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導讀:本文總結了四逆湯的運用原則,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並列舉出多個四逆湯的臨床運用醫案。之前本站也發布過多篇關於四逆湯的文章。大家可以通過以下鏈接訪問閱讀。
四逆湯出自《傷寒論》,為少陰病主方,由附子、幹薑、炙甘草組成。其組成藥對貫穿於少陰病始終,四逆湯的主要功效為回陽救逆。《傷寒論》原文:治下利清穀,三陰厥逆惡寒,脈沉微者。筆者多年喜用此方,屢起沉屙,對凡是陽虛引起的汗出惡寒、頭冷痛、腹痛、水腫、手足冰涼、下利清水、完穀不化、背涼如水、畏寒倦臥、夜尿頻多等用四逆湯加減,均獲良效。
四逆湯方歌
溫中散寒四逆湯,附子甘草與幹薑,脈微欲絕可複元,四肢厥逆可回陽。
四逆湯方解
四逆湯為回陽救逆之代表方劑。凡屬陰盛陽衰或陽氣將亡而見吐利、脈微肢厥之證,均屬本方的適應範圍。因該方治四肢厥逆為其特長,故有“四逆”之稱。曾有人對四逆湯之名作這樣的解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也……此湯中發陽氣,卻散陰寒,溫經暖肌,是以四逆名之。”足可見仲景立方名之中寓治厥之義。
方中附子大辛大熱,為回陽祛寒要藥,其力迅速,走而不守,為主藥;幹薑溫中補陽,既能助附子破陰回陽,又能挾製其走散,減低其毒性,為輔藥;甘草益氣溫中,既助幹薑、附子回陽,又可緩和二者之燥烈,為佐藥。三藥協同,共奏回陽救逆,溫裏祛寒之功。
加減在本方的基礎上,加人參,名四逆加人參湯,具有回陽救逆,益氣生津的功效;在本方的基礎上,加人參、茯苓,名茯苓四逆湯,能寧心安神,健脾利濕,共成回陽益陰,化氣利水之劑;在本方的基礎上去甘草加蔥白,名白通湯,是為少陰虛寒嚴重,陽氣下脫而下利者而設。如下利甚,四肢獨厥逆,脈微欲絕,倍用幹薑,加強溫中之力,名通脈四逆湯;如陽亡正虛、煩躁之證,可重用附子、人參以溫陽固本;久利不止,虛寒滑脫,可加赤石脂以固澀;癲狂後期,病情虛寒,可用龍骨、牡蠣以潛陽斂神;虛寒眼疾,血不充目,可加芍藥、何首烏以補血疏肝;若外感久治不愈,陽弱正虛,可加柴胡。
四逆湯運用的三大原則
1 辨證要準。凡一切陽虛俱可應用,不囿於少陰病,太陰或太陽病亦可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不必定要等到“脈微細、但欲寐也”,譬如太陽病發汗引起的冷汗淋漓,一身疼痛,太陰病自利不渴,腹滿不食,腹部喜溫喜按等。
2 劑量要大。劑量太小則達不到治療效果。猶如戰場用兵,寡不敵眾,筆者用熟附子輕則30g,重則100g,幹薑輕則20g,重則30~50g,從未發生不良反應。筆者認為對一些急症、痛症劑量要大,如大汗淋漓後四肢發冷,屈伸不利,腹痛所伴發的冷汗大出,但對一些慢性的陽虛證劑量要小些為宜。
3 隨症加減。方以藥成,藥味加減變化直接影響所治病證的主次輕重,所謂“泥其法而不泥其方”,如寒濕困脾可去甘草之壅滯,加半夏、白術燥濕健脾,伴腹痛者加芍藥緩急止痛,下利日久加赤石脂澀腸,兼外感風寒加桂枝、羌活解表散寒,嘔吐者加半夏、生薑化飲止嘔……。
四逆湯病案舉例
案例1:張某,男,49歲,患者患腹瀉3年,呈反複發作,瀉下物為清水,無膿血便,無嘔吐、腹痛及裏急後重,每遇食生冷油膩後發作,日達十幾次以上,多次拜訪名醫診治無效,經西醫常規治療亦無明顯效果。於2006年3月來我處求治,查形體消瘦(呈脫水貌),麵色萎黃,自覺身倦乏力,脘腹脹悶,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緩弱。筆者認為“本證乃脾胃虛弱,使胃腸功能減退,不能受納水穀,不能運化水穀精微,反聚水為濕,積穀為滯,致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便處方參苓白術散,無效。觀夫前之醫者處方皆為參苓白術散,餘甚不解,故按六經分析:證屬太陰,足太陰屬土,土虛水亢,濕從水類,直走腸道,火能暖土,使水有所製。遂處方四逆湯加減,熟附子50g、幹薑30g、赤石脂30g、人參20g、半夏20g、粳米20g,服1劑其效如神,腹瀉次數減至每日2-3次,服2劑後,腹瀉消失,大便調和,後服理中湯5劑善其後,至今約一年未複發。
