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董洪濤:有效藥方180條

(2021-05-19 11:47:32) 下一個

董洪濤:有效藥方180條

2021-05-20  轉自 read88888  私有
 
1、 烏梅冰糖湯
烏梅15克,冰糖30克,黃豆30克
適應症:厥陰病。肝病。麵色略青,麵頰不華,鼻梁高聳,身體細瘦而高長。
2、 回陽飲
製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幹薑10克,肉桂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症:三陰體質,可補充身體的元氣。
3、 降血脂
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山藥15克,丹參20克,薏苡仁20克,生山楂20克,白術10克,澤瀉25克,何首烏15克,車前子15克,桂枝10克。
水煎服,日一劑,連用月餘。
4、 民間治癌驗方
取土雞蛋一個,打開一個小口,放入去頭足四肢的斑蝥一隻,然後於火上燒熟雞蛋。每天吃一隻雞蛋,吃時去掉斑蝥。
5、 保胎止血方子
炙甘草6克,生地9克,阿膠9克(烊),當歸9克,桂枝9克,白芍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水煎服,日一劑,溫服。連服三劑,極效。
6、 中風愈後不複發方
防風,獨活,秦艽,生黃芪,白芍,黨參,茯神,白術,川芎,山茱萸,山藥,肉桂,厚樸,升麻,丹參,水牛角,五加皮,防已,牛膝,石斛,地骨皮,生甘草各60克,麻黃,製附片,遠誌,橘皮各45克,生薑30克,菊花45克,薏苡仁120克,生石膏90
上藥共研粗粉,每次60克,紗布包,加天門冬5克,麥門冬5克,生地10克。水煎服,日服一次即可。
7、 四逆湯
製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幹薑10克
水煎,分兩次或三次溫服。
適應症:幫助身體補充元氣。增強機體陽氣,加強防病保健作用。
製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症:年過六十歲者。保健康,預防慢性病,有病的可扶助陽氣以治療疾病。
8、 四逆湯加味
製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幹薑10克,烏梅10克,冰糖30克,生龍骨20克,生牡蠣20克
水煎服,日服兩次。
適應症:冬至之時開始,一直服到立春為止。此方助陽氣升發。
9、 引陽氣下歸丹田方
製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幹薑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白芍20克,山茱萸30克,黃豆1把
水煎服,日服兩次。
適應症:高血壓等陽氣過升不降之人。從夏至一直服到立秋之時。
10、感冒方
桂枝湯
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薑5片,炙甘草20克,紅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
麻黃湯
麻黃2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打碎),炙甘草2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空腹時服用。
大青龍湯
麻黃20克,杏仁20克(打碎),石膏3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生薑5片,大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汗出。
葛根湯
葛根30克,麻黃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薑5片,炙甘草20克,大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微汗出。
小青龍湯
麻黃20克,白芍20克,幹薑20克,桂枝20克,五味子20克,炙甘草20克,法半夏20克,細辛10克(後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有汗。
麻黃桂枝各半湯
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黃10克,生薑5片,炙甘草10克,大棗4枚(切),杏仁10克(打碎)。
每服藥加五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家腹喝一碗,服後會有汗。
小柴胡湯
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黃芩15克,黨參15克,生薑3片,大棗10枚(切),炙甘草1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早晚餐前空腹時各喝一碗。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20克,細辛20克,後下,製附片2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早晚餐前空腹時喝一碗。
11、虛人感冒
小柴胡湯合桂枝湯
柴胡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黃芩12克,法半夏15克,生薑3片,大棗6枚(切),炙甘草10克,黨參15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微汗。
玉屏風散
防風30克,生黃芪60克,白術60克。
一服,共研成極細末,每日2次,每次6克,開水送服。
參蘇飲
