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雨亭

下雨了,進來歇歇?
正文

葡萄酒 02 – 葡萄酒的幹和甜(dry/sweet)

(2014-11-26 10:46:39) 下一個



經常聽到一些人說喝葡萄酒一定要喝幹的(
dry),好像喝幹的才上檔次,才有品味。

那麽什麽是幹的葡萄酒,是否真是幹的才上檔次,才有品味呢?

首先,檔次和品味,尤其是品味,不應由一個標準(比如幹或甜)或者價格定的。同樣一件畫筆,在我的手裏隻能產出塗鴉,而在藝術家手裏可以產生出無比高雅和很有品味的東西讓人流連;同樣一隻舊帽子,戴在我頭上,就是一件舊帽子,也許沒有檔次和品味。而在模特頭上,就會顯出無比的滄桑感,可以撐托出她的其它衣飾的永恒和高貴。所以說,檔次和品味是你的整體(穿戴,舉止,談吐)和環境氛圍的和諧的融合的結果。它更準確地說是你的文化的代表。所以,隻有自己上檔次 了,有品味了,你喝的酒才會有檔次,有品味。千萬不要讓喝葡萄酒淪為勢利的工具。




現在講講幹(dry)。

葡萄酒是用葡萄釀製而成。在發酵過程中,葡萄裏的糖分轉化成酒精。一般情況下,當酒精占總液體容量的15%左右時,酵母就會死去(也有特別的酵母可以忍受更高的酒精比例),發酵過程就停止。如果原來葡萄含糖量過高,就會有少許糖剩下。嚴格來講,做到真正一點糖也沒有是極困難的。



如果剩下的糖極少,我們就稱這酒是幹的(dry)。根據歐盟規定,這個比例是最多每升含糖4克。如果有很好的酸平衡,這個值可高一些,到9/升。反之,我們會稱酒有點甜味。

但是,我們的舌頭經常會給我們錯誤的信息。比如,你剛喝完一碗很鹹的湯,再喝冰水,就會覺得甜絲絲的,但水裏可能一點糖也沒有。一些酒也有這種現象。喝起來有一點甜絲絲的感覺,但它卻是dry的。

所以說幹又是一種感覺。

所以在我們嚐酒時,要問問自己到底是要科學上幹的,還是口感上幹的。不過。我問過真正懂酒的,他們到底是否對幹的甜的有多介意。他們都笑了,問我對生男孩或女孩有多介意。

從科學上來講,一般來說紅葡萄酒釀製的幹的較多些,白葡萄酒次之。玫瑰葡萄酒(Rose)和汽酒(Sparking)相對普遍甜。

但有例外。

如在紅酒中,有些紅的甜點酒(dessert wine)非常甜。如意大利的Brachetto d’Acqui 含糖量可達130/升, 或更高。這些酒是配甜點吃的。(Port等含蒸餾酒精,雖也甜,但我不認為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葡萄酒,所以沒有包括進來)


其他紅酒為了讓口味更豐富,會含多點糖(比如十幾/升,或再多一點)

白葡萄酒中的甜酒很多,最著名的且含糖量多的應屬法國Sauternes地區出的甜酒(如Chateau dYquem),以及德國Mosel地區出的雷司令(Riesling)。Sauternes出的甜酒含糖量高達150/升, 雷司令的含糖量可達80/升。可是這些酒都被世界葡萄酒專家和愛好人士所喜歡。

 

除此之外,還有德國(以及奧地利和加拿大地區)的冰酒。

Chateau dYquem1855年法國酒大評比時被評為Premier Cru Superieur Classe,雖然名稱不一樣,但跟其它四個齊名(其他四個是Margaux, Lafite-Rothchild, Haut-Brion Latour1973年,Mouton-Rothchild也被評到一級)。它被稱作世界上最豐滿,最完美平衡的酒之一。它的一瓶1811年的甜酒曾賣到過近12萬美元。目前市場上2010年的近900美元。Chateau dYquem1959年起也開始生產幹的白葡萄酒。

德國Mosel地區的雷司令是我最喜歡的白葡萄酒之一。在冰箱裏冷藏幾個小時在拿出來喝,你絕對會有驚豔的感覺。如果你所在地區有Costco,到那裏買一瓶Mosel的雷司令試試就知道了。