方劑剖析:方中附子溫腎陽(蓋腎為胃之關,主司二便),幹薑溫脾陽,以暖中土,赤石脂澀腸止瀉;半夏燥濕健脾,久瀉耗傷氣陰,故用人參培補氣陰,粳米和胃。
案例2:李某,女,46歲,反複性上腹部疼痛5年,呈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重。時伴有惡心嘔吐,經醫院檢查為:1.慢性胃炎;2.慢性膽囊炎。每次疼痛發作劇烈經西醫常規的抗菌消炎、解痙止痛無效,需用度冷丁注射才能緩解。2006年5月,患者再次發作,疼痛難忍。經醫院係統治療並注射度冷丁後,疼痛緩解,於6小時後疼痛再次出現,來我處求治,查:表情痛苦,強迫仰臥位,輾轉反側,冷汗淋漓,惡寒身倦,手足不溫,喜溫喜按,苔薄白,脈細弱,隨即處方四逆湯加芍藥(熟附子50g,幹薑30g,炙甘草30g,芍藥50g),用水1000ml煎至500ml,一服疼痛立減,諸證解除,後劑量稍減,連服5劑至今未複發。
方劑剖析:痛處喜溫喜按並伴冷汗淋漓,手足不溫係由中陽大虛,故用附子、幹薑溫中補陽,芍藥伍炙甘草緩急止痛。
四逆湯治驗案
筆者臨證27年,運用經方四逆湯治療內科雜症,每獲效驗,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現舉驗案數例,以饗同道。
1 四逆湯治療頑固性失眠案
李某,男性,62歲,2013年9月6日初診。失眠,心悸、頭暈3年,輾轉多家醫院診治無效,本次症見:失眠少寐(每晚不足2小時),早醒,醒後不能再入睡,困倦而睡又睡不著,伴心悸 ,頭暈,口幹欲飲水,不欲多飲,倦怠乏力,怕冷,兩腿膝下冰涼感,納穀不香,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辨證:陰陽失調。治法:扶陽抑陰,啟陰交陽,使陽複其位,四逆湯加減:蒸附片45g先煎 , 幹薑15g, 炙甘草30g, 龍骨30g先煎 牡蠣30 g先煎,棗仁45g, 遠誌15 , 菖蒲15g, 磁石20g先煎 , 黃柏6g, 紫石英20g先煎,肉桂3g,頭煎加水2000ml,文火煎取250ml,二煎加水1500ml,文火煎取250ml,二次兌勻,早晚各服一次。進服7劑後,每晚入睡4小時,繼續服15劑後每晚入睡6小時,切中病機,守方繼服15劑,睡眠正常,諸證悉除。
按:失眠與欲寐相近,分為前半夜失眠和後半夜失眠;前半夜為入睡困難,陰虛者居多,後半夜為醒後難以入睡,老年人多見陽虛者多,遇到睡眠問題時,不一定是從 “ 心藏神 ” 著手,而是把病情歸結到陰陽這個大綱。如《內經》的《大惑論》裏通過衛氣的循行解釋失眠的病機:衛氣無法進入陰則目不冥。而阻礙衛氣進入陰(指體內)的原因很多,包括寒盛相火上浮。少陰條文中說“惡寒,身踡、脈微細”[1] ,因身體發冷而不寐。正如後人所謂“水寒而不藏龍也。”病機總屬陽不潛藏也。另外還有一些加減,如加紫石英,《名醫別錄》中說這味藥有 “ 安魂魄,鎮下焦 ” 的功效,既有重鎮性能又溫暖腎髒。還有磁石(這裏應用 “ 去性取用 ” 的原則)。還是一句話:治病必求於本,應用此方,引火歸原,達到陰陽平衡,臨床實踐證明可以發揮收斂命門火的作用。平衡調和,最終達到治療目。
2 四逆湯治療難治性低血鉀案
患者,男,23歲,2013年11月15日初診,住院號:412918。顱咽管瘤術後7月,多尿2月,低血鉀3周,血鉀2.0mmol/L。上午8:00COR為99.17nmol/L(正常140~440nmol/L),TSH0.07mI/L(0.34-5.6mIU/L),T31.13nmol/L(正常1.34~2.73nmol/L),住院期間每天口服補鉀12g,靜脈補鉀4g,治療15天血鉀不能糾正。症見:畏寒肢冷,身困嗜臥,麵白而無華,表情淡漠,腿腳浮腫,舌體胖,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診斷:顱咽管瘤術後,垂體功能減退症。中醫屬於少陰證,腎陽虛憊,固攝失司,治宜固腎納氣,四逆湯加減:蒸附片45g先煎 , 幹薑15g,補骨脂30g先煎 白術30g, 山萸肉45g,益智仁30g,炙甘草45g,肉桂3g,頭煎加水2000ml,文火煎取250ml,二煎加水1500ml,文火煎取250ml,二次兌勻,早晚各服一次。進服3劑後,尿量減少至2000ml,血鉀3.0mmol/L,繼續服,5劑後尿量減少至1500ml,2013年11月29日血鉀4.3mmol/L,切中病機,守方繼服15劑,多次查血鉀正常。