蘇葉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殼10克,生薑3片,大棗5枚(切),黨參10克,木香10克,葛根10克。
水煎服,日一劑,分三次服。
12、中風
急性期
生半夏15克(打),生南星15克(打),生附子15克(打),木香10克,蜂蜜150克,三七10克,桃仁10克(打),生薑30克(切),紅花10克,全瓜蔞10克,薤白10克,黃酒30毫升,石菖蒲30克。
水煎服,日一劑。同時每天用麝香0.5克,分兩次用藥液衝服。一服藥煎兩次合一起,分三次喂下。
恢複期:續命煮散
麻黃45克,川芎45克,獨活45克,防已45克,生甘草45克,杏仁45克,肉桂30克,生附子30克,茯苓30克,升麻30克,細辛30克,紅參30克,防風30克,生石膏75克,白術60克。
上藥共研細末,每天取14克,紗布包,加生薑50克,再加1000毫升水,煮成500毫升,分3次服。日日不斷,至少連服十日。
恢複期:培元固本散加減方
三七10克,琥珀10克,細辛10克,五靈脂10克,水蛭10克,全蟲10克,蜈蚣2條,地鱉蟲10克,血蠍10克。
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次5克,溫水衝服,日兩次。
13、肝鬱脾虛方
先用炮薑2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
五服後,用製附片20克,幹薑2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服至病好為止。
適應症:女性月經病、更年期綜合症等。
14、使人聰明方:孔聖枕中丹
九節菖蒲30克,炙龜板30克,遠誌30克,生龍骨30克
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次取3克,用黃酒衝服,學生可以溫水衝服,日三次。作湯劑時,龜板和龍骨可各用15-30克(先煎),其他兩味可各用10克左右。並可隨症加味。
15、便秘方
肉蓯蓉10克,當歸40克,製附片50克,厚樸40克,枳實20克,生大黃20克,炒萊菔子90克,桃仁10克,陳皮20克,柏子仁10克,杏仁10克,火麻仁10克,黨參30克,升麻10克,幹薑10克,生甘草10克,細辛10克,烏梅20克,芒銷20克,白術40克
上藥一料,共研粗末,每次取20克,加生薑3片,水煎服。隻煎一次即可,分兩次服。並常服附子理中丸以扶脾氣。
適應症:便秘、降血脂、降血壓。無便秘的可減少生大黃和芒硝用量。
16、痛經方
小茴香15克,炮薑30克,元胡30克,五靈脂60克,川芎60克,蒲黃90克,肉桂30克,赤芍60克,丹參90克,製附子30克,香附60克,當歸90克,益母草90克
上藥共研粗末,每次取50克,加米酒100毫升,水適量煎服,日兩次。經前一周開始服藥至經來停藥。下個周期亦如此。
17、不孕不育藥酒 
生黃芪15克,黨參15克,當歸9克,枸杞15克,川芎9克,白菊花9克,女貞子9克,仙靈脾9克,首烏9克,熟地9構,牛膝9克,杜仲9克,巴戟天9克,鎖陽9克,製附片9克,茯苓9克,肉蓯蓉9克,木瓜9克,桑螵蛸9克,白術9克,黃精30克,桂圓肉30克,紅棗120克,黑棗120克,遠誌9克。
用法:米酒10斤,浸10天後開始服用。每次一小杯,日兩次。夫妻同服。
18、溫經湯
是治療女子不孕的一個非常實用的方子。可溫暖子宮,治宮寒不孕,月經後期,經量偏少為主要適應症。
吳茱萸5克(開水衝洗七次),紅參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阿膠10克(烊),生半夏10克(開水衝洗七次),生薑3片,麥冬12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白芍12克,丹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分三次服。必須在行經期服藥,三五劑後,經淨而止,以後每月皆如此照服。
19、排毒散
川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茯苓30克,當歸30克,肉桂30克,白芍30克,生半夏30克(先開水衝洗7次,再曬幹備用),陳皮60克,枳殼60克(炒),麻黃60克,蒼術240克,幹薑40克(炒),桔梗120克,厚樸40克,生附子30克。
用法:肉桂、枳殼另研粗末,其他藥物共為粗末,用慢火炒一遍,等藥粉的顏色稍變化即可出鍋。冷後加入肉桂、枳殼末拌勻。每次取20克,用紗布包好,加生薑3片,加1000毫升涼水,慢火煎成400毫升。日服2次,早晚飯後各服一次。
適應症:排出陽明表裏的毒素。祛濕濁,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預防中風以心腦血管疾病。有解表、溫中、除濕、祛痰、消痞、調經功效。氣候變化比較大時,周圍有人感冒時,先服此方預防。
外感風寒或內傷生冷,胃中積冷,痰濕內停,氣機不暢,出現發熱無汗,頭痛身痛,畏寒畏風,項背拘緊,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婦女月經不調、氣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經、經來乳脹、頭痛身重等症狀都可服之。
20、冬天補腎膏方
開路藥
黨參20克,白術15克,炙甘草10克,肉豆蔻10克(打),砂仁10克(打,後),生山楂30克,神曲30克,炒麥芽30克,木香10克,生薑5片,陳皮10克。
用法:五服,水煎服,日一劑。吃完後胃口大開,即服膏方。
膏方:
黃芪150克,黨參125克,仙茅100克,鎖陽75克,桑寄生75克,白術150克,牛膝75克,製附片12克,肉桂45克,杜仲75克,狗脊75克,核桃(打碎)75克,覆盆子75克,菟絲子75克,五味子45克,仙靈脾75克,蛇床子75克,韭菜子60克,川續斷75克,桑螵蛸75克,製香附75克,沉香30克,當歸75克,陳皮75克,女貞子75克,枸杞子75克,炒穀芽120克,生龍骨120克,炒麥芽120克,神曲120克,川芎75克,桂枝60克,吳茱萸25克,薏以仁120克,金櫻子75克,芡實75克,麥冬120克,玉竹180克,生牡蠣120克,龜板100克,鹿茸25克。
