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動車脫軌“現場曝光”,今夜全網為他刷屏

(2022-06-06 08:00:56) 下一個

這兩天,全網都被一個司機的責任心感動著。他叫楊勇,是動車D2809的司機,犧牲在6月4日的事故中。

 

 

6月4日上午9點,動車D2809次從貴陽北出發,向著廣州南站駛去。

 

上午10點21分左右,列車經過榕江站。就在D2809駛出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時,突然撞上突發溜坍侵入線路的泥石流。土石方侵入正線軌道,意外就在一瞬間發生。

 

 

來不及等乘客反應,D2809的車頭衝過軌道上的泥堆,撞上了月台,嚴重受損。7號、8號車發生脫線。

 

 

事故發生時,列車上共有143名旅客。

 

貴州當地消防救援隊伍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救援,發現1名列車員與7名旅客受了傷,其他乘客平安無恙。

 

唯有司機楊勇犧牲,年僅46歲。

 

 

經車載數據分析,在行駛至榕江站進站前的月寨隧道內時,司機發現了線路異常。危急關頭,他在5秒鍾內采取了緊急製動措施。

 

 

原本以250公裏時速快速行駛的動車,經過一路減速最終低速進入榕江站。

 

絞斷的支柱、電網阻礙列車繼續前進,車頭衝上站台,最終停下。全車乘客的生命得以保全。

 

 

如果在那5秒鍾裏,楊勇心裏一慌,錯失操作良機,這輛動車很有可能會衝出隧道和車站間的橋梁,墜入河中,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生死關頭,他來不及害怕、緊張。他將全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為保護一百多人的生命做了最後一搏。

 

 

他努力地救下了那麽多條生命,不幸的人隻有他一個。

 

 

大家都說,他是真正的人民英雄,全網都該記住他的名字,向他致以無限的敬意。

 

可是,翻看從前的新聞,這樣的“英雄司機”豈止楊勇一個。他們都該被銘記、被時時提及,被後輩學習。

 

 

 

 

楊勇的事跡傳遍全網後,很多人想起了2011年那場動車事故。

 

2011年7月23日晚,動車D301次列車從北向南行駛在甬溫線上,忽然與同樣從北向南行駛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

 

 

動車D301的駕駛員叫潘一恒,他眼看著兩輛車發生事故,意識到列車的前麵幾節車廂將會一節節墜落高架橋。

 

那一個瞬間,他有2-3秒的時間從座位上跳起,逃生,且生還機會比較大。

 

 

但是他沒有。他把動車刹車推到底,緊急製動,對列車的墜落做了最後的挽救。

 

然後眼睜睜地看著車廂受損,刹車手柄在力的作用下直直地戳進了自己的胸腔,刺進心髒。

 

 

當武警從嚴重變形的D301次動車司機室將潘一恒救出時,醫護人員和消防戰士都哭了。

 

潘一恒的心髒位置上有一條20厘米長、七八厘米寬的傷口。心髒被刺穿,血幾乎流幹,情景異常慘烈。

 

 

參與搶救的護士說,從業16年來,生離死別見過很多,但是看到這樣的傷口,想到亡者在那樣危急的關頭還堅守崗位,真的觸動很大。

 

後來業內人士分析現場情況,說多虧了司機及時采取緊急製動措施,使得列車在相撞瞬間,時速從201KM降至99KM,至少保住了兩節車廂墜落。

 

 

那些車廂中的乘客,就這樣幸運地,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們並不知道,救了他們的人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司機,也是一個生活極其儉樸的人。他的妻子沒有工作,孩子剛上小學,他們都指望著潘一恒這根“頂梁柱”。

 

 

事後,同事們回憶說,潘一恒是個很有責任心的好司機。有次值乘途中正逢吃飯時間,一個姓黃的同事想邊開車邊吃飯,潘一恒知道後,就替他值乘,讓同事到司機室外安心用餐。

 

他還跟同事說:“邊吃飯邊開車,這樣會可能因為走神而中斷瞭望,影響行車安全。”

 

 

他身邊還有個新來實習的年輕司機,潘一恒總想結合行車實踐,盡快把機車故障處理和非正常行車經驗傳授給他。年輕司機偷懶,總是借口說“累了”。後來他才明白,有些話一時不聽,就永遠也聽不到了。

 

 

 

最近網上總是談到一個詞——職業素養。有人說,動車司機之所以能及時救人救車,是因為上崗前的培訓係統、科學,心中有責任,身體有肌肉記憶,所以遇到問題反應極快,幾秒鍾時間也能救出一車人。

 

 

但是有些職業的崗前培訓可能不夠規範,招聘的就業者也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即便有一兩個小時的富裕時間,也容易誤人性命。

 

這讓人想到去年,北京順義發生的一起特殊“交通事故”。

 

2021年8月16日下午一點半,司機王艦像往常一樣,在車隊完成了班前身體健康狀況問詢、發車前的例行車輛檢查後,開上一輛順31路公車,開始工作。

 