當然,白葡萄酒裏幹的(含糖量極少的)也很多,如法國盧瓦地區的Sauvignon Blanc 以及意大利的Pinot Grigio等等。

汽酒最有意思。最有名的當屬法國香檳地區的香檳酒,還有是意大利的Moscato d’Asti,以及加州等地出的汽酒。


雖然這些酒一般都含糖,但實際上也有幹的。買香檳時,你會注意到如“Brut”或“Sec”等標誌,就是表示其含糖量。但這些“幹”的概念和其他葡萄酒標準不一樣

Extra Brut (極幹):含糖量在06/升之間。

Brut(特幹):含糖量在712/升之間。

Extra Dry(很幹):含糖量在1317/升之間。

Sec(微甜):含糖量在1732/升之間。

Demi-sec(半甜)32-50/升之間。

Doux(甜):50以上。

所以說,含糖量並不能決定一瓶酒的好壞。好的酒甜得可以讓人回味無窮,久久不會忘懷,像情人一樣,看一眼後就讓人心潮起伏,從此以身相許。當然,好的幹酒品嚐後一樣讓人魂不守舍,時時惦記著。

 

 感恩節到了,祝大家品好酒,過好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真無奈你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亦中' 的評論 : 正如版主所言,Porto,馬德拉,雪利,Maesala, Vinsanto,Vin liquroso都是增強酒,就是葡萄因為含糖量極高,自然發酵到12/13%就結束了,加入葡萄酒蒸出的酒精,所以此類酒的度數都在17-20%左右。
其它的甜酒基本上是勾的,以前的老通化即使有葡萄成分,添加的酒精也絕不可能是那葡萄酒蒸的。
似乎60/70年代,東北還有色(顏色的色)酒之類的甜酒
日月樓主人 回複 悄悄話 很好, 收藏了。
古道-西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stwind180' 的評論 :

是的,謝謝指出。發布前沒有進行校正。
古道-西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亦中' 的評論 :

首先,像西班牙的Sherry和法國的Champagne有區域專指性一樣,Port專指葡萄牙某些地區出產的摻含烈酒(如伏特加)的強化葡萄酒。他們在葡萄發酵到一半時,就摻入烈酒,殺死酵母,中斷從糖到酒精的發酵過程,所以很甜。

中國以前的如有名的通化甜酒有部分產自冰葡萄,不含烈酒。

是否他們也有用製作Port的辦法,不很清楚,希望網上有識人士不吝賜教。
westwind180 回複 悄悄話 Extra Brut (極幹):含糖量在0至6克/升之間。
Brut(特幹):含糖量在7至12克/升之間。
Extra Brut(很幹):含糖量在13至17克/升之間。
==========================
第一和第三都是”Extra Brut"?
感覺第三個應該是“Extra Dry"吧?
westwind180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讚。
亦中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真無奈你何' 的評論 : 以前中國的甜紅葡萄酒是不是都是Port?
古道-西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亦中' 的評論 :

改正了,謝謝!
真無奈你何 回複 悄悄話 致蘭花地主, 葡萄酒精發酵是因為其中的糖,甜酸是取決於酒精發酵程度,現在都可以做17%的幹紅,因為發酵技術和酵母菌群的使用不同。 酒裏加糖在法律上不能叫葡萄酒(香檳可在二次發酵時加數量有限的糖),葡萄酒裏的酸不是發酵帶來的,是葡萄原來就有的。除非環境操作不好發成醋了。Anyway, 喜歡就好,酒無定式。
亦中 回複 悄悄話 Pinot Grigo?
蘭花地主 回複 悄悄話 一般在葡萄發酵完之後,由於糖分解產酸,這時的酒嚐起來味酸,謂之“幹”紅。如果要甜的,就在把酵母殺死之後再加糖,以口味不同加不同糖量,再放置一段時間。這個過程稱為“糖化”, 這樣造的酒就是甜葡萄酒。

西方人多喜喝“幹”葡萄酒。本來,中國人多喜喝甜葡萄酒。記得多年前,通化甜紅葡萄酒很普遍。 可近些年,國人崇洋媚外,喝“幹”紅成了身份,權位,地位,財富的象征,扭曲了喝酒的意義。

古道-西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CHLQLZ100' 的評論 :

你說的很對,我在網上下載的圖像,隻注意好看了!:-)
CCHLQLZ100 回複 悄悄話 拿酒杯時手應握在葡萄酒杯杆上。手接觸杯子本身, 將體溫傳給酒, 從而會改變酒的味道。Sorry for pointing out thi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