做法、用法、禁忌見書。
21、九火湯(因天氣變化而服保健方)
烏梅10克,冰糖20克,黑豆10克,黃豆10克,綠豆10克,紅小豆10克,白扁豆10克,薏以仁10克,白豆蔻5克,杏仁10克。
水煎服,日一劑。多加水,久煮成稀粥。
適應症:暑月三伏常服方。也可熱極則木氣疏泄失根,易致嘔吐、惡心、食欲下降,小便不利,神昏而中暑等症狀時服用。
22、加味麻黃湯(夏季當熱反寒之保健方、夏季感冒風寒之方)
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麻黃10克,生薑30片(切),大棗10枚(切),白扁豆10克,製附片10克,杏仁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症:預防夏季天熱而突然變冷而生病。
禁忌:感受濕邪或熱邪,舌苔黃厚,高熱不退,則此方萬萬不可濫用。
23、烏梅固本湯(冬季打雷或大風或起霧或天暖之保健方)
烏梅15克,黑豆20克,綠豆20克,黃豆2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
三服,水煎服,日一劑。
24、膽固醇偏高
生山楂20克,葛根20克,決明子30克。
如有寒證,加製附片10克,幹薑10克,桂枝15克。可扶陽而不傷正。
水煎服,日一劑。服用一月餘。
25、附子中毒解毒方
能解附子毒的中藥包括甘草、蜂蜜、綠豆、防風等。
○溫水衝服兩小勺蜂蜜,數分鍾至3小時內即可化解。
○李可解毒方,可任選其一
生大黃30克,防風30克,黑豆30克,甘草30克,蜂蜜150克,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克。
竹葉30克,水煎兩次,合在一起,濃縮成200毫升,放涼服下。
生薑15克,甘草15克,金銀花15克,水煎兩次,合在一起,每6小時服一次。兩次服完。
有人用此方搶救生川烏中毒,12小時完全恢複。中毒輕症直接衝服蜂蜜水。
26、當歸羊肉生薑湯
羊肉100克,當歸10克,生薑15克。
適應症:適合於各種虛寒性體質的人群。是標準的補陽滋陰好方子。
27、肩周炎
生薑100克,桑枝50克,透骨草20克,鹿角膠20克,桂枝30克,水煎服。
薑及汁裝入紗袋,敷於患處,臨睡前敷止,每次7-10小時。
28、地瓜保健方
○地瓜、糯米、芡實。扶助陽氣,促進腎髒氣化,減少夜尿。
○地瓜300克,蘋果300克,蜂蜜50克。少許水慢煮。斷奶後的嬰兒可經常服用。
29、蔥豉湯
大蔥白4根,帶根須更好,淡豆豉30克,生薑10片,黃酒30毫升。
用法:蔥白、淡豆豉及生薑加水500毫升煎沸再入黃酒一二沸即可。
適應症:發散風寒,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症。
30、神仙粥
大蔥白4根,高粱米100克,生薑10片,白糖適量,食醋少許。
用法:米與生薑煮至米熟,再加蔥白、白糖煮十餘分鍾,入食醋稍煮即可。
適應症:解表散寒,和胃補中。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身熱無汗,麵目浮腫,消化不良等症。
風寒、風熱感冒都可用此粥。高粱米可用大米或小米代替。

31、腎炎方

蘑菇100克,大蔥白4根。
煮至蘑菇熟透,吃蘑菇喝湯。可以溫通腎陽,是腎炎的有效食療方。
經常吃這個食療還可以預防老年性癡呆。
32、和胃補虛的食療方
蔥白5根,大棗20枚,白糖適量。
適應症:和胃安神,可治療心氣虛弱所致的失眠多夢,胸中煩悶,體虛乏力,健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33、治療胃脘痛的方子
大蔥白20根,帶根須更好,新鮮橘皮200克,小米兩把,白酒30毫升。加水適量一起煮至水熟,喝湯即可,能快速溫胃止痛。
34. 常服西藥的人停服西藥後,用200克炙甘草,水煎服,日一劑,先服一兩天,把西藥的毒素可中和一部分。(再用中藥。)
35.素體陽氣不足,或者因病陽虛,或者久耗真陽之體,均可以小劑量四逆湯常服。
36.附子理中丸是非常有效的治療肥胖處方。
37.首烏片對降低血脂效果明顯。
38.腫瘤病人放化療之後,可以服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加附子黃芪,都會有極好的效果。
39.三陰體質的人可以經常灸關元、足三裏、中脘等穴位,可扶足正氣,防病於未然。或服用四逆湯、附子湯、或附子理中丸等。
40.按摩一下肝經諸穴,特別是太衝、陰包、期門等穴,對疏通肝經氣血十分有益。
41.芍藥甘草湯可止痛。
42.降壓——一般取四關、鼻尖的素髎、曲池、足三裏、風池等穴
43.頸椎病——一般常用葛根湯,或者麻黃加葛根湯。其中要重用葛根至少到30克以上。
44.感冒——1服神仙粥;2拔罐;3針刺合穀、大椎等穴;4蔥豉湯。
45.妊娠反應——取內關、足三裏、印堂、攢竹等穴,一般一兩次即愈。病症比較重的,還可以刺絡風府、啞門諸穴加強止嘔效果。
46.艾灸傷口局部,可以極大地加快傷口的愈合時間,並且能不留傷口愈後的瘙癢不適。
47.陽虛型高血壓灸關元和中脘有奇效。
48.溫經湯是治療女子不孕的一個非常實用的方子。
49.食欲不振,飯量很小,身體瘦弱:手指縫的四縫穴,用三棱針刺一下,擠出一兩滴透明的液體即可,往往針一次即有效。一周一次,三五次就可以了。
50.一醫案中患者右腿關節突然疼痛不能彎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熟地,二劑而愈。
52.帶狀皰疹:取紅蓖麻葉搗爛炒熱外敷百會。
53.急性哮喘發作,取三個耳穴針刺。針入即止。
54.溫中止嘔降氣通腸:蘿卜籽加生薑數片,煎水喝之。
55.排病反應出疹子桂枝湯加三七。
56.針灸止頭痛:刺合穀、曲池,或配合刺絡放血法。
57.白蘿卜煎湯可治傷風感冒。
58.黃連、沒藥、白芍、白頭翁等的酒浸或水浸液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59.四關:合穀與太衝。
適應症:1、各種痛症;2、各種精神疾患;3、失眠;4、鬱證。