按: 本例為顱咽管瘤術後,垂體功能減退症,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電解質代謝紊亂,頑固性低血鉀。低鉀血症是臨床上經常見到的病理情況,頑固性低血鉀一般是指在有些病理情況下所產生的低血鉀症難以用一般方法來糾正。此患者畏寒肢冷,身困嗜臥,麵白而無華,表情淡漠,腿腳浮腫,舌體胖,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觀其舌症脈象,中醫屬於少陰證,腎陽虛憊,固攝失司,陽衰失統。腎為五髒六腑之大主,藏真陰而寓元陽,腎陽為人身之原動力,人體五髒六腑皆賴腎中陽氣以生化,腎陽虛憊,其溫煦氣化無能,鼓動無力,腎陽虛憊,其根在腎,其治也在腎,非溫陽重劑難以振奮。治宜固腎納氣,用四逆湯治之,切中病機,溫補腎陽是關鍵。
3 四逆湯治療高血壓案
邵某,女性,70歲,2013年11月5日初診,住院號:412782。高血壓病13年,乏力、頭暈2月,血壓220/120mmHg,經過四聯降壓治療15天,血壓一直在180/110mmHg,本次症見:腰膝酸冷,身困嗜臥,極度乏力,麵白而無華,表情淡漠,腿腳浮腫,口幹欲飲水,不欲多飲,舌體胖,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辨證:陰陽失調,陰寒濁邪盤踞陽位,陽氣不展所致。治法:扶陽抑陰,啟陰交陽,使陽複其位,四逆湯加減:蒸附片45g先煎 , 幹薑15g, 炙甘草15g, 龍骨30g先煎 牡蠣30 g先煎,砂仁10g, 菖蒲15g, 磁石20g先煎 , 黃柏6g,肉桂3g,頭煎加水2000ml,文火煎取250ml,二煎加水1500ml,文火煎取250ml,二次兌勻,早晚各服一次。進服5劑後,精神明顯轉佳,血壓降至160/100mmHg,繼續服15劑後140/90mmHg,睡眠正常,諸證減輕。
按:臨床上和教科書辯治高血壓病多以肝陽上亢或肝腎陰虛、肝熱血瘀立論,常循“虛者補之”、“損者益之”和“高者抑之”、“驚者平之”之旨,把平肝潛陽作為基本治法;筆者臨證常見膝下冰涼,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等陽虛症狀。認為陰陽失衡、氣血失和為主要病機,陽虛者亦不少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病程遷延,機體各髒器逐漸出現虛損正氣虛弱的現象,《內經》認為人到中年已開始顯露氣虛正想,即“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中醫的特殊治法·陰陽雙補法》認為陰陽互根。 因此筆者認為治療上就要“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治療疾病,維持正常生理活動,調和陰陽當以陰陽雙調為要,時時不忘顧及陽虛,方能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
4 四逆湯治療難治性腹水案
朱某,男性,58歲,2013年9月5日複診,住院號:409232。患乙肝病史13年,乏力、腹脹2年。住院1月經過規範利尿治療45天,腹水不減。腹圍112CM,B超:腹水深110mm,胸片:右側胸腔積液(中量)。本次症見:腹部脹大,食後脹增,身困嗜臥,極度乏力,麵色黧黑,表情淡漠,腿腳浮腫,口幹欲飲水,不欲多飲,小便量少,大便稀,舌體胖,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辨證:脾腎陽虛所致,為太陰之傷,漸及少陰。治法:溫腎實脾,四逆湯加減:蒸附片45g先煎 , 幹薑15g, 炙甘草15g, 白術30g ,砂仁10g, 澤蘭葉30g,茯苓30g,頭煎加水2000ml,文火煎取200ml,二煎加水1500ml,文火煎取200ml,二次兌勻,早晚各服一次。進服7劑後,精神明顯轉佳,食欲漸增,腹脹減輕,效不更方,繼續治療3周,B超:腹水深23mm。繼續服35劑後諸證減輕,胸腹水消失。
