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記者丁永寧
從一份新華社內參講起
1978年6月的一天,一份字跡工整的手抄內參清樣擺在了時任中組部長胡耀邦的案前,文章的題目是《中國女籃是怎麽被攆下專機的?》,且落款清楚地署名“新華社記者丁永寧”。與此同時,同樣的一份也送到了中共中央辦公廳。那麽,中國女籃為何坐上了專機?為何又被攆了下來?這份內參反映了什麽問題?這位署名新華社記者丁永寧又是何許人也?
胡耀邦
原來在1978年4月下旬,中國女籃結束了在南美的比賽後,回國途中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轉機。文革剛結束的1978年,中國民航國際轉機航線僅剩北京-布加勒斯特一條,且每周隻有兩趟。加之那會兒中國人出國都要求必須坐中國民航的飛機,故一票難求,旅客滯留便成了常態。女籃一行二十餘人也不例外。
美製波音707
蘇製伊爾62
注:1978年,中國民航飛往歐美的航班客機隻有波音707和伊爾62。其中波音707客機10架,伊爾62僅5架。
恰在此時,中國民航駐羅馬尼亞辦事處收到民航總局通知,國務院副總理陳慕華率領的政府代表團將結束在羅馬尼亞的訪問,於4月20日晚乘坐專機回國,要求做好專機的各項保障工作。該專機有150餘個座位,且代表團人數不過20餘人。若該機能搭乘部分中國旅客回國,即可為國家節省外匯,也可解中國旅客嚴重滯留燃眉之急。於是乎,辦事處分別與使館政務參讚陸濟新和政府代表團主要成員、對外經濟聯絡部副部長魏玉明商量旅客?搭乘?專機?事?,並得到了同意?,但隻搭乘團體,不搭乘散客。經查購票旅客名單,20餘人的中國女籃這一團體恰好?在列?,既人數合適,且人員合規,又便於安全管理。
辦事處人員立即行動起來,先是找到女籃領隊說明當晚搭乘專機回國,將次日起飛回國的機票讓給在候補名單中的旅客的方案。當隊長宋曉波得知能搭乘專機馬上回國的消息,興奮不已,球隊欣然同意。然後協調羅馬尼亞機場部門,辦理了行李裝上專機等相關手續。豈料,當晚8點,代表團主管禮賓的外交部禮賓司處長邵明輝匆忙趕到機場通知女籃,為了安全,專機隻能上人,不能帶行李。女籃隊員雖覺得有些麻煩,但也同意了。

晚上9點許,女籃隊員上了專機,且全部安排在機尾就坐。然,在距離專機起飛僅剩半小時的當口,竟出了幺蛾子。時,代表團成員、中辦警衛局副處長馬炳信和外交部禮賓司處長邵明輝突然上飛機,要求女籃立刻下機,且馬炳信竟質問道:“怎麽回事?誰同意你們上飛機的?” 辦事處人員連忙解釋,此事已經代表團魏玉明副部長認可,且使館陸參讚也知曉並讚同。然,對方仍執意要求女籃下機。回複辦事處的就是一句話:“首長不同意這些人坐飛機,讓他們趕緊下去!” 辦事處堅持女籃留在專機上,但對方也甩出了狠話:“首長的安全你們能保障嗎?女籃乘專機,首長就隻好改乘班機了。”
胳膊擰不過大腿,無奈之下,女籃全體隻得下了專機。羅馬尼亞諸多工作人員目睹了這一場景,辦事處人員顏麵盡失,無地自容,中國人這回臉丟大了。隔著國賓接待室那麵大大的落地窗,登上專機的中國代表團成員與被攆下專機的中國女籃隊員,目光之間有一短暫的對視,身為人大代表的女籃隊員範桂蘭,發出這樣的質疑:“今年2月開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時,就與陳慕華同在一小組,怎麽現在同乘一架飛機就不可以呢?”。大嗓門的隊長宋曉波,曾對記者描述了此時此刻她心中的感受:“我們又氣又掃興又遺憾,都是中國人,而且我們是代表國家出去的,完成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為什麽我們會從專機上被趕下來?很不能理解,覺得不可思議。” 不知此時此刻上機的代表國家的那些人,心中作何感想?機場折騰了4個多小時後,女籃隊員回到市裏已是夜裏10點多鍾了。原住旅館房間已退,根本找不到住處。不得已隻能在使館的會客廳的地毯上睡了一夜。因次日的機票讓出去了,中國女籃又在布達佩斯滯留了一周,才搭乘下一班中國民航班機回了國。