四關是調整左右氣機升降平衡的。
60.百會穴。
適應症:補陽,潛陽入陰,降陽,升陽,祛風散邪。百會穴可配合足三裏或昆侖,使亢陽下降。如精神病,失眠,高血壓,中風等。
61.關格症
格症上不通,不能進食;關症下不通,不能大便。所謂天氣不降,地氣不升,內關外格,上下不通所致。六腑以通為順,腸氣不通,不通則痛。
62.服藥後汗從手心腳兒透出,是陽氣漸旺,有祛邪外出之象。汗出是陽氣通暢的一個標誌。
63.以知為度:
知就是病人服藥後的感覺。可以是舌尖微麻,或是汗出,或痛減,或感覺通體舒服。
64.腎四味:枸杞子,酒泡菟絲子,鹽炒補骨脂,仙靈脾。
65.灸:灸法是回陽助陽補陽的最好的一個方法。從每個月來說,月初的八天最好。夏秋之交,一年之中唯此時節是灸關元最好時機。灸關元可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使元氣充足,虛損可複,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養少陰潛藏之陽氣。
秋天是保健灸的好時節。秋分時節可灸足三裏以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
灸後忌喝茶至少一日。
不應時的用灸,則可能耗陽傷陰。
春天就可以開始用灸。春分時了灸曲池還可以預防紅眼病
對於久病患者,最好足三裏,關元,能有灸瘡,可以永保健康。
66.凡各種過敏病患,如各種皮膚病、哮喘、感冒者,皆當忌喝牛奶。
67.蘿卜

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還有順應身體適應自然變化的妙用。

白蘿卜煎湯可治傷風感冒。
蘿卜、生薑、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
煤氣中毒頭暈、惡心,服白蘿卜汁。
白蘿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
68.生薑
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
生薑吃法
1、 晨起含水量薑片;
2、喝生薑大棗湯(生薑大棗紅糖);
3、生薑粥(生薑大棗大米);
4、生薑紅糖雞蛋湯(生薑紅糖雞蛋)。
69.霧霾天氣當如何保護自己呢?一則忌戶外鍛煉,忌盲目運動;二則霧霾屬寒濕邪氣,自呼吸而入,最易傷損肺陽,故需溫養,適當加衣以避免受寒;三則試服溫運肺陽、兼化寒濕諸方,以改善體質,預防疾病。我琢磨可用細辛、五味子、幹薑、麥冬、百合、萊菔子之屬。若有咳嗽不適,又可加枳殼,桔梗以升降肺氣。
70.有些小兒莫名其妙出現麵紅身癢,或見濕疹,或見癢疹,哭鬧不休。大人亦時見此病。按中醫之理,陽氣自下發動,溫煦周身。若中氣不足,則陽氣浮於皮下而成此症。此時需補中氣,斂浮火,則紅癢自去。切不可因見癢而濫用涼藥,傷損中陽,反成禍害。民國大醫彭子益提出用冰糖糯米粥治療,最適合小兒,良效。
71.工作室病例:處方為竹茹15,枳實15,陳皮10,茯苓30,薑半夏30,生薑三片,大棗30切,黃連6,厚樸15,蘇葉15後下五付。而這孩子隻吃了三付,情緒穩定,厚膩舌苔不見,更驚喜的是沒有任何胡臭味道了,其家人更是稱讚不已。治病時若往往是被西醫名詞牽著的,而今董博又一次證實了,中醫整體辯證的重要性。
72.農曆十月居於十二地支之亥位。其時為入冬,其地屬北西,其星為勾陳,其氣則斂藏。應之於人,則需適合天地以養陽氣之深藏。亥時需補,其湯為勾陳湯。其方:人參、甘草、幹薑、白術。按此理推之,則亥前為紫宮,應於戌,為九月,其氣重,其方紫宮湯;亥後為玄武,應於子,為十一月,其氣滲,其方真武湯。
73.奧地利.董紅梅:小兒風寒感冒後幹咳,配合一些食療方子,屢試屢效。家中小女十歲每逢風寒幹咳,服下即效。家中有小孩的父母不防一試。鍋中放麻油一調匙加熱,切三四片生薑,剁成碎末,雞蛋一枚同時放進鍋中,翻炒,趁熱給小兒吃下。早餐服一次,睡前服一次。
74.痛經,正痛時可針刺十七椎下,其穴在第五腰椎脊突下凹陷中,往往可針入痛止;若效果不顯,加針三陰交及承漿,亦可收止痛之功。若月經尚未到而痛尚未發作,可及時根據體質、病情服些湯藥,亦可預防發作。可用之方甚多,亦可以小柴胡湯為主方,隨症加入活血理氣諸品。
75.臨床多見痛經患者,不少人會因身邊朋友亦有痛經則誤認為痛經是正常現象而不去醫治。若痛經甚則可能有子宮肌瘤,或腺肌症,或囊腫等病。中醫治療多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為主。有人服中藥後會出現月經量多,排血塊正常現象,亦有量大,且現崩漏之象。可用傅青主老婦血崩湯當歸,生黃芪,桑葉,三七養血
76.深秋時節,蘿卜上市。蘿卜既是時令果蔬,吃起來又爽口,如吃水果。且蘿卜能養生治病:吃油膩肥厚食物時吃點蘿卜,可化氣行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痛風患者多屬濕熱痰濁內滯,蘿卜最利降濁;腹脹、便秘吃蘿卜能行氣通便;若有上火咽痛、咽幹、眼紅、耳鳴、頭暈、痘痘等症,吃蘿卜可降上浮之火。
77.日近深秋,正蘿卜上市時節。蘿卜最助養生,其皮深綠而肉呈嫩綠色,口感甜脆多汁,帶皮吃有微辣。山東人喜歡生吃蘿卜,當成水果一樣吃。經常食用蘿卜可降氣祛痰,清熱解毒,排濁通便,健脾助消化,能降低血壓、血糖、血脂。山東有這樣的諺語:吃蘿卜喝茶,氣的大夫滿街爬,形象地道出了蘿卜的醫用效果。
78.大椎是一個常用且實效的穴位。穴居督脈,統領諸陽,為督脈與手足三陽之會,主一身之表。約而言之,其功有五,一則溫陽解表以治感冒、發燒、咳喘;二則溫經通絡以止肩臂諸痛;三則開竅安神以定痙厥;四則調和營衛以治虛人反複生病;五則固陽固脫以救厥逆。是為強壯穴,可針可灸,陽氣宣通則無病不治。
79.古人雲:大椎療五勞七傷,風勞食氣。我自己體會,若是感冒發燒,馬上取大椎穴艾灸,使周身溫暖,一身汗出,而感冒即霍然若失。不論大人小兒若見高燒,都可則配合艾灸身柱穴,效果更好。凡身體虛弱,稍受風寒即感冒,都屬虛人,因其營衛不固,表虛而邪氣易侵。改善體質是治本之道,其法即可常灸大椎穴。
