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69歲死於亂槍之下的一代梟雄 (ZT)

(2017-06-08 12:38:54) 下一個


    卡紮菲(1942-2011)生於利比亞一個普通貝都因牧民家庭。在中學時便熱衷政治運動。

    1969年,27歲的卡紮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當時親西方的伊德裏斯王朝,建立了利比亞共和國,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

    2011年利比亞發生民眾示威抗議,要求卡紮菲下台和進行民主變革。

   10月20日,卡紮菲在其家鄉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中被“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逮捕,頭部和腹部遭到連環槍射擊身亡。
 

   1969年,出訪蘇丹途中,卡紮菲與軍官們在一起。

   1963年,21歲的卡紮菲進入利比亞班加西軍事學院學習,並在軍隊中建立以他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著手策劃推翻伊德裏斯王朝。
 

   1969年9月,發動“自由軍官組織”革命成功幾周後,剛當選為上校的卡紮菲發表演講。

   1969年,趁伊德裏斯一世在土耳其就醫時,“自由軍官組織”占領了利比亞電台,兵不血刃地完成了革命勝利。
 

   推翻伊德裏斯王朝不久後,卡紮菲在摩洛哥與埃及總統納塞爾(右二)見麵。
 

   1971年8月19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卡紮菲(中)與埃及總統薩達特(左)、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就成立聯盟事宜舉行會晤。
 

   在中學裏,卡紮菲收聽了埃及電台“開羅之音”時任總統納賽爾的演講廣播,讓他對政治產生了興趣。

   17歲,卡紮菲將推翻與英國合謀的利比亞執政者定為人生目標。

   圖為1973年,成功後的卡紮菲在父親的帳篷內笑得非常開心。
 

   1979年,卡紮菲與反西方聯盟中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會晤。
 

   革命成功後,卡紮菲關閉了所有外國軍事基地,驅逐外國軍事人員;銀行國有化,石油公司收歸國有等政策。

   同時,卡紮菲將部分石油經濟利益分割出來用於改善民生,贏得了廣大民眾支持。

   圖為某次學生集會上,黎波裏的女大學生高舉卡紮菲肖像遊行,表示對他的支持。
 

   1981年,卡紮菲領導下的利比亞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

   利比亞公開支持西方國家反對的武裝力量,對於卡紮菲的評價,支持他的人稱他為“民族英雄”;而反對他的人說他是“瘋狗”。
 

   1970,卡紮菲宣布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空軍基地,趕走六千多名美國軍事人員。

   整個20世紀80年代,卡紮菲一直公開支持各種反美武裝活動,被美國總統裏根稱之為“瘋狗”。

   圖為1980年,在美國,一名利比亞訪問團成員掀起印有卡紮菲頭像的窗簾向外窺探。
 

   在反美同時,卡紮菲積極向蘇聯靠攏。

   圖為1981年4月27日,卡紮菲抵達蘇聯,與時任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的勃列日涅夫會晤。
 

   卡紮菲有8個子女,其中7個是兒子,圖為家庭合影。
 

   1982年10月,卡紮菲訪華,帶家人爬長城。
 

   1986年,美國對利比亞進行了空襲,卡紮菲的養女死於這場空難中。圖為卡紮菲在被炸毀的官邸中。
 

   卡紮菲將炸毀的官邸保留了下來,並樹立起“鐵腕手抓飛機”雕塑,寓意粉碎美國霸權。
 

   1988年,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阿盟首腦會議上,卡紮菲右手戴了一隻白手套,說是為了與“美國走狗”握手時不至於髒了自己的手。
 

  1988年12月22日,警察和調查人員在洛比克空難的飛機殘骸旁取證,這起空難被認為是卡紮菲為報複美國幹的,導致西方國家對利比亞長達15年的製裁。
 

   1990年6月,開羅,卡紮菲訪問埃及,與穆巴拉克一起出席活動。
 

   製裁期間,利比亞經濟遭到致命打擊,僅1991年到1999年的8年間損失達到330.6億美元。

   麵對危機,卡紮菲繼續實行“鐵腕統治”,除推進原有政策外,還創立自己的“革命警衛隊”。 圖為卡紮菲“革命警衛隊”參加利比亞“國慶日”紀念活動。
 

   1992年1月20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門前,洛比克遇難者的親屬進行抗議,要求盡快解決緝拿空難凶手問題。
 

   1996年10月,卡紮菲訪問突尼斯,親吻鮮花女孩的手。
 

   最終,內外交困使得卡紮菲不得不做出讓步,迅猛地“浪子回頭”與各大國改善外交關係。

   圖為2009年7月10日,卡紮菲參加意大利G8峰會。
 

   2009年9月23日,卡紮菲首次在聯合國亮相,也是他在聯合國的處女秀,演講長達100分鍾。
 

   卡紮菲喜歡住帳篷,不管是日常辦公還是出訪必住帶有現代化設備的帳篷裏。

   圖為2007年12月,法國總統薩科齊邀請卡紮菲訪問巴黎,卡紮菲在愛麗舍宮內搭建他的貝都因帳篷。
 

   2009年,卡紮菲在意大利出席八國首腦會議。
 


 

   2010年,阿盟特別首腦會議在卡紮菲的故鄉蘇爾特開幕。卡紮菲得意地與突尼斯總統本·阿裏、也門總統薩利赫、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合影。
 

   2000年後,卡紮菲進行一些列改革以“適應21世紀的變化”。

   製定了許多惠民政策,比如無息貸款、廉價房屋等,但利比亞人並沒有從這些改革中得到好處。公眾的不滿情緒在慢慢積壓。
 

   自2011年2月15日起,利比亞開始爆發大規模騷亂。
 

   麵對暴亂,卡紮菲的應對之策是進行武力鎮壓。

   在暴力鎮壓的血腥中,卡紮菲早已成為眾矢之的,曾經的“民族英雄”黯然失色。
 

   2011年,反對派士兵踩踏卡紮菲頭像。
 

   2011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決議。

   2011年3月19日晚間,法國率先派出戰鬥機武力幹預利比亞局勢。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宣稱卡紮菲被一名年僅18歲的“過渡委”士兵擊中頭部身亡,死前躲藏在蘇爾特的一處下水道裏。
 

   卡紮菲被稱為“狂人”,掌權42年最高領導者被一場襲卷中東的革命趕下台,直至死於亂槍之下。

   17歲,他將推翻伊德裏斯王朝視為自己人生目標;69歲,死於亂槍之下,一生傳奇的命運,就此畫上句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