兒子一起,架上梯子,去清理屋簷下雨水管道裏的樹葉,防止雨季來到時,樹葉堵塞下水管道。李先生一邊幹,一邊教兒子許多注意事項。王先生看過台灣作家劉墉寫過的一篇文章,專門講到和兒子清理雨水管道的故事。王先生知道,李先生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過是借機進行一次親子活動罷了。

王先生忽然覺得身後有響聲,回頭一看,原來邵太太也在看李先生父子倆在房上挪來挪去,眼裏充滿了羨慕之情。王先生知道,倘若邵先生在家,邵太太也一定會讓他們父子倆爬著梯子上房去看看。

李先生在房上看見了邵太太在看著他們,就對她大聲說,別急,等我們弄完了,也幫你看看。果然,隔了一會兒,父子倆從房上下來,把梯子支在邵家牆上,爬上去看了一下,然後下來說,你家的水管不用清,上麵有一層鐵網,把水管罩住了,所以樹葉不會落進去,我想起來了,是你先生在回國之前叫人來裝的,那天你大概加班沒在家。邵太太心想可能是,趕緊謝過王先生。

轉眼冬去春來,又是一個周末,邵太太敲了王先生家的門,說是她家後院發大水了,請往王先生過去看一看。王先生一看,原來是花壇埋在地下的的水管破了,大概是被樹根給擠破的,水嘩嘩的留個不停。王先生趕緊幫助邵太太把花園裏自來水的總閥門先找到,然後關緊,水總算是不流了。邵太太就問王先生,是該找plumber還是該找handyman 來修理。

王先生說,大星期六的,你誰也找不到的,就是你真能馬上找來,少說也得敲你上百塊錢。我來幫你修吧,我家花園裏的水管也爆過,就是我自己修的,不出三個小時,不超過五塊錢,準給你修好。 邵太太說,那怎麽好意思呢,還是我花錢請人吧。王先生和邵太太開玩笑,你們家錢多是怎麽著?省下來的錢,還不如請我吃頓飯呢。誰想邵太太竟當了真,一口應了下來,好吧,明天我請你和李先生家去Chart House吃branch。

王先生見假戲真做了,也不敢怠慢,趕緊拿來鐵鍬把水管四周的土挖開,找到破的地方,又開車去 The Home Depot 買來水管, 果然不到三個小時,把水管修好了。

邵太太十分感謝,就約了王先生家和李先生家第二天十點鍾一起去吃brunch. 李先生明白邵太太是謝他上次看雨水管的事,王先生當然就不用說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王先生早上起來,站在陽台上,向遠處眺望。他忽然發現,房後那條通往山上的小路似乎有了些變化,小路兩邊的楊樹上,冒出了一點點綠芽。王先生向左邊望去,發現邵太太也站在自家的陽台上,似乎也正在在凝視著小路兩邊樹枝上的點點綠色。或許是因為再過一會兒要去吃brunch的緣故,邵太太還稍稍打扮了一下,化了妝。 王先生覺得這情景像是一幅水彩畫,很有意境。

忽然,邵太太的手機響了,隻見她拿出手機,聽著,說著。星期天早上很靜,聲音飄進王先生耳朵裏,“沒事,我挺好的,你怎麽樣啊?” 王先生聽出,這是邵先生從國內打來的。邵太太對他們說過,每個星期天早上,邵先生都會打電話過來的。

王先生趕緊拉開陽台門,想回到屋裏,以免被人說成是聽別人的電話,誰想邵太太的話還是飛到了他的耳朵裏。邵太太的聲音不像往常那麽充滿了歡聲笑語,這次的聲音帶著顫抖,王先生分明聽到邵太太在說,“你回來吧, 我後悔了。。。。”

王先生進了屋,在沙發上坐下,剛才的那一幕,竟然在腦子揮之不去裏。他在沙發上坐了好長時間,然後站起身,走到自己的書桌前,攤開桌上的白紙,從筆筒裏挑出一支毛筆,在墨盒裏蘸滿了墨,揮毫而就,在紙上寫下一首七絕。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寫罷,注視良久,給詩寫上題目---《閨怨》,然後在落款的地方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王昌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