80.定誌小丸治憂愁不開心,健忘、眩暈(晨輕夜重)、失眠。與聰明散相比,去龍龜加苓參,是去潛陽而加四君,脾經有支脈入心中,此補脾以養心。後人變化其方:遠誌75、益智仁12、菖蒲12,研細末,每次3克,米酒衝服,日三次,連服百日。治心煩、失眠、煩躁不安,或睡眠太多,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健忘等。
81.定誌小丸為孫思邈之方,治心氣不定,五髒不足,驚悸,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善忘,朝瘥暮劇,或暮差朝發,狂眩。其方:石菖蒲、遠誌各20克,茯苓、黨參各30克,研極細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散服亦佳。《審視瑤函》用此方治近視。我臨證以此方為主,加減化裁,改為煎劑,治失眠效果好。

82.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亦隨之下降,有的表現心神不寧,做事不能集中精神,失眠,甚則有人表現前一秒聽到,後一秒即忘。說明心氣不足,當養心補心。董師曾在《選擇中醫》提到用孔聖枕中丹,別名聰明散。近日董師加以改進取名定誌小丸,藥為黨參,茯苓,遠誌,石菖蒲水煎服,具有補心氣,安神,益智之功。

83.疣子或因風邪搏於肌膚而生,或因肝虛血燥、筋氣不榮所致。其好發於手背、指背、頭麵以及頸項、背等部位。初則小如粟粒,漸至大若黃豆,突出皮表。可用外治法治療此病。一方:把生南星研成極細粉末,稍加白醋調成糊狀,塗於患處;二方:新鮮蒲公英葉絞汁外塗患處。亦可局部圍針,針尖透過疣底部,有效。
84.中藥離我們並不遠,有時就在我們的生活裏。比如,我所住的小區裏種著不少棕櫚樹,其棕皮纖維燒成炭即是棕櫚炭,有收斂止血之功;南寧大街上處處是榕樹,榕樹須能治風濕骨痛、咽喉腫痛;荔枝好吃,其核卻是不可多得的治療睾丸腫痛的良藥。如此等等,不可勝數,在中醫人的眼中,皆可隨手取用,而收良效。
85.醫聖張仲景說:“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小柴胡湯主之。”這段話形象深刻地描述了女性月經期的生理與病理狀態。後人根據仲景的這段描述,用小柴胡湯化裁治療各種與月經期相關的疾病,多收到良好效果。我的經驗是,大凡到月經期即感冒發作的女性,於經前連服七天小柴胡湯,極效。
86.生活中無處不能用中醫,有時隨手一兩味中藥,亦可收良效。曾與朋友晚上在我工作室喝茶,見其頻咳,聲高,有痰。即取藥房裏的海蛤殼百餘克,開水泡代茶飲,其咳竟立減。海蛤殼味鹹,能清肺熱、化熱痰、調氣機,治此熱邪痰結氣閉之證,可收即時之效。我聞艾煙即易咽癢咽幹,自用藤茶開水泡代茶飲,立效。
87.有人從小便秘,數十年不解。若要預防大病,最需及時通便。通便中藥極多,不隻有大黃、芒硝等攻下猛烈之品,還有火麻仁、柏子仁等緩下之藥。如何選方用藥,需辨識年齡、體質與虛實,靈活掌握。比如老人便秘,隻用蘇葉、枇杷葉輕靈宣肺之品,即有提壺揭蓋之妙用;而中年腹大酒多之人,大柴胡湯最有良效。
88.平時無病之人,若要養生,一定要保證大便通暢。每天至少排出一次,且不硬。若欲保持大便通暢,一則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二則經常吃些仁類、籽類食物,如花生、核桃仁、瓜子等,多含油質,能利大便。蘿卜下氣,常吃能通腑利便;三則便秘者常自上而下按揉腹部,有利排便;四則便秘需早治,中藥或針灸都效。
89.中風病人一定要重視大便是否通暢。按中醫理論,飲食中的精微被脾運化後,濁氣自腸而排出。若便秘,則濁毒內鬱,上攻於腦,影響神明,為患極烈。中風患者腎本虛於上,高風飄搖於上,若陽明不降,濁毒上攻,最易導致病情纏綿難愈。若已經有中風後遺症,平時可用萊菔子15克,煎水代茶飲,有清降陽明之功。
90.我曾診治一女病人,其百會穴能摸到一個略可容指的凹陷,表現為頭暈、頭頂冷痛,此為典型的吳茱萸湯證。肝經循行上達巔頂,若肝經虛寒,陽氣不充,則陰寒收引,甚至能導致頭骨凹陷。我常用此用量:吳茱萸15克,黨參30克,生薑15克(切片),大棗30克(切開),水煎服。亦用治療中寒腹痛、嘔吐效果極佳。
91.不少年輕人平時工作壓力大,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易發脾氣,稍受刺激即不能控製情緒,眠差,舌邊尖紅,麵色青白萎黃。我認為此屬肝旺脾弱,火擾心神,常用小柴胡湯合梔子厚樸湯加味,效果滿意。其方:柴胡20,黃芩15,薑半夏30,黨參30,生薑五片,大棗15,生甘草10,梔子15,枳實15,厚樸15,黃連15。
92.小兒厭食,有虛有實。若見煩躁、易發脾氣、好動、易驚、體瘦、大便幹硬、睡眠不安等,是屬肝旺脾弱,胃失潤降。我喜用餘國俊的舒肝滋胃湯:柴胡10,黃芩6,天花粉10,白芍12,枳實10,烏梅10,虎杖12,黃連3,連翹10,沙參12,冰糖15。水煎服,自覺效果滿意。亦有脾胃氣陰兩虛者,則需另方調理。
93.曾治某孕婦已孕4個多月,半夜忽發右側腹疼痛難忍,一夜未能入睡。晨起去醫院檢查,未見異常。病人怕服西藥,要求中醫治療。處方:金銀花100克,煎水1碗;地榆30克,薏苡仁15克,用水5碗,煎成1碗。把2碗藥液混合,上午服一半,睡前服一半,盡劑而愈。足月產一胖兒。對於孕婦諸症亦可用針灸,多可速效。
94.不少人過完長假後出現精神不適,表現為:上班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焦慮不安與效率不佳,進而導致憂鬱、焦慮等症狀。有些人會出現腸胃機能障礙(食欲減退、肚子不舒服)、頭暈、酸痛、失眠等問題。此類患者多屬小柴胡湯證:柴胡15,薑半夏30,生甘草10,大棗30切開,生薑五片,黃芩15,黨參10。
95.經常聞及父母述其小兒脾氣大,喜哭喜鬧,甚則飯不香,便秘,甚是苦了帶小兒之人,但苦之餘想想何因?是否對小兒寵溺交加或常期給小兒服消食開胃藥?久則脾失健運發為此症,中醫辯為肝旺脾弱,當疏肝健脾,滋胃降逆。董博喜用餘國俊舒肝滋胃方連梅丸加減,且配合決明子30炒香,冰糖30,泡開水代茶服用。
