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未來幾年經濟分析 1

(2008-09-22 22:00:18) 下一個

中國未來幾年經濟分析

 

(以下內容出自加拿大股神,轉貼請注明出處。謝謝!)

 

中國的最核心問題: 社會穩定。 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有14億人口的中國, 任何社會動蕩帶來的衝擊將是毀滅性的。

80年代初,中國政治、經濟均內憂外困,當時的形式若不進行改革,改善民生,根本沒有其他出路! 30年的風風雨雨,經濟上取得了不少成就, 也積累了不少問題。眾所周知,今天中國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 投資、 出口 、消費。

投資: 政府主導投資和民間投資。為了抑製通脹,國家主導的固定資產投資減緩,民間投資由於對經濟預期不看好,大幅度減少。

出口: 就如大家所知道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成本提高,利潤空間大幅度壓縮,人民幣升值更是令出口雪上加霜。

消費: 更加趨於謹慎。 消費一直不旺的核心的問題是公共福利差!  教育、醫療、住房是三座大山, 養老問題尚談不到有保障,所以大家都謹慎消費!  目前的現狀是:低收入階層無力消費;中產階級不敢消費;富人畸形消費;官員奢糜消費。

 

近期國內經濟出現了明顯的拐點,為了抑製通脹, 不得不拿企業開刀,對企業產品銷售價格進行壓製, 對企業成本的上升要求自我消化。 這樣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難以生存。就如郎鹹平的二元經濟論所論述的, 冷的越來越冷,熱的越來越熱。

 維持社會穩定除了抑製通脹,更要保持一個較高的就業率! 通脹控製的不好,大不了少吃點肉, 中國人民苦日子過慣了,不怕。可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引起的大規模失業, 那就不是少吃肉的問題。本來這道兩難的題目很難解,偏偏又遇上了美國金融風暴,使得經濟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未來幾年的趨勢到底怎麽樣?從各個行業著手,來大致分析看看。

 

房地產行業:

地產的泡沫是顯而易見的, 隻是地方政府為了既得利益不願意坦然承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上海很一般的商鋪,每平米的售價在3萬元,100平米需要300萬,按照5%的年收益率出租,攤到每個月的租金是:(300萬×5%)÷12 = 1.2萬元 ,攤到每天的租金大概是400元。大家想想看,100平米的地方,每天做什麽能確保400元的利潤支付租金?這還不算其他的費用。買住宅房的例子同樣。 對於地產行業我認為較好的預期是有2~3年的調整,  價格不會大幅度下跌,平均在15%~20%。比較差的預期是複製日本當年的地產泡沫, 出現長達10年的衰退。 地方政府是房地產的最大受益者,隻要用一部分經營城市的收入去投資搞基建,基建上去了推動地價上漲,地價上漲推動房價上漲,是一個正循環,現在經濟差了,房子賣不掉,土地開發慢了,影響地方財政,從而影響了基建投資,成負循環了!

 

基礎原材料及製造業:
  
 基礎原材料及製造業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與宏觀經濟及固定資產投資相關,其中原材料相關性更強。

鋼鐵 水泥 有色

 鋼鐵和水泥受到基建和房地產的影響很大,地產行業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額從年初開始維持低位,同比顯著放緩。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僅增18.9 %,創32個月新低,新開工麵積 和施工麵積增速也顯著放緩。高油價和負的財富效應使08年以來汽車銷售大幅萎縮,更加減少對鋼材的需求。受房地產市場間接影響及出口不暢,家電銷售增速下滑;家電生產企業是最苦的企業,利潤空間的壓縮,更加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熱情,從而影響到了有色行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