中國女籃隊長宋曉波(1987年)
事發後的5月中旬,時任新華社駐羅馬尼亞首席記者的丁永寧,在北京結束國外分社會議後,返回了布加勒斯特。丁永寧可是這兒的“老住戶”了,早在1950年,年僅21歲曾就讀上海震旦大學丁永寧,以大學生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捷克布拉格舉行的世界大學生第二次代表大會。精通法語、英語的她,引起了時任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王幼平的關注。世界學生大會還未結束,她就接到了國內的電報,通知她不要回國,直接前往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報到。就這樣,她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批外交官中最年輕的一員之一。
王幼平-中國首任駐羅馬尼亞大使
她在使館研究室工作負責,編寫羅馬尼亞國內動態和進行基本情況調研。同時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使館的法語翻譯。外語天資極強的她,很快又自學了羅馬尼亞語,在此語種極為稀缺的外交部裏,她又成為了國家領導人的翻譯。無人不看好這位新起之秀的未來,若按此勢頭發展下去,丁永寧外交官之路必將前途無量。
上圖:1954年10月11日,毛主席和羅馬尼亞主席彼·格羅查在天安門城樓觀看國慶閱兵遊行,丁永寧擔任翻譯
左下圖:擔任周恩來總理的翻譯
右下圖:1955年8月23日,劉少奇同誌會見時任羅馬尼亞駐華大使喬洛尤,丁永寧擔任翻譯
然,她竟不顧外交部挽留,從外交戰線轉到了國際新聞戰線,成了新華社國際部的一名編輯和記者。在眾人對其此舉困惑不解之時,丁永寧的心中卻湧動著那份對新聞事業的向往和衝動,她正是被毛澤東那段“新華社應該大發展,盡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記者,發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來,讓世界,都能聽到我們中國的聲音。”所激勵,所鼓舞...... 或許在她的眼裏,外交工作似顯被動聽命,而新聞工作更有主動出擊,給予她馳騁縱橫的廣闊空間。1975年至1980年和1982年至1984年,丁永寧曾兩度被派往羅馬尼亞,擔任新華社駐布加勒斯特分社首席記者。在新華社,女性擔任首席記者的可謂鳳毛麟角。丁永寧不僅在國內出類拔萃,在國外亦聞名遐邇。在羅馬尼亞的外國記者中,她被公認為是最活躍的一個,也是認識領導人最多的一個。當然,她也是最“膽大包天”的一個。
丁永寧-擔任新華社駐羅馬尼亞首席記者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分社與中國使館共處一座大院,使館和分社人員吃住都在一起。正在“倒時差”的丁永寧突然被敲門聲驚醒,開門一看原來是幾個與她平素走得較近的使館人員。第一句話竟不是問候寒暄,而是“老丁,你可回來了!”。原來他們並非是來串門的,而是來“告狀”的,告的就是“中國女籃被攆下專機”的這個狀,盡管丁永寧既不是“縣官”,也不是“現管”。當聽完這起事件的全過程後,還未等到她言語,使館的人便直截了當地問道:“你能寫個稿子,把這個事情報告中央嗎?” 丁永寧的第一個反應是作為記者,應責無旁貸地讓中央高層領導獲悉如此“嚴重脫離群眾並引起公憤的事件真相”。