難治性腹水是指對限製鈉的攝入和大劑量的利尿劑(螺內酯400 mg/天,呋噻米 160 mg/天)無效的腹水,或者治療性腹穿放腹水後很快複發,對多種利尿劑不敏感,因此治療十分困難。此患者上有胸水,中有腹水,下肢浮腫,麵色黧黑,表情淡漠,腿腳浮腫,口幹欲飲水,不欲多飲,小便量少等為腎陽虛表現,腹部脹大,食後脹增,身困嗜臥,極度乏力,大便稀,舌體胖,舌質淡,苔薄白為脾虛之症,以四逆湯加減補火生土,助元陽而溫太陰,使三焦氣化運行,則腹水消減。
四逆湯治療虛寒證舉隅
虛寒證泛指元陽不足、寒從內生,或外寒直入髒腑經絡,或誤治損傷陽氣,引起的心腎陽虛、脾腎陽虛,陰邪內閉等陽虛寒盛的證候。是臨床常見病證。多年來、筆者根據“寒者熱之”的治則、運用甘溫辛熱的四逆湯為基本方,隨證加減治之。溫腎多用附子,溫心多用桂枝,溫脾多用幹薑,溫肝多用吳茱萸,溫胃多用生薑,溫散肌表經絡之寒邪,多用細辛、麻黃、桂枝均可投之。其劑量則隨患者體質、年齡、病情輕重,以及季節的變化而增減。每用得當、療效滿意。現將臨床運用治驗介紹如下:?
1 齒寒證 李xx,女,54歲,農民。自覺牙齒發涼半年,近來逐漸加重,伴頭昏,耳鳴,背部發涼,手腳亦冷,納差便溏。曾經西醫診為神經官能症,迭用穀維素、維生素B1等治療無效。又轉某中醫,診為陽氣不足,無以攝陰,方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味數劑,病仍不減。轉請診治。查:麵色晄白、舌質淡,體胖有齒痕,脈沉遲。證屬腎陽虛、治宜溫補腎陽。處方:附子(先煎)15克,幹薑6克,甘草3克,補骨脂、杜仲各9克,胡桃肉15克。水煎內服。服藥二劑,症減,照方繼服5劑。牙齒冷感消失,症減,照方繼服5劑、牙齒冷感消失,諸症均瘥。
2 痿證 胡xx,男,41歲,農民。近一年來經常遺精,早泄、腰酸腿軟、頭昏,自認為勞累過度所致,而不介意。漸漸手足發涼、麻木疼痛、手指活動不靈,穿衣及脫衣均感困難,繼見雙腳走路艱難,站立不穩,四肢肌肉萎縮,經當地縣醫院診為多發性末稍神經炎,迭用地巴唑、路丁、維生素B1、B6等治療,配合針灸,病情不減。證見麵色淡白,舌淡、苔白薄,脈沉細。證宜補腎不足,氣虛血滯,經絡不和。治宜補氣養血,益腎強心,溫陽通絡。處方:附片(先煎)18克,幹薑、甘草各3克,黃芪、熟地各15克,菟絲子、白芍子各12克,當歸、懷牛膝各9克,何首烏藤30克,桂枝6克。服四劑,夜能入寐,已不體倦乏力,手腳較溫,麻痛減,照方繼服七劑後,雙手活動自如,雙腳已自由步行。隨訪觀察至今,無複發,已參加體力勞動。
3 痢疾 何xx,男,41歲,農民。時值盛夏,恣食生冷瓜果,腹脹痛,瀉赤白粘液如膠凍,裏急後重,日夜達20多次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西醫診為痢疾,用抗素等治療9天,病情未減,反增精神疲憊堪,肢冷腰酸,步履艱難,頭昏納差。轉請治。診見:形體瘦削枯稿,目光無神,雙眼陷,麵色晄白,舌質淡,苔少,脈沉細。證脾腎陽虛,治擬溫補脾腎,收澀固脫。處方:黨參、製附片(先煎)各30克,炮薑6克,甘草3克,炒白術20克,黃芪15克,厚樸、砂仁、薤白、炒當歸,烏梅各9服克。二劑,熱退寒除,瀉次減,裏急後重輕,納增,按方繼服四劑,諸症大減,精神與飲食轉佳。再按方進二劑量,痢止。惟感體倦乏力。令服健脾丸,調理而愈。
4 喉喑 劉xx,男,34歲,教師。半年前困外感引起急性咽喉炎,未能根治,每遇外感或教學繁忙輒發,發時咽幹灼痛,吞咽尤甚,喉內不適,發癢,聲音嘶啞,語言難出,迭經他院多方醫治,屢不見效。近一月,聲嘶加重,不能講話,脘痞納呆,背部與四肢覺涼。轉請診治。診見形體瘦弱,麵色不澤,兩目乏神,舌淡,體胖有齒痕、苔滑膩,脈沉細。證屬風寒外束,失於宣散,寒邪內閉,本寒標熱。冶宜溫經散寒治其本。清熱利咽治其標。處方:製附片(先煎)14克,青果10克,細辛、甘草,大黃各3克,麻黃、法半夏、僵蠶各6克。服二劑,胸脘得舒、背寒已除,四肢轉曖,原方去大黃,加沙苑蒺藜菟絲子各9克,服七劑後,聲啞大喊,能發出音,餘症亦減,照方去細辛、青果、法半夏,加黨參、淮山藥各24克,玉蝴蝶9克,服七劑,聲音清晰,說話正常,諸症痊愈。隨訪觀察至今,病未複發。
四逆湯一方,乃回陽救逆主方,雖立方於少陰病,其治病證不獨於少陰,凡太陽病脈沉與寒人三陰及一切陽虛症,皆可應用,不必定見腹痛下利,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等證始用之,一見是陽虛證,均可在分量輕重上斟酌。
