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文/禾一
歲月是把殺豬刀,連張曼玉也沒有放過。
2004年,張曼玉息影之後就很少露麵。
最近一次有她的消息,是她被一家八卦雜誌偷拍曝光,標題火辣辣的:《54歲張曼玉受情傷萎靡不振,孤零零搬進香港貧民區,網友:晚景淒慘!》
原來那天,她出現在香港的平民區附近,八個耳洞,背個大書包,頭帶鴨舌帽,穿著不起眼的格子襯衫和寬鬆運動褲,陪自己的愛狗溜達。
遛完狗後,張曼玉沒有回到香港的豪華住宅區,而是住進了平民區小西灣的大門。
根據附近的保安透露,她已經在這裏住了一段時間了。
消息一經曝光,媒體極盡刻薄之能事,有人說她”容顏盡毀“、還有人稱她為“第二個藍潔瑛”。
有人說張曼玉不再美麗了,我想說,你可能錯了。
美人在骨不在皮。54歲的張曼玉,比18歲時更美。
李安講過,任何人站在林青霞身邊,都很容易光彩全無,但惟獨張曼玉是個例外。
她是《花樣年華》裏愛恨癡纏的旗袍女王蘇麗珍;
她是《東邪西毒》裏美豔無雙的大嫂;
她是《新龍門客棧》裏潑辣狠毒,風情萬種的金鑲玉;
她是《青蛇》裏初嚐人間煙火,妖嬈勾魂的小青;
人們不願意看張曼玉老去,因為,如果她老去,不代表著這一代的青春也已逝去了嗎?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張曼玉54歲了,曾經愛著她的人也已不再年少。
佛家說人有四苦,生老病死。
比起害怕死,很多人更害怕老去。
老去,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
在哪個瞬間你發現自己變老了? 也許是鏡子裏的法令紋,逐漸撤退的發際線,鬆垮下垂的乳房,熬一次夜好久都緩不過來的脆弱神經……
如果,在普通人看來,這是一場漫長的悲哀,那麽,當它發生在一代女神身上,這樣的悲哀是不是就變成了悲劇?
變老,是凡人無法逾越的悲劇。
世人都在悲歎美人遲暮時,美人自己卻不屑一顧。
如何老去? 張曼玉早在最美的年華就在思考了。
20多年前,在《歲月留聲》節目裏,張曼玉問張國榮:
“所有人都說你美,你怕自己的樣貌會不美嗎?”
張國榮回答:“這一點是沒辦法的,隨著年紀增加,我們都會衰老。重點是要aged gracefully (優雅地老去)。”
張曼玉若有所思,後來她說:
“中國人很介意老,可是這是不好的。
每個人都會老,為什麽非要年輕、沒有皺紋才算是美呢?人不是一定要美,而是要有意思,做人做事有意思。
我覺得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費人生。美要加上滋味、加上開心、加上別的東西,才是人生的美滿。”
張國榮走了,張曼玉逐漸步入老年。
如果我不能像哥哥一樣做絢爛的煙火,那麽,我願意像張曼玉一樣,人生的春夏秋冬,都爛漫地棲息。
那時,多少人曾愛慕她年輕的容顏。
張曼玉從小在英國長大,剛成年就是香港小姐,獲得“最上鏡小姐”稱號 和“港姐亞軍”,一舉成名。
比起事業,她更看重愛情,笑稱自己是一個“愛情驅動的人”。
每次愛了,她都縱身一躍跳入愛情的懸崖,全然不顧底下是刀山還是火海。
1988年,她遇見了導演爾冬升,她為他拔了俏皮的虎牙,她去支持他的比賽,忍受他的大男子主義,最後還是黯然離開。
1991年,她愛上了美術指導Hank,怎料Hank竟然將張曼玉寫給他的情書曝光給了媒體。
她被嘲笑情書裏錯字連篇,心痛之餘也結束了這段戀情。
1993年,她和房地產商張學祺相戀,後來傳出對方投資失敗,在虧掉她的1000萬資產後消失了。
她還是沒有學乖,依然奮不顧身。
1997年,她在《花樣年華》的開機儀式上幸福滿溢地向全世界宣布:我要和那個叫阿薩亞斯的法國男人結婚了。
誰料想,和她拍對手戲的是梁朝偉。這一拍就是15個月。
2002年5月,張曼玉和丈夫離婚。
有些情,適合埋在心底。有的人,你和他有緣有分,緣分盡頭,終歸要散。
後來,她遇到了玉寶表總裁Guillaume,遇到了建築師Ole,攜手過,愛過,卻都有始有終。
有人盤點,張曼玉至少談了11次戀愛。
挨了愛情很多刀的張曼玉也黯然神傷過,很多人傳言張曼玉煙不離手就和情傷有關。曾誌偉評價她:一直在逃,從香港逃到了法國。
對很多人來說,每一次受傷都讓心牆更厚一寸,而張曼玉偏不,當愛情來臨時,她再一次地飛蛾撲火。
年過50歲的張曼玉又愛了。
據《壹周刊》報道,張曼玉曾和小她15歲的中英混血男友一起遛狗。
有人的心,早在20歲就已隨著一段情死去,而他的身體60年後才被埋葬。那些愛過一次就不敢再愛的人,都應該看看張曼玉。
她曾說過:“當我遇到另一個讓我心動的人,之前那個我會忘記得一幹二淨。我的愛情秘笈就是把每一段愛情都享受到盡!”
