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 一個香港人鏡頭裏的80年代

(2021-07-22 09:49:06) 下一個

宣武門大街,北京,1985年

對於當時的香港青年來說,大陸雖然近在咫尺,但卻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因此香港年輕的學生刮起了一股"神州行"之風。很多香港學生來到了內地,零距離探索這片他們熟悉又很陌生的國土,伍振榮便是其中的一員。

鍾樓,西安,1984年

伍振榮出生於60年代初,70年代後期開始迷上攝影。在80年代中期,伍振榮還是20歲出頭的青年,當時的網絡並不發達,沒有手機地圖,靠的隻是一張破舊的地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開始了一場大陸少年遊。

賣油條的老年夫婦,蘇州,1984年

通過一趟趟綠皮火車,他先後來到北京、長春、西安、蘇州、洛陽、濟南……用他手上少量的菲林膠卷,以一個攝影愛好者的視角記錄下了當時他所好奇與感興趣的影像。

趵突泉,濟南,1984年

伍振榮說,"盡管我對大陸的風俗習慣和文化了解有限,但憑借著一股探索的好奇心,我多次乘火車去大陸旅行拍攝,並持續了3年,直到我畢業到報社工作之後,旅行就結束了。”正是憑借著一股探索的好奇心,伍振榮穿梭在大街小巷裏,用鏡頭對準了城市裏普通的場景和平凡的街人,真實地刻錄了一個大時代騰飛前的城市底色和共同記憶。

國家藝術博物館前的無軌電車,北京,1987年

老龍頭長城的最東邊,1985年

在大學生涯結束後,這些少年遊的底片很少發表過,一直藏在幻燈片盒裏。隨著時間的流逝,30年過去了,影像數碼化讓伍振榮有機會重溫這些影像。再次見到這些影像,伍振榮有點久違恍如隔世的感覺,既親切但也陌生。於是他決定辦一次展覽,分享自己的“少年遊”和總結少年時代攝影遊曆。

濟南站候車室,濟南,1984年

蘇州水鄉,蘇州,1984年

蘇州古運河,蘇州,1984年

南京長江大橋,南京,1984年

晚清時期滿洲裏鐵路,大連,1985年

頤和園裏的大理石船舶,北京,1985年

"三潭印月",西湖,杭州,1984年

少林寺和尚,嵩山,1984年

宋代帝王墓,珙縣,1984年

呼和浩特的草原,內蒙古,1984年

天安門,北京,1984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