96.近日診治一小兒,反複感冒,其母親認為體虛,一直給以人參、燕窩等補品及各種保健品。需知小兒養生,在於保持“三分饑與寒”,讓小兒吃虛損病人才能服的補品,隻會導致越補越虛,越補病越纏綿。年輕的媽媽要注意:小兒最忌濫補。平時清淡飲食,調理一下腸胃,並吃幾付柴胡桂枝湯,漸可恢複其營衛平衡。
97.數年前朋友媽媽做了膽囊結石手術,術後總有脅痛,醫生檢查未見異常,認為有精神問題,甚至其家人亦認為病人因精神緊張而痛。朋友來信問中醫是否有辦法。我處以四逆散加金鈴子散:柴胡、枳實、白芍、生甘草、川楝子、元胡各10克,結果一劑即效,三劑而諸痛霍然若失。術後留瘀,氣滯作痛,此方因此神效。
98.因每天工作時需反複與病人交流並解釋病情,經常覺得口幹舌燥,且說話無力。我自擬一藥方,作為平時保健之用,自覺效果滿意,願與大家分享。其方:藤茶一小撮,烏梅兩粒,開水泡代茶飲。烏梅味酸,能養陰津,並收斂肺氣,古時說書之人每於休息時即閉口含烏梅一粒,可保肺氣不虛。藤茶回甘,有利咽之功。
99.我常用烏梅兩粒、藤茶一小攝,開水泡代茶飲,便於說話多時能保持肺氣充足,咽喉不幹。此方亦可用於教師、演講者等需持續說話的網友,另外平時若覺咽幹口燥,亦可用此方緩解不適。治療咽部不適,或用胖大海代茶飲,或用桔梗、生甘草煎湯服,或用訶子口含生津,其各有適應症。但若欲收斂肺氣,烏梅最好。
100.朋友父親因高血壓而突然中風,症見眩暈、左側肢體活動略差,伴周身多處動脈粥樣硬化。診脈辨證,處以小續命湯、張大昌朱雀湯加味,以及水蛭三七散。病人以此三方交替服藥數月,諸多不適皆霍然若失。自述越服越舒暢,就一直不停地服了下去。一般來說我主張效必更方。但若病重藥輕,緩緩圖攻,亦可久服。
101.某病人患鼻炎十餘年,反複治療未效。自述某西醫建議手術,並說手術也不包好。病人因此而心灰意冷。觀其麵相,呈悲觀麵容。查其脈,右寸沉軟。此中氣不升,土虛而金弱,脾虛而鼻竅不通。處以補中益氣湯合千金葦莖湯,合蒼耳子散,再合玉屏風散加減。鼻炎纏綿難愈,若能對證施方,配合針灸,多能速效。
102.古人助產方:用於胎前產後,腰胯疼痛。胎前數服,胎滑易產;產後數服,能去敗血。產後可代生化湯。我建議初產婦多可服之,以助產滑胎而減少疼痛。白芍6,川芎4,枳殼4,陳皮5,莪術3,香附6,大腹皮6,當歸6,蘇梗4,炙甘草3,米酒30ml,陳醋10ml,生薑三片,大蔥白三根。空腹服,並忌油膩生冷飲食。
103.臨床處方是需要靈機的。有時百思不得其解,有時卻如曇花一現般神機靈動。我的一位學生的母親體瘦、易饑,食則腹脹,診為充血性胃竇炎。未服西藥,學生自擬一藥方,讓我斟酌。我說:不需如此複雜,隻用平胃散即可。三劑而愈。現再思此證此方,仍覺有如神來之筆。平素閑玩中醫,百般思悟,時能福至心靈。
104.該女學生其弟媳,曾患胃痛,餓則加重,稍食亦脹痛,自去做胃鏡,診為多發性胃潰瘍。曾疊進半夏瀉心湯、丹參飲、小建中湯,皆乏效。因思我曾建議用平胃散治其母親胃脹痛神效,因處此方,五劑而愈。平胃散能燥濕健脾,消脹散滿。古人說它是“治脾聖藥”。後世諸多運脾健胃方劑多從此方擴展演變而來。
105.去年曾為某孕婦擬一首助產方,後聽聞該孕婦屬頭胎,平時極端怕痛,且小兒胎位不正,呈坐位,經某醫手法複位後,隻服一劑,竟然順利順產成功。其方:生地15,川芎10,當歸30,黨參15,白術30,茯苓10,枳殼10,白芍30,炙甘草30。於感覺欲生產時,或生產不暢時服用。提供此方,希望更多的孕婦選擇順產。
106.臨證用方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對症對病選方,比如前額痛用選奇湯、膽囊炎用大柴胡湯、腸梗阻用承氣湯等;另一種是對證用方,比如吳茱萸湯治虛寒性痛經、葛根芩連湯治濕熱型糖尿病、茵陳蒿湯治濕熱內滯的崩漏等。這兩種用方思路都有針對性,且都有良效。因此,從事中醫臨床需重視辨病、辨證兩種用方思路。
107.小兒肝旺脾虛,最大的表現是厭食,伴有煩躁、易怒、哭鬧、睡眠不安、便秘、漸瘦、精神不振、麵色青白等。需舒肝扶脾,滋胃降逆,則諸症自消。其方,可考慮用四逆散、小柴胡湯、連梅湯,為辛苦酸甘之法,辛以散肝之鬱,苦以瀉心之火,酸以斂肝之陰,甘以養胃之津,多可速效。若配合挑刺四縫穴亦有良效。
108.小兒最容易出現肝旺脾虛。因此,不能隻用健脾養胃、運化消食諸方,還要考慮疏泄一下肝鬱。可在方中加四逆散,再加烏梅、黃連,烏梅與黃連相合,有酸苦泄熱之效,可緩解肝旺化火之征。脾氣虛可用四君,或者用七味白術散,或者六和湯,都可隨證選用。諸藥合以冰糖,則酸甘化陰,能防肝火傷陰之弊。
109.今日居然遇到好幾個需要用大柴胡湯的病人,其表現或上腹部按之滿痛;或便秘、口苦;或心口窩痞硬而吐。其病情或高血脂,或高血壓,或肥胖,或膽結石、或胰腺炎,或膽汁返流性胃炎,但見其證屬少陽陽明,則一概用此方,根據症狀加味化裁。我用大柴胡湯,以大便通暢為度,不必過泄。若過泄停藥即可緩解。
110.失眠其病機:陽不入陰,火浮於上,幹擾神明。可考慮用《黃帝內經》提供的半夏秫米湯,凡因邪實而致失眠,都可與此方配合,能提高療效。其方:薑半夏60克,高粱米60克,水煎,於睡前溫服。南方可用薏苡仁代替高粱米,亦有良效。再者:百合、蘇葉、夏枯草、夜交藤,此四藥皆有引陽入陰之性,治失眠良效。
111.蒼術為臨床常用的一味中藥,其甘溫辛烈,最能燥胃強脾,升發胃中陽氣,又能總解痰火氣血濕食六鬱,消腫滿、辟惡氣,其功極多。古人有用蒼術浸水後去渣浸曲釀酒,能治諸般風濕瘡、腳氣下重。若圖省事,亦可直接用蒼術泡酒飲之,當能治療中風痿痹、關節腫痛、肢體活動不利諸症。唯需脾虛濕滯者用之方佳。
112.治大病重症,需考慮用仲景原量,往往療效顯著。數年前曾治朋友奶奶劇烈腹痛,麵如紅妝,煩躁,胸口煩悶,診為急性胰腺炎。生地250克,生大黃20克,炙甘草30克,大棗20枚(切),柴胡10克,黃芩10克,木香30克,萊菔子10克,枳實10克。藥後病人自述:胸口咕咕跳動,隨即豁然通暢,一劑而諸症霍然若失。
113.某三歲女孩每天上午八點至十點半發燒,服強的鬆則退燒,不服則下午四五點又發作,持續半年。目前強的鬆已服至200餘片,漸而出現全身長黑毛,後背尤其嚴重,幾成猴子。病人家屬說本來皮膚白皙,現卻麵色晦暗,精神不振。此邪正交爭於少陽,上午陽氣升發,與邪交爭,發為高燒。暫且處以柴胡桂枝湯加味。