蔑視年齡的差距,蔑視身份的差異,蔑視世俗的眼光,張曼玉在愛情裏,一直保持著那份18歲的赤誠勇敢。
歲月沒有帶走她對愛的渴望,而是給了她對愛更深沉的領悟。
豆瓣上羅拉分享:“很多人不會相信,這十年來,張曼玉出席最多的活動,不是時尚秀場,而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會議、公益活動。
她去湘西看望過留守兒童、和他們一起修柵欄;
她去雲南個舊,艾滋病村,和艾滋病兒童同吃同住,幫他們喂豬、給他們講課;
不會說普通話的老人家拉著她的手感謝她,當地的人不知道,眼前的這個素顏消瘦熱心的女人,就是張曼玉。 ”
注:2010年4月,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某村,張曼玉探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
注:張曼玉看望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的青少年愛心大使們。
和孩子老人們在一起的她,素麵朝天,滿眼是關切喜悅,在我眼裏,這樣的張曼玉分明比年輕時更美。
她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看得越多,經曆得越多,就越知道幸福的含義。”
她不再在乎別人眼裏的張曼玉,她隻忠於自己。
2010年威尼斯電影節,女明星們都忙著走紅毯,張曼玉卻從鏡頭前消失了。她穿著牛仔褲和小黑鞋,拎著個小挎包去威尼斯閑逛了。
也許對她而言,水城的雲卷雲舒,街口巷尾的流浪藝人,比出現在媒體頭版重要多了。
作者黎堅惠曾在書裏稱她為半個同事,她們在巴黎自己理發,騎自行車出門,和朋友一起看展喝咖啡。
注:黎堅惠和張曼玉在巴黎街頭
她在北京時,還常常帶著墨鏡圍巾坐地鐵,出門閑逛。宅在家的時候,自己做沙拉、炒茄子、炒雞蛋。
她說:“生命就是由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湊合而成,但如果以‘細小’的方式欣賞和投入其中,那麽生活就會變得有趣和耐人尋味。”
有人嘲笑她普通如路人,她絲毫不在意。
她曾經講:“我不想讓大家覺得,張曼玉始終隻是一個樣子,沒有感情,沒有渴望,沒有失敗,隻是完美地走來走去。我希望擁有粗糙但強大的力量,勝過虛偽的美麗。”
張曼玉是至今獲獎最多的華語女星:五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五個金馬獎最佳女演員,一次柏林影後,還有一次戛納影後。
張曼玉就仿佛天生為鏡頭而生的。一顰一笑、嬉笑怒罵,都是華語影壇永恒的經典。
而近幾年,和“張曼玉"這個詞高度捆綁的,卻是“晚節不保” 。
不少人還記得她在草莓音樂節的那場“事件”。千呼萬喚下,張曼玉唱了一首跑調的《甜蜜蜜》,有人稱她的歌聲是被車輪碾壓過的聲音。
張曼玉不是隨便唱著玩兒的,她跑去玩搖滾,是動真格的那種。
在拍《清潔》期間,她接觸了一些音樂人,這一發便不可收拾,萌生了做音樂的願望。
40歲那年,她幹脆息影,專心做一個搖滾界的新人。
她簽約摩登天空,以歌手身份出道,為了新作品,每周都飛到北京和團隊一起製作音樂。
甚至因為聽了《安河橋》很感動,特地跑去找宋冬野討論切磋。
她自己填詞、作曲、剪輯,家裏隨處放小本子記錄靈感,從零開始創作一首歌,享受整個過程。
她發布了自己的單曲《如果沒了你》、《look into my eyes》。
她全然享受舞台,有次唱歌遭遇北京的沙塵暴,工作人員處於安全考慮勸她放棄演出。
她舍不得,下台前還說: “他們叫我不要唱了,因為上麵危險,但我能到旁邊唱嗎?我不想停!”
年近不惑之年,大多數人的人生早已被定型了,對於張曼玉而言,這是她“第二世”的開始。
別人怎麽評價早就不再困擾張曼玉了,忠於內心,心才會輕盈。對於一個新人來說,犯錯有什麽好怕的呢?
她說:“我拍了20部電影還被說是個花瓶。唱歌也請大家給我20次機會。我今天是49歲7個月零13天,不是50多歲。我覺得現在實現年輕時的夢想一點都不晚,我很驕傲!”
滿頭華發是一種老去,不敢重新開始是另一種更可怕的老去。
不再好奇,不再敢舍棄過去,這樣的固步自封比年齡的摧殘更加殘酷。
歲月是把殺豬刀沒錯,它侵蝕了張曼玉的皮相,卻沒有吞噬她忠於自我的精神內核。
她依舊熾烈地愛著,愛著她的愛情,愛著她的夢想,超越世俗的藩籬,無懼凡人的眼光,更不知姑且將就為何。
張曼玉總讓我想到杜拉斯在《情人》中描繪的那一幕,一個年輕的男子走來,他說:
“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與你那時的麵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麵容。”
她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從容地老去,坍縮成真與美。
給文章點個“好看”吧,如果一定要老,就像張曼玉一樣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