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一
關於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過去我們得到的教育是:是〝偉大的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開劈了人類曆史新紀元………,同時,我們也反覆多次被組織看過《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這樣的紅色經典。
二
曆史終究會回歸到它本來的麵目。現在,在俄羅斯學生課本中介紹的1917年俄國曆史真相是:
1917年,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這是人民自發起來推翻沙皇專製統治的民主革命。革命成功後,成立了由立憲民主黨組成的臨時政府。
當時流亡在瑞士的列寧,在德皇威廉二世的金錢支持下,購買槍技,組織武裝,並返回俄國,在十月發動了政變,推翻了臨時政府,掌握了政權。
掌握了政權後,列寧馬上回過頭來鎮壓了支持自己奪權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從而使蘇共,或者說,列寧獨掌權力。
同時,列寧還立刻與德方和談,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片土地拱手割讓給德方。
按照《和約》的內容,這些土地是永久割讓的。隻是後來一戰中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逆轉,德軍全線崩潰,俄國才意外地重新贏回了這些土地。
——關於這段曆史,不妨參見2007年德國《明鏡周刊》的文章《德皇陛下的革命家》。
此外,根據俄國學者的證實,〝十月革命〞進攻冬宮的浩大場麵,都是後來的藝術加工;實際情況是:
一支不到兩千人的布爾甚維克武裝人員,占領了彼得格勒全市的戰略據點,部份武裝人員采取了逼宮行動,阿芙樂爾巡洋艦當時並沒有實彈炮擊,而是發射了一發禮花炮彈。由於主張民主自由的臨時政府軍備羸弱,所以沒有進行任何抵抗。
列寧十月政變奪權後,為確保政權的穩定,他親自發起並由政治局集體決定,將一批知識份子驅逐出境,還鎮壓了要求實行自由選舉、自由貿易等的客琅施塔得水兵。
到1921年上半年,任何出版自由、集會自由、言論自由,都被認為是〝致人死命的葯〞和〝自殺〞的行為。
1922年,列寧在黨的十一大上表示:〝凡是公開宣傳孟什維克主義者,我們的法庭應一律予以槍決。〞
同年8月,蘇共通過了《關於行政驅逐》法令,至當年年底,有二百多萬人被驅逐或被迫逃亡國外。
而對於曾經相對仁慈對待自己的沙皇,列寧則將其全家殘忍地殺害。
關於迫害知識份子這段曆史,2003年俄羅斯在一個展覽中,專門展出了當年列寧的指示、親筆信函、會議記錄和決議,等。——在這些資料公布之前,人們在公開的出版刊物裏,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篇記敘此類事件的文章。
為了打擊異己,列寧和斯大林還創建了古拉格勞改營模式,並在後來成為各社會主義國家勞改營的典範。
數以千萬計的人民,在勞改營中從事繁重的苦役,大量的人犯在饑餓、寒冷和病痛中死亡,其中包括許多詩人、作家、學者、科學家和藝術家。
對此,普列漢諾夫寫道:〝列寧為了把一半俄國人趕進幸福的社會主義未來中去,竟能夠殺光另一半俄國人。〞
而正是由於列寧製定的專製路線,為以後的斯大林獨裁治國鋪平了道路。
三
普京:列寧創建的蘇聯是人間地獄
最近,大陸有網頁摘要介紹了由安?鮑?祖波夫主編的《二十世紀俄國史(1894—2007)》,該書用大量曆史事實,指控列寧創建的蘇聯原來是人間地獄。
——這是2006年,普京總統提出為俄羅斯11年級(高中二)學生寫的曆史教科書。
首先,列寧是依靠德國供給5000萬金馬克(約合9噸多黃金)進行秘密策動組織,成功發動俄國十月政變,建立蘇維埃政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列寧就主張俄國失敗,堅持要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的階級鬥爭。
——實際上充當了德國對俄國戰爭的秘密代理人。
(俄羅斯教授潘佐夫認為不能因此說列寧是德國特務,曆史上利用外國資助在本國進行政治活動的事例很多。)
大約也因此,列寧幹脆宣稱:〝無產階級沒有祖國〞。
《二十世紀俄國史》強烈譴責泯滅人性的〝紅色恐怖〞大屠殺。
列寧寫過〝專政的定義就是不受任何法律約束的,直接依靠暴力的政權〞。
列寧稱,〝契卡〞(秘密警察)在直接行使無產階級專政,除了用暴力鎮壓剝削者,沒有別的辦法解放人民群眾。
當時,全俄各地有610個契卡工作委員會,1000多個革命法庭。1918年—1922年2月,殺人不少於200萬。
當年秘密警察〝契卡〞奉指示,〝審問被告時不用找什麽證據,隻消讓被捕者回答他是什麽出身,受什麽教育或職業。就能決定此人的死活。這就是紅色恐怖的實質〞。
因蘇俄檔案嚴密封存;正式檔多半經過篡改,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僅是實際的三分之一。
列寧和托洛斯基1918年就認為,在六個月內要完全消滅商品生產,真正的社會主義就會實現。所以,〝要強迫所有的工人吃苦受罪〞,必須〝把日常生活條件社會化,消滅家庭,吃大鍋飯……實行軍事化。〞
全國1600萬人被迫每天工作12—16小時,僅聖彼得堡一地,從1917年到1920年有三分之一人因饑餓疾病和政治原因死亡。如,俄國中部省份,在1916年人口有6800萬,到1920年僅剩下3800萬。
《二十世紀俄國史》書中,把20—30年代之交,蘇聯的農業集體化稱為〝第二個農奴法〞,說它是蘇共開展的一場對付農民的鬥爭,當時估計有200萬富農,150萬中農,800萬貧農,而富農乃是滋生資本主義的勢力,所以要實行消滅政策:
第一類,頑固反革命分子槍決;第二類,流放或強製遷移至邊遠地區;第三類,趕出原住地。
1930年1月30日蘇共中央記錄顯示,僅僅在一個多月就有20萬富農被剝奪財產,60萬被槍殺或遣至集中營,15萬被強製遷移至邊遠地區。
(馬克思在《**宣言》中認為,農民階級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僅如此,他們甚至是反動的,因為他們力圖使曆史的車輪倒轉。)
消滅富農就是摧毀了農業生產的中堅,蘇聯一直到解體也達不到沙俄時代的糧產量。
四
1917年俄國〝偉大的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老大哥〞和學習的〝榜樣〞、〝讓人民獲得了解放並過上幸福生活〞等等的彌天大謊,現在終究穿幫了!
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說:〝謊言重複三次,也就成了真理〞!——但謊言始終都是謊言,不論你重複多少次,也都成不了真理,而隻能表現出說謊者的〝卑汙〞!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