114.今日得知病人服藥數付而發燒消失,再未複發。病家感歎:半年來反複用西藥,吃得孩子都快不行了,還不如吃幾付中藥,效果如此迅速。其方:柴胡30,黃芩20,薑半夏30,黨參15,生薑3片,大棗30切,生甘草10,桂枝20,白芍20,生石膏50,羌活10,白芷10,後下。三付。因頸硬,加葛根15克。與諸同道分享。
115.有人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病越來越高發,對於此類病症有什麽飲食調理建議?除適當運動、飲食清淡、保持心情舒暢之外,我推薦此類病患都可常服葛根。可以用葛根泡酒服(我在微博裏已經推薦過),不能喝酒的則可以用葛根代茶飲,或者,葛根打粉衝服亦好。葛根清降體內脂濁,是養生佳品。
116.昨日急診一女病人,素體脾胃虛弱,因吃火鍋小龍蝦引起腹部絞痛,痛不可忍。病人相信中醫,不肯去掛水。此食濁邪熱內滯,胃腸降濁失司,大便閉滯而作痛。急針尺澤、委中、足三裏、中脘諸穴,其痛稍減,再處方:赤芍10,紅藤30,桃仁10(打),薏苡仁30,冬瓜仁30,敗醬草30,白芍10,盡劑而痛愈。
117.數天前一病人帶著兩歲的兒子來診感冒,自述懷此兒時陰道出血,電話求助。當時我給了一個處方,服三付而諸症盡去,足月順產,母子平安。此方源自黃元禦,因未能麵診,故試用此方保胎,未成想竟收如此卓效。其方:炙甘草6、生地9、阿膠9(烊)、當歸9、桂枝9、白芍9、茯苓9、丹皮9。水煎溫服,日一劑。此方源自黃元禦,我臨床試用數例,原方原量不加減,治療懷孕後突然陰道流血,皆取得神奇的效果。前幾天朋友妹妹懷孕40天時出現陰道出血,急求方,我也是開以此方,服兩付後流血消失。此方有養胎止血之功,且方效平和,不傷正氣。對於不便於去醫院急診的病友在萬不得已時都可試服一兩付,當有顯效。
118.朋友前段時間說逢下雨天就想哭,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試開方子:炙甘草30克,小麥100克,大棗50克(切),3付。今日見麵聊天,朋友說隻吃了一付,竟然好了。並說這方子太奇怪,根本不象藥方,甜甜的,好喝。此方源自仲景,用來治療“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有其症用其方,神效如此。
119.有些病症是可以用通治方的,比如:小兒反複感冒體質,則都可用柴胡桂枝湯調理;煩躁,都可用梔子厚樸湯;經閉或更年期月經失調都可試用溫經湯,如此等等,幾乎不用辨證,都可取得不錯效果。由此,我在微博裏經常推薦幾個我常用的,且自認為有效的處方,以方便網友,並省去尋醫之苦。但不建議濫服中藥。
120.老年膝關節疼痛——麻黃附子細辛湯並加熟地120克以治。
121.葛根是一味藥食兩用的中藥,能鼓舞胃氣、升清脾陽,並可益津液、散風邪、養肌肉,且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之功,能治療心血管疾病。葛根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葛粉稱為長壽粉。用葛根一公斤,加5公斤白酒泡七天後,每晚喝1-2兩,可消除久年不愈的心絞痛症狀。不喝酒的可用葛根代茶泡水喝,亦效。
122.我朋友老母親77歲,患膝痛15年,走路困難,疼痛劇烈,深以為苦,要求止痛。先確診其為寒痹,處方:麻黃30,細辛20,製附片50,熟地60,數劑而痛減,但下樓仍痛。再換方:麻黃30,細辛20,製川烏30,製草烏30,熟地120,白術15,幹薑30,吳茱萸15。服藥未及一個月而諸痛皆霍然,從此竟成我的鐵杆粉絲。
123.臨床上經常會遇到閉經患者,雖未到更年期,但經水已停。若辨證屬心、肝、脾經氣鬱,其脈弦,其人陰虛於下,火浮於上,易生氣,煩躁,或失眠,則可用傅青主的益經湯:熟地30,白術30,當歸15,白芍9,酸棗仁9,沙參9,丹皮6,山藥30,黨參12,杜仲9,柴胡9,桂枝9。此方可服至三十付,有助於恢複月經。
124.痔瘡腫痛伴出血,我常用乙字湯加味。其方:柴胡10,升麻10,黃芩10,生甘草10,製大黃6,當歸15,銀花15,丹皮15。水煎服,日一劑。此方亦治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多有良效。若痔瘡有核,則上方加桃仁15克以加強化瘀之效。痔瘡需辨證,並非一兩個方子就能治好的。我列出方子,隻為方便不便尋醫的網友。
125.我自擬的通治痔瘡方如下:黨參15,生甘草10,白術15,幹薑15,柴胡30,黃芩20,地榆15,槐花15,升麻20,製大黃6,當歸15,生黃芪45,陳皮10,阿膠10烊化,薏仁30,山藥30,水煎服,日一劑。此方補瀉同施、寒熱並調,太陰、少陽、陽明三經合用,清瀉下陷於大腸的木火,並升提中焦陽氣,其效滿意。
126.有人因酒後出現音啞,此素體脾濕過旺,酒入胃中,濕濁上泛,阻於音竅,可先用七味白術散化去濕濁,再可利咽開竅,自可速愈。治音啞亦有清音丸可用,此《證治準繩》方。桔梗30克,訶子30克,生甘草2克,硼砂10克,青黛10克,冰片1克。上藥共研極細末,蜜丸如龍眼大,隨時噙化一丸。餘臨床用之,極效。
127.夏日炎炎,提供一個解暑方。將適量西瓜翠衣與香薷加水共煮沸,候溫服,能解暑清火,滋陰和中。西瓜翠衣的做法:將西瓜洗淨,去紅瓤,將表皮色暗且含有蠟質的青皮層剝去,剩下的即是西瓜翠衣,其性味甘涼,可治暑熱煩渴、口舌生瘡、中暑及咽喉幹痛諸症。香薷,古人當菜蔬食之,能發汗解暑,溫胃調中。
128.多年前我曾診治過一位韓國朋友,七十多歲,右上肢皮膚有一塊一元錢大小的神經性皮炎,俗稱為牛皮癬,已經持續十餘年,脫白屑,且瘙癢難忍,曾內服外用各種藥物,皆未見顯效。我幫他用艾條灸局部皮損處,一日一次,每次十五分鍾。結果四五次後,其牛皮癬竟霍然而愈,之後十餘年再未見反複。
129.我弟弟董洪峰病案:一小孩4個月大,出生後20天開始渾身濕疹,現在麵部、後背、肘窩嚴重,到處看無效,開方:蒼術15、茯苓20、陳皮10、澤瀉15、炒麥芽20、滑石10、生甘草5,五副,水煎外洗,效果非常明顯。希望此方多為傳播,以惠及更多患病小兒。
130.烏梅甘草湯,藥隻二味,卻有酸甘化陰、養血疏肝、緩急止痛之功。用於肝氣有餘、肝血不足所致的胃氣痛,多有良效。此類疾病多易發作於晨起,亦見於生氣發怒之後,表現為或胃中抽痛,或兩脅脹痛,或頭痛等,其病機在於木氣鬱滯,疏泄失暢,氣滯而作痛。有過此類症狀者不防家中常備此二味中藥,有備無患。
