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

(2022-07-17 08:00:55) 下一個

中華文明至暗時刻—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是怎麽回事?

創作聲明:內容包含虛構創作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7659656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0年,發動官渡之戰,奠定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魏、蜀、吳三國鼎立。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曹魏,曆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

249年高平陵之變,曹爽被斬殺,夷三族,司馬氏專權;公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司馬家各個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發動一係列動亂,從元康元年(291年)開始到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史稱“八王之亂”。

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造成了嚴重破壞,也加劇了西晉的統治危機,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

永興元年(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屬山西省),國號漢(後來的前趙)。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其子劉聰繼立。

311年四月,其將石勒殲晉軍十餘萬人於苦縣寧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亂”。

這實在是中華文明至暗時刻。

攻陷洛陽和長安,宣告了西晉王朝的滅亡,此後,北部中國就變成了少數民族的天下。

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五胡十六國政權的建立者則多為少數民族,包括匈奴、鮮卑、羯(讀竭)、氐(讀低)、羌,合稱“五胡”。

晉建武年間,司馬睿率中原漢族臣民從京師洛陽南渡,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這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王導依賴南渡的北方士族,團結江東豪強,協助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建立了東晉政權。

東晉政治之亂並不亞於西晉,隻不過西晉是皇室與皇室鬥東晉是皇室與權臣爭權臣士族之間(如王導和庾亮、桓溫和殷浩),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高級士族與低級士族、世家大族與寒門庶族,也都矛盾重重。

東晉政治是高級士族輪流坐莊,權威和影響最大的則是四大家族(以執掌朝政先後為序):

王氏:王導;

庾氏:庾亮;

桓氏:桓溫;

謝氏:謝安。

舊時王謝堂前燕,說的就是王家和謝家

1. 王與馬共天下

公元318年是劃時代的。前一年,西晉最後一個皇帝被殺。這一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是為東晉元帝。南方成為士族的天下並不奇怪,因為東晉的第一個皇帝司馬睿並沒有多少政治資本。他能夠建立流亡政府並登上帝位,完全依靠士族的擁戴和支持。

這些士族還有一個高明的政治家作為主持人,那就是王導。王導出身名門望族,琅琊人(讀郎牙,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跟原本是琅邪王的司馬睿是老朋友,東晉帝業其實出自他的深謀遠慮。王導很早就看出中國將亂,便勸司馬睿謀得安東將軍職位,渡江移鎮建鄴(後改名建康),為將來做準備。

王導很清楚,中原必將淪陷,晉室不可複興,唯一的出路是偏安江左,與北方胡族劃江而治。如此,或許還能保住世家大族的既得利益,華夏文明的薪盡火傳。

永嘉元年(307年)九月,司馬睿聽從王導的建議,移鎮建鄴。但司馬睿到建鄴後因沒有名望而並未得到江南民眾的支持,一個多月都沒有任何人拜訪。王導正因此而感到憂慮,此時王導堂兄王敦到建鄴,王導於是與王敦計劃如何提高司馬睿的名望。

次年三月上巳節,王導趁節日的機會要司馬睿出行觀看習俗儀式,其間乘坐肩輿,王導和王敦等有名望的北方士族則在後騎馬跟隨,令司馬睿甚具威嚴。江南士族紀瞻、顧榮等見司馬睿如此陣容,十分驚懼,都在路旁拜見他,王導趁此勸司馬睿與江南士族合作。

司馬睿於是讓王導拜訪賀循和顧榮兩名士族首領,並任命顧榮為安東軍司馬,賀循為內史,後又任命其他士族首領為官。自此司馬睿漸漸得到江南士族的支持,百姓亦歸附。

東晉初年,行政權在王導手裏,軍事權則由王導的堂兄王敦掌握。王導內執朝政,王敦外掌兵符,實際權力絕不在皇室之下,時人都稱:王與馬,共天下。

這就是王導創立的君臣共治模式。

2. 王墩之亂

可惜對於這樣一種政治局麵,滿意的隻有王導,王敦和司馬睿都不滿意。王敦桀驁不馴專橫跋扈,司馬睿則不甘大權旁落,試圖利用他人的力量來鉗製王家,於是他扶持刁協、劉隗來排擠世家,希望能重振皇權。結果是手握重兵鎮守荊州的王敦不想謀反也得謀反。

於是,司馬睿稱帝四年後,永昌元年(322年)的正月,王敦以討伐奸臣的名義反於武昌(今湖北鄂州),理由是刁協、劉隗二人“奸佞諂媚,讒陷忠良,蠱惑聖聽,擾亂朝政”,兵鋒直指建康。並很快攻入建康。世家們集體和稀泥,對王敦采取不抵抗的態度,讓王敦輕易攻破了建康。司馬睿重用的人死的死,降的降,逃亡的逃亡,朝政完全落入王敦之手,本人則幾至皇位不保,並在當年憂憤而死。

王敦能攻占建康,以為全靠的自己的能力,於是便想著再進一步。但這時候他遭到了朝堂中世家的聯合反對—大家一起掌權才是東晉該有的局麵,你王敦不要想獨霸朝堂。

王敦發現自己受到世家的“排擠”,在建康難有作為,便離開了建康回歸了武昌。

當王敦最後想用武力來獲取權力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曾經輕易拿下的建康,卻連門都進不去了。

王敦前後兩次進攻,隻因為少了世家的參與,結局便有了天地之別。

晉元帝死後,繼位的是晉明帝司馬紹。明帝和王敦都磨刀霍霍,必欲置對方於死地。最後,王敦之亂因其病逝而告終。他的勢力被東晉王朝的政府軍剿滅,本人的屍體也被挖出。

王敦反於武昌時,晉元帝司馬睿也針鋒相對地下詔要禦駕親征討伐王敦。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裏外不是人的王導除了待罪宮門也別無選擇。

不少人都替他捏把汗。

司馬睿卻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他接見了王導,並讓他穿上朝服。誠惶誠恐的王導跪下來磕頭謝罪說:亂臣賊子曆代都有,沒想到竟出在臣的家族。

元帝則以最高禮遇回答王導。他光著腳走下禦座,握著王導的手叫著他的字說:茂弘,這是什麽話!朕還要把千裏江山都托付給你呢!

王導渡過了難關。

從此,他成為東晉官場的不倒翁。元帝駕崩後,王導又輔佐了明帝和成帝,是不折不扣的三朝元老。

王導與稍晚於他的謝安都住在建康青溪與秦淮河之間的烏衣巷。烏衣巷是三國時東吳禁軍駐紮的地方,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故此得名。

東晉的高門士族都住在這裏。後來唐人劉禹錫遊南京,曾感慨賦詩: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