 

到了下午6點19分,王艦突然開始不舒服。他不時地用手捶打頭部,並按壓太陽穴。此時,公交車駛入了新俸伯橋,橋下就是潮白河。

 

 

沒有乘客發現司機的不對勁,大家安靜地坐在車上,打盹、看手機、聽音樂。

 

 

6點22分,公交車緩緩地駛入公路局公交站台,前後門打開,被拉上手刹。車輛打開了雙閃,警示後車。

 

王艦用盡最後的力氣,向上車的乘客指了指自己,表示身體不適,擺手示意乘客換乘車輛,就倒在了方向盤上。

 

 

乘客們這才意識到不對勁,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然而,醫生搶救了十幾個小時,王艦還是永遠地離開了人世。死因是腦梗。

 

事後,有乘客回憶說,當時車上大概10名乘客,剛剛經過了新俸伯橋,如果司機當時一個走神,沒握穩方向盤,後果不堪設想。

 

 

一個突發腦梗的患者,死前的痛苦自不必說,還會出現意識模糊的情況。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鍾裏,讓這樣一個病人穩穩地控製著方向盤,安全護送乘客最後一程,並完美完成停車操作流程,對普通人類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

 

 

可王艦做到了,唯一的解釋隻能是,他的責任心給了他超人的力量。

 

希望他的名字不會被人們遺忘。

 

 

 

危急關頭,司機搶救一輛公交車、一輛動車,往往需要“急智”,如果把操作環境換成飛機,那搶救過程就更困難,也更讓人震撼了。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當年那個“中國機長”?

 

 

2018年5月14日6時27分,川航3U8633航班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7點06分,飛機突然爆發一聲巨響。機長劉傳健發現,駕駛艙右前座風擋玻璃內層竟然出現了網狀裂紋。

 

 

通常來說,民航客機的內層玻璃破裂後,中層和外層仍然能抵擋機艙內外兩倍的壓差。但出於職業敏感,劉傳健第一時間拿起話筒向地麵管製部門報告:申請下高度、立即返航成都。

 

報告剛結束,飛機再次發出“砰”的聲音。這次,擋風玻璃完全爆裂。

 

 

在9800米的高空,駕駛室暴露在了零下40℃的低溫和缺氧環境中。

 

在劉傳健的身邊,副駕半邊身體飛出窗外,幸好他還有安全帶。

 

 

此時,乘務員正在給乘客們發早餐,飛機突然劇烈顛簸,一股強大的氣流吹得人睜不開眼睛,機艙驟然變暗、氧氣麵罩脫落,推著餐車的乘務員整個人騰空而起又跌落過道。

 

 

劉傳健試圖拉副駕回來,但根本夠不到。飛機開始急速下降,下麵就是青藏高原。劉傳健的腦子裏隻剩一個念頭:不要讓飛機掉下去。

 

 

還好,他發現操縱杆還能用。

 

在“破了一個大洞”的駕駛室內,飛行控製組件麵板被吹翻,許多設備出現故障,巨大的風噪讓無線電指令難以被聽到。缺氧的劉傳健艱難地操作著飛機,小心謹慎。

 

 

7點11分左右,3U8633航班下降到7200米高度,劉傳健完全憑借目視和駕駛經驗飛行,靠毅力在掌握方向杆,讓飛機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狀態。

 

他的整個身體都在發抖,第二機長隻能為他撫摸胳膊取暖。

 

 

此後,3U8633航班繼續平穩下降,在事故發生34分鍾後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副駕駛頭、麵部擦傷,一名空乘腰部受傷,其他人除耳鳴外身體基本無恙。

 

飛機終於落地的一刻,劉傳健和第二機長握了個手,說了第一句話:“我們現在還活著”。

 

 

後來,這次事件被拍成電影《中國機長》。其中,袁泉飾演乘務長。麵對混亂的乘客,她平靜地說了一段讓人難忘的話: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曆了日複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為什麽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

 

 

 

每一次交通意外發生,英雄出現時,人民都會說,要感謝英雄,銘記英雄。

 

可是你會發現,每一個被采訪的“英雄”都很平靜,從來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隻是在崗位上堅守了自己的本分。

 

 

中國民航界有一句話:民航界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所以一個優秀的駕駛員在工作時,不會將乘客安全之外的任何事放在心上,無論是情緒的起伏、環境的變化,還是自身的安危。

 

 

“職業素養”這個詞,其實非常冰冷,它對從業者的職業能力、心理素質、意誌品質做了事無巨細的要求。如果一名駕駛員能將“保護乘客生命”當作工作期間的至高準則,他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多麽“熱血”,但他絕對足夠專業。

 

同樣,如果任何行業的從業者因為操作失當,延誤了工作時機,甚至耽誤了人命,從業者的人品如何先按下不提,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從業者的專業素質、工作能力,乃至於行業規則、管控製度,是不是都出了嚴重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福壽裏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