四逆湯的現代應用
休克
用四逆湯加人參注射液搶救休克患者,能使血壓回升。對因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脫水引起的虛脫、血壓下降,或見昏迷、脈微欲絕、舌質淡紅等,用人參四逆針救治,每獲卓效。方法:人參四逆針(每毫升含人參0.2g,附子0.2g,幹薑0.2g,麥冬0.3g,共含生藥為0.9g),2次/日,2—8ml/次,靜脈注射或加入5%~25%葡萄糖溶液中靜滴。治療各類休克患者,一般血壓於用藥後3~10分鍾上升,30—60分鍾作用最強,可維持2小時左右,繼續用藥血壓保持穩定。
急性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古稱霍亂,不論真假霍亂,吐瀉脫水,四肢厥逆,陽氣暴脫,脈沉微者,即施以四逆湯1劑,服後約1小時,嘔泄即止,少進熱食而安睡,次日患者可恢複正常。
虛寒腹瀉
診見四肢厥冷、汗出,脈微欲絕者,治與四逆湯,令服3劑,服後能自覺腹中舒適,泄瀉減少。繼服理中丸,2次/日,1丸/次,連服1—2劑即可告愈。
重型傳染性黃疸肝炎
根據中醫辨證,確診為陰黃的重型黃疸肝炎,用四逆湯加味治療,效果顯著。方藥:附子9g,甘草6g,幹薑6g,茵陳20g,人參5g,1劑/日,水煎分2次服。一般服20~30劑可獲痊愈。未發現不良反應。
麻疹逆證
據報道,用四逆湯加減,治療屬真陽不足、正不勝邪而至麻疹內陷的患者,能回陽救逆,使體溫上升,疹點變為紅活,繼而用清透之品治愈。
胃下垂
中醫認為,胃下垂多由中焦虛寒所致,故用“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方法進行治療。有人以四逆湯為主方,根據具體病隋加減治療胃下垂,經服藥10—20天,結果患者腹痛、腹脹、噯氣等主要症狀均顯著改善或消失。
放射性白細胞減少症
四逆湯加入參、黃芪、枸杞子治療放射性白細胞減少症,取得明顯效果。可能是本方對骨髓造血功能有特殊的振奮功能,即中醫稱“陽生陰長”之說。
咳嗽氣喘
采用四逆湯加減治療咳嗽氣喘,每獲良效。本方適應腎陽不足、攝納無權以至咳逆上氣,不得平臥者。若是慢性支氣管炎偏寒者,用之效果頗佳。
陽虛自汗
附子5g(先煎10分鍾),幹薑2g,炙甘草10g,黨參30g。汗泄如淋加碧桃幹、浮小麥、炙黃芪;便溏者,加肉豆蔻、五味子;肢體痛者,加白芍、木瓜、威靈仙。1劑/日,水煎服。
禁忌與注意事項
四逆湯適用於陽衰陰盛之寒厥,血虛寒滯之厥逆非本方所宜。真熱假寒證禁用。
四逆湯組成配方,加減運用,功效與作用
- A+
四逆湯
出自《傷寒論》
【組成】甘草二兩,炙(6g) 幹薑一兩半(6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回陽救逆。
【主治】心腎陽虛寒厥證。四肢厥逆,惡寒踡臥,神衰欲寐,麵色蒼白,腹痛下利,嘔吐不渴,舌苔白滑,脈微細。
【方解】本方治證乃心腎陽虛,陰寒內盛之候。陽氣不能溫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惡寒踡臥;不能鼓動血行,故脈微細。《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心陽衰微,神失所養,則神衰欲寐。腎陽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調,則腹痛吐利。此陽衰陰盛之證,非純陽大辛大熱之品,不足以破陰寒,回陽氣,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熱之生附子為君,入心脾腎經,溫壯元陽,破散陰寒,回陽救逆。生用則能迅達內外以溫陽逐寒。臣以辛熱之幹薑,入心脾肺經,溫中散寒,助陽通脈。附子與幹薑同用,一溫先天以生後天,一溫後天以養先天,相須為用,相得益彰,溫裏回陽之力大增,是回陽救逆的常用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則益氣補中,使全方溫補結合,以治虛寒之本;二則甘緩薑、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陰回陽而無暴散之虞;三則調和藥性,並使藥力作用持久,是為佐藥而兼使藥之用。