為了真實還原此事件的全過程,丁永寧分別與民航辦事處負責辦理女籃搭乘專機的人員及使館有關人員見麵,詳盡地了解了事發前後全過程的每一個細節。辦事處方麵積極配合,所有證據信息準確無誤。然,使館方麵卻不那麽配合。無論是大使還是參讚,要麽諱莫如深,要麽不置可否。其實,丁永寧向使館核實的證據,無非是民航辦事處與代表團成員,外經部副部長魏玉明商定好的搭乘專機方案,為何最終被推翻的原因。深諳外交部門道的丁永寧,決定繞開大使和參讚,直接找到了代表團當晚在使館舉行答謝宴會時的翻譯,詢問是否代表團長陳慕華拒絕女籃搭乘專機。翻譯確認目睹了代表團工作人員向陳副總理稟報女籃登機事,但領導講了什麽著實沒聽見。據此,丁永寧心中有了數:若不是領導拍板決定,拒絕搭乘,女籃隊員斷不會被攆下飛機。
陳慕華副總理
一切就緒,丁永寧鬥膽直陳的時刻來到了。她奮筆疾書,將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交代的清清楚楚。人,皆為實名實姓,事,皆為實情實景。丁永寧此文絕非僅“就事論事”,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專機使用規定方麵的弊端。她在文中寫道:
副總理乘專機不是個別現象,現在出國訪問,凡是副總理、副委員長,甚至個別副總參謀長均是專機。
大量使用專機是一種講排場的壞作風,是封建落後思想的表現,黨和國家的威望不靠這些來提高。相反,凡了解我國目前經濟和勞動人民人民生活狀況的人,隻會暗中恥笑我們,它有損於我們的社會製度。
我們國家現在還很窮,勞動人民的生活還很苦,我們處處都應注意勤儉節約,領導幹部更應以身作則。
希望中央領導重視這個問題,並迅速改革這個製度,使專機的使用範圍盡量縮小到幾位主要領導人。
她還引用了民航羅馬尼亞辦事處提供的一組數字:專機在布加勒斯特機場停留一周,要花費幾十萬美元,這還不包括飛機閑置帶來的損失。
她還以羅馬尼亞“以例範之”:“除了羅共總書記兼總統外,其他領導人出訪,一般均乘民航班機。”
丁永寧
丁永寧這份題為《中國女籃是怎麽被攆下專機的?》內參稿件,交外交部信使隊帶回國後,新華社掂量再三,決定以最小範圍,手抄兩份清樣發出。多少年後,當時編發這份內參的編輯感歎道:“這個事情,如果是別的記者,可能就不敢寫了。畢竟指名批評一位國家領導人,寫了也許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既然丁永寧寫了,肯定做過深入調查,新華社相信她。” 不久,上麵的反饋傳到了新華社。外交部驚呼:“一篇稿子通了天。” 中辦通報了中央對此內參作出的如下舉措:
1、在人大常委會上,陳慕華副總理就此事作了誠懇的檢討。
2、取消副總理級出國專機,隻有黨政軍等四位國家領導人出國可以坐專機。
據悉,取消副總理級出國專機對規定一直沿襲至今。然,到了2012年,此規定亦有了些許變更。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貫徹落實實施細則》的通知規定: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出訪乘坐專機;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訪根據工作需要可乘坐民航包機或班機,如需乘坐民航包機,須經中央外辦報中央批準。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乘坐民航班機,一律不乘坐民航包機。
陳慕華副總理
有意思的是,1980年,陳慕華副總理乘民航航班再次訪問羅馬尼亞,且丁永寧就在夾道迎接的行列中。當陳慕華與其握手時,她特意自我介紹說:“我叫丁永寧,新華社的丁永寧。” 陳頓時一愣,看了著她才說:“哦?你就是丁永寧?我以為是個男的。” 兩人會心一笑,心照不宣.......
89歲高齡的丁永寧(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