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1949年國民黨兵敗大陸,敗退到台灣以後,還占據著浙江沿海許多島嶼繼續與新生的人民政權敵對。最初由北到南分為了四個遊擊區,舟山島附近是第一、第二遊擊區,大陳島為第三遊擊區,南麂島為第四遊擊區。1950年的時候,隨著國民黨軍從舟山島撤走,原本的遊擊區也跟著撤銷,國民黨在1951年的時候在大陳島成立了“江浙XX救國軍”,原本的遊擊隊也轉變為了“救國軍”,大陳島、南麂島、漁山島、披山島被劃分為了“大陳地區”,成為了國民黨軍的“反攻基地”。
隨著1953年朝鮮戰爭的結束,人民解放軍集中力量開始鞏固東南沿海,全力對付國民黨殘餘勢力對東南沿海的襲擾。作為國民黨當時外島防禦重要一環的大陳、南麂兩島與金門、馬祖一樣在當時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又因為大陳、南麂對於人民解放軍來說又具有相對優勢,因此形式更岌岌可危,為了應對即將爆發的軍事行動,鼓舞島上駐軍士氣,安撫民心,蔣介石決定親自前往上述兩島視察防務。
1954年5月6日,蔣介石先乘坐炮艇出海,再換乘“峨眉”號戰艦在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特種任務艦隊司令劉廣凱率隊指揮,由時任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的陪同下從台灣出發前往浙江大陳島。
5月7日在抵達大陳島附近海域後,蔣介石又換乘登陸艇,在大陳島防守司令劉廉一的陪同下登上了大陳島。在島上駐守的國民黨軍和遊擊隊早已經列隊迎接,並接受蔣介石的檢閱。蔣介石很認真的巡視了大陳的各項防務,聽取了國民黨軍官的防務匯報,並與駐守官兵共進午餐。
隨後蔣介石前往由原遊擊隊駐地臨時改建的休息居所進行午休,並在那裏坐在藤椅上,遠眺了大陸故鄉方向。
“由關帝澳登岸,乘吉普車上高山穀駐所。甚覺氣候宜人,更覺故鄉可愛,以此間氣候全與普渡相同。山邊偶見菜花與蠶葟,尤覺可親,以此非台灣所能見也。”
5月8日,蔣介石又從上大陳登上峨眉號軍艦前往當時“溫嶺縣政府”所在地下大陳進行巡視,並對島上民眾進行了慰問,走入百姓家中進行參觀。當時負責蔣介石隨扈安全保衛工作的是憲兵202團。
蔣介石在巡視過程中,一向都很喜歡孩子,見到孩子總是要抱一抱。當走入一戶姓李的百姓家中時,看到他家隻有八個月大的嬰兒時,忍不住抱在了懷裏。許多年以後人們才知道被抱在懷裏的孩子名叫李作榮,現在定居在台南。
在下大陳島蔣介石麵對民眾沿途歡迎,高聲呼喊頗為感動。蔣介石在隨後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十四時起視察南田(省府所在地)五虎、元寶各山,至黃夫礁、小埔、威武廟、醫院,複遊覽甲午岩,最後到南坑街縣政府。後經沿街至天後宮小學與修船所,民眾夾道歡欣之精誠,令餘熱淚盈眶。由此推想,大陸人民之望餘心切,豈啻大旱之雲霓而已哉。”
5月9日,蔣介石又動身前往了南麂島巡視防務和慰問民眾,在島上呆了一個小時左右便匆匆的動身返回了台灣。
5月10日上午,蔣介石結束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的浙江之行回到了基隆。對於這次前往浙江沿海島嶼的巡視之旅,蔣介石稱“巡視大陸,乃為五年來第一次回至浙土,其現在等於回武陵故鄉,精神上不自覺其為何如此愉快也。”
蔣介石這最後一次浙江之行,當時其實他很清楚,大陳保不住了,隨時可能被人民解放軍占領。也因為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蓄勢待發,因此蔣介石的這次前往大陳、南麂兩島的巡視之旅屬於絕對機密,在動身之前除了少數幾人根本無人知曉將前往何處,直到蔣介石登船後才宣布行程。
當時的蔣介石還是在幻想著“據守”和“反攻”,在即將丟失之前,最後前往一次浙江,遠遠的能夠眺望一下故鄉,也算是了卻自己一絲的思鄉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