綜觀本方,藥簡力專,大辛大熱,使陽複厥回,故名“四逆湯”。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回陽救逆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麵色蒼白,脈微細為辨證要點。若服藥後出現嘔吐拒藥者,可將藥液置涼後服用。本方純用辛熱之品,中病手足溫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熱假寒者忌用。
2.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或某些急證大汗而見休克,屬陽衰陰盛者。
【附方】
1.通脈四逆湯(《傷寒論》) 甘草二兩,炙(6g)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20g) 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9~12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功用:破陰回陽,通達內外。主治:少陰病,陰盛格陽證。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麵色赤,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若“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加豬膽汁半合(5m1),名“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2.四逆加人參湯(《傷寒論》) 甘草二兩,炙(6g )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幹薑一兩半(9g) 人參一兩(6g)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功用:回陽救逆,益氣固脫。主治: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踡臥,脈微而複自下利,利雖止而餘證仍在者。
3.白通湯(《傷寒論》) 蔥白四莖 幹薑一兩(6g)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15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功用:破陰回陽,宣通上下。主治:少陰病,陰盛戴陽證。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麵赤者。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加豬膽汁一合(5m1),人尿五合(25m1),名“白通加豬膽汁湯”。
4.參附湯(《正體類要》) 人參四錢(12g)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9g) 用水煎服,陽氣脫陷者,倍用之。功用:益氣回陽固脫。主治:陽氣暴脫證。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脈微欲絕。
通脈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白通湯均為《傷寒論》中治療少陰陽虛證的主要方劑,是在四逆湯基礎上,加減衍化而來,但各有深意,應用時須加以區別。
通脈四逆湯證除“少陰四逆”外,更有“身反不惡寒,其人麵色赤,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等,是陰盛格陽,真陽欲脫之危象,所以在四逆湯的基礎上重用薑、附用量,冀能陽回脈複,故方後注明“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是真陰真陽大虛欲這危象,故加苦寒之膽汁,既防寒邪拒藥,又引虛陽複歸於陰中,亦是反佐之妙用。是以方後注明:“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四逆湯證原有下利,若利止而四逆證仍在,是氣血大傷之故。所以於四逆湯中加大補元氣之人參,益氣固脫,使陽氣回複,陰血自生。臨床凡是四逆湯證而見氣短、氣促者,均可用四逆加人參湯急救。
