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心之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假如活成了曆史

(2025-07-16 13:04:39) 下一個

人活過七十,活出明白沒有?我是個經曆過很多次死活的老頭。一氣之隔,從陰間到陽間。差不多二十年前我就寫過一篇博文叫《假如自己站在自己的墳頭五分鍾》。內容不記得了。死是什麽?會怎末樣?我不知道,也許就隻是永恒。生死一線間的苦痛,我知道。血管痙攣,生不如死。肺裏進水,拚命喘氣,一口上氣接不上下氣的時刻就是斷氣,人就到了“死去元知萬事空”的元知時刻。每個人遲早都會斷氣。

斷氣可怕不可怕?我覺得那些知道自己死的被預定的那些日子很可怕。中國現在癌多,弄得國內醫生從診斷出癌到預計“還能活多久”居然精準之極”。“實踐出真知”?我姐知道得了胰腺癌很突然。她忍痛告訴我,我是一點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麽。後來我知道我姐在彌留之際最渴望的是親人的關懷(滾滾紅塵裏每個人渴望的不一樣?),我就天天給她發微信,祈平安。

為了解決“能吃點東西”,我外甥五月底送他媽到醫院做了個大手術,住院就住了一個月(?),出院後我姐給我回了條微信,好像還好,能吃點東西了,不過也就多在人間吃了半個月的東西。

人生多少沒辦法?血緣之親的親人間的生離死別最心痛。我爸是握著我的手讓他的手在我手中慢慢變涼的;我媽和我沒能見上最後一麵;我哥和我見的最後一麵時已經完全不認識我了。現在我姐也走了。

家人全走了,隻有我還活著。千山萬水回趟故國不容易,我鐵定踏踏實實快快樂樂地活死在美國。我打算明天去看一塊墓地,如果不太貴的話就買上一塊,我許我親自給自己寫墓墓誌找人刻:一個中國人,不遠萬裏來死在美國。世上多少國?誰不惦念母國?方誌敏在《可愛的中國》裏說:母得了重病,兒不嫌母臭。

我老婆最近對我格外關心,她和女兒為我姐哭了一場。女兒大了,知道些好壞,也知道點人間冷暖。突然提議她娘倆去西弗吉尼亞帶上我,全家一起去住山兩夜,看看日出日落,人活還需快樂活。我麻煩,不太能走路,隻會侃大山,好在我現在也可以不說話。老了,控製力十足。

我想起二0一三年回國看媽時和我媽在賓館的大床上聽她老人家跟我說了三天三夜,她說我聽,過幾秒嗯哼。老年癡呆的老人對往事記得特別清晰,好像就記得她年輕時的幸福時刻,連我爸一九四五年寫給她的情詩都背給我聽。誰沒有過年輕?有誰不留戀自己的浪漫青春?女人不管受多少苦,愛過嫁過就不該終生難過。“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可這世界上就兩種"東西"。曾有過幸福是不是到上了九十歲以後就應該隻感到幸福?“老年癡呆”助人帶著微笑走進天國。

今天重看《坦泰尼克(TITANIC)》,快三十年前我們全家一起去電影院看過,那時女兒才剛上初中。電影拍得真好。不知怎麽回事,看到頭腦依舊清楚,說話也算清楚的一百0一歲的老太時,我居然生出很多感慨。活到了一百歲,是不是就成了一部曆史。當人活成了曆史,是什麽感覺呢?當我看到畫家小夥在深更半夜拚死也要把玫瑰(ROSE)小姐拽上船的畫麵,老頭(我)的眼角也盈滿淚水。畫家小夥居然還被玫瑰小姐的未婚夫指使人帶上手銬,小夥嫣然一笑。

我嶽母今年九十七了,耳朵不好,腦子還行。我太太姐弟仨每個星期為母親開一次電話會議。老太太渴望交談。二00七年我回國的時候,丈母娘還讓我給他講講羅洗河。我居然從“不知盡挽銀河水,洗得平生習氣無”講起。我丈母娘聽得津津有味。老人家童心十足。明朝的李縶的《童心說》裏說:童心,心之初也。

我給太太說:不用操心帶我去台灣(十幾年前,我曾言要出十二個國,早就完成了)。盡孝要緊。你們姐弟要齊努力,幫母親活過一百歲。咱們老百姓呀,活過一百也該算人生成就。

昨夜我大半夜無眠,夢裏和我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在一起,當年我們全家是在一張三尺見方的小方桌上吃飯。我爸吃飯就熊我:“吃飯的時候,兩隻手要放在桌子上邊”。家裏有個太上皇(講究古老中國的周禮),我從小就沒有家的情趣。“孔孟之道就是讓人生沒有情趣(林語堂語?)”。高中生耄反孔,反得中國人性都出了大事。

一切都是往事,有時如煙有時不如煙。我可不想活成曆史。我現在最愛做的事是抄《靈飛經》。歐陽詢的小楷也寫得精彩,我寫不了那麽正。曾國藩說:書法是雄峻和婉約的結合。我極為同意。字如其人,人如夕陽。小楷毛筆實在太難伺候。

7、16、2025(好像是耄暢遊長江的日子,可惜了長江水,可惜了武昌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心之初與太太和女兒去西弗吉尼亞走走,很不錯的提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