白通湯即四逆湯去甘草,減少幹薑用量,再加蔥白而成。主治陰寒盛於下焦,急需通陽破陰,以防陰盛逼陽,所以用辛溫通陽之蔥白,合薑、附以通陽複脈。因下利甚者,陰液必傷,所以減幹薑之燥熱,寓有護陰意。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是陰寒盛於裏,陽氣欲上脫,陰氣欲下脫之危象,所以急當用大辛大熱之劑通陽複脈,並加膽汁、人尿滋陰以和陽,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方後還有“若無膽,亦可用”,可知所重在人尿。這些都是白通加豬膽汁湯證治精細之處,與通脈四逆湯之“無豬膽,以羊膽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須詳加領悟。
參附湯為峻補陽氣以救暴脫之劑。除上述主治外,凡大病虛極欲脫,產後或月經暴行崩注,或癰瘍久潰,血脫亡陽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俟陽氣來複,病情穩定,便當辨證調治,不可多服,免純陽之品過劑,反致助火傷陰耗血。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2.方論選錄
許宏《金鏡內台方議》卷7:“今此四逆湯,乃治病在於裏之陰者用也。且下利清穀,脈沉無熱,四肢厥逆,脈微,陽氣內虛,惡寒脈弱,大吐大下,元氣內脫,若此諸證,但是脈息沉遲微澀,虛脫不飲水者,皆屬於陰也。必以附子為君,以溫經濟陽,以幹薑為臣,輔甘草為佐為使,以調和二藥而散其寒也。”
【臨床報道】
潘氏等用四逆湯加味治療96例單純性暈厥,其中男性28例,女性68例,年齡18~58歲,平均39歲。暈厥或先兆暈厥同時伴下列情況之一:1舒張壓≤6.67kPa和(或)收縮壓≤10.7 kPa或平均動脈壓下降25%以上;2竇性心動過緩,心律<50次/分鍾;3竇性靜止≥3秒;4一過性Ⅱ度房室傳導阻滯;5交接性心律。經各種檢查排除心源性及其他原因的暈厥而確診為本病。基本方:炮幹薑、製附子各6g,炒枳實、炙甘草、炒白芍各12g,黨參30g,當歸、川芎、生地各12g。1日1劑,早晚分服,1個月為1療程。隨訪半年觀察療效。結果:顯效64例,有效2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5.8%。[潘小鋒,等. 四逆湯加味治療單純性暈厥96例。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0;8(10):475]
【實驗研究】
四逆湯體外實驗可以促進大鼠胸主動脈環的舒張,促進缺血動脈環一氧化氮的合成與釋放。劉氏等人采用SD大鼠,預先用腎上腺素使大鼠胸主動脈環達到最大程度的收縮,然後分別加入四逆湯與硝酸甘油(NTG)進行比較,測定大鼠胸主動脈環的張力及K-H液中一氧化氮(NO)的濃度。結果:四逆湯與硝酸甘油均可誘導胸主動脈環的擴張,促進缺血動脈環NO的合成與釋放,表明二者均有舒張動脈的作用。但藥物洗脫實驗發現,四逆湯組除去藥物後,重複缺血,動脈環NO的合成與釋放基本不受影響,而硝酸甘油組動脈環合成與釋放的NO比單純缺血組更少。[劉筱藹,等.四逆湯體外對大鼠缺血胸主動脈環張力及其釋放NO水平的影響。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2002;2(8):28]
真武合四逆湯,再說一遍,附子要合格,幹薑要合格,否則會上火且無效。
茯苓30,炒白芍30,白術20,幹薑粉5克,炮附子13,甘草隨便捏了幾克。生薑隨便一大塊拍碎,約有五六十克。紅參隨手加一點,約有六七克。因為幹薑特別不好煮透,我打成粉用的。煮好後加了一點紅糖改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