131.學習前人處方,於臨床時卻可以稍加減變化一兩味,頓時有化龍點睛之妙。比如,豬苓湯加山梔,即可治療膀胱炎引起的血尿;桂枝茯苓丸加懷牛膝治療血瘀型前列腺炎等等,都屬此類。前賢在經方的基礎上往往有此點睛之筆,如五苓散減桂而成四苓湯;金匱腎氣丸化裁為六味地黃丸等,需多著眼研究其變化手段。
132.曾治腦幹腦炎引起的全身肌肉萎縮,以四逆湯為主方,加活血養陰之品,效果不錯。
133.家裏有高血壓的老人,或者家族有中風病史者,一定要在家裏常備安宮牛黃丸,或者蘇合香丸、牛黃清心丸之類的醒腦開竅類藥丸,有備無患。
134.麻黃宣肺走表,故可治蕁麻疹、牛皮癬等皮膚病。為醫者當重視麻黃,對於一些久年皮膚病或能開一思路。近年有人報道治療頑癬42例,用麻黃15克,加清水一小碗,武火煎沸五分鍾,分兩次溫服,連續服十劑,全部痊愈。麻黃其用極多,臨床用以治療中風、癱瘓、黃疸、水腫、小兒遺尿、尿頻、腹瀉、喘證等多效。
135.一朋友近日高興地對我說,自從選擇了中醫,每天早晨喝生薑紅糖水,平時常喝桂枝湯,一年來身體越來越健康,麵色越來越紅潤,再也不會象以前動不動就生病,且反複感冒了。我也真心地希望每位病友都能認識到中醫對於養生康複的巨大作用,從而及時選擇中醫,找回久違的健康。
136.春天北方經常有沙塵暴,天熱且空氣極為幹燥,若更兼勞作汗出且飲水少,則易見咽喉幹痛生瘡,嘴唇裂開,口幹,飲水則緩解。此為上焦津傷,需養陰降火為本,潤燥治痛為標。此時可用此方:生地50,竹茹12,玄參12,薄荷12,茯苓12,生甘草12,升麻30,麥門冬12。煎服,日一劑。此方亦用於秋燥咽喉生瘡。
137.春天木氣漸升,天氣漸熱,更兼北方沙塵太大,人居其間,呼吸沙塵,極易出現咽喉疼痛,且痛而無痰,在此我提供一個小方子,希望咽痛患者可以少受些折磨。此方亦治其他原因引起的咽痛,如感冒、上火、霧霾、說話太多等,皆可。麻黃10克,蘆根30克,桔梗10克,荊芥10克,淡竹葉10克。水煎服,日一劑。
138.前不久朋友一歲小兒全身風疹,癢甚,哭鬧,電話求診,並要求能否不喝中藥,恐藥苦難喂。因處以下方,用紗布包煎,待水溫給小兒洗澡,一天而愈。其方:麻黃20克,連翹45克,赤小豆30克,天花粉15克,杏仁15克(打碎),生薑三片,大棗30克(切開),生甘草10克,白蘚皮30克。給小兒治病需靈活應用藥湯。
139.痛經的女孩子要重視平時的保養。我的建議:不要吃太多的水果,特別是寒涼性的水果,不要喝牛奶,因其性寒傷陽;平時不可穿露臍裝,下肢需保暖,天冷不可穿短裙;睡前熱水泡腳;經前不可受寒、涉水、淋雨,保持心情舒暢;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溫升陽氣;痛時用方:幹薑10克,益母草30克,紅糖30克,水煎服。
140.骨折在生活中偶見,除必要的手術處理之外,亦可以配合服中藥湯方,有助於迅速恢複正氣,並可促進愈合。其方:當歸15克,續斷15克,骨碎補15克,川牛膝15克,桃仁15克(打碎),金銀花15克。五付,用黃酒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服,日服兩次。我曾臨床試用於骨折患者,屢用屢效,建議病友保存備用。
141.春天最適合於調理肝的疏泄功能,肝主升、主動、主散,合於木性。春天養肝之法:一則可針刺或按摩肝經諸穴,包括太衝、期門以及大腿內側麵壓痛點;二則可服逍遙散之類的藥方;三則到戶外踏青、遠眺、伸展肢體;四則開始適當增加運動量。如此都能順暢肝氣,預防肝鬱。若木氣升發過度,則可服烏梅固本湯。
142.一般來說,婦女生下寶寶,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生產,或婦科宮頸檢查後,或者流產,都可在當天開始服生化湯。此方活血祛瘀,排出胞宮內所瘀滯的離經之血,可連續服七天,能促進子宮快速恢複平衡。生化湯的好處很多,不可盡述。當歸40克,川芎15克,桃仁15 克,炮薑15克,炙甘草10克,黃酒與水各半煎服。
143.我曾診治一女孩,半年前因感冒後纏綿反複,漸至鼻癢、鼻塞、鼻流清涕,眼癢,西醫診為過敏性鼻炎,反複服西藥未愈,某醫認為鼻中隔不正,建議手術。此屬風寒鬱肺,處以麻附細合麻黃桂枝各半湯加味,數劑而效,漸而諸症近愈。鼻炎當今非常多見,因陰霾天氣而更見增多,及時選擇中醫,相信會有良效。
144.風寒感冒若不想吃藥,還可用貼敷療法,亦能速愈。一則,生薑、大蔥白及麻黃各適量,共搗爛如泥狀,貼於肚臍,上置熱水袋熨之,並蓋被取汗。二則,胡椒、丁香各7粒,碾碎,與大蔥白共搗爛如泥,塗於手心,雙掌相合,夾於大腿內側,再蓋被取汗。用此二法需配合喝點熱米粥,多蓋被子,汗出而感冒自愈。
145.春節過完了,一肚子油膩也需要清理一下才好。提供一個小方:白芥子,蘇子,萊服子,柏子仁,杏仁各100克,一付,上藥混合,略炒香,共研極細末,每次十克,日兩次,溫水衝服。此方有化痰攻塊,降濁通下之功。常服之,有助健康,不僅有助於養生,且於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病人亦極有好處。
146.痛風 曾治一友患,平時好喝酒,某日足大趾關節痛不可忍,不能下床,哼哼喲喲不停。發誓說如果再喝酒,我就他媽的不是人。我調以方藥,漸服三五付而痛漸減,十餘劑而霍然痛除。荷葉10克,藤茶30克,製川烏20克,製草烏20克,幹薑30克,蒼術15克,黨參30克,茯苓30克,白芍15克,生大黃10克,水煎服。
147.數年來我臨床診治過不少帶狀皰疹患者,有的是急性期,有的是後遺症期,單用針刺,效果亦極為顯著。取穴以循經遠取為主,針用瀉法,適當輔以局部點刺出血,或拔罐出其惡血鬱毒,往往都可速效。針刺瀉邪以刺血為最佳,我每喜點刺龍眼穴(小指遠端關節尺側赤白肉際)出血,自覺有效。若配合中藥效果更好。
148.《千金》防風湯:防風,川芎,白芷,懷牛膝,製草烏,白術各9克,羌活,葛根,製附片,杏仁各18克,生石膏,薏仁,肉桂各30克,麻黃36克,生薑45克。水煎服。此方由孫思邈所傳,其組方規律亦同續命類湯方,治療中風恢複期療效確切。我臨床常用此方,配合針灸,可以迅速幫助病人促進肢體偏癱的康複。
149.腫瘤疼痛,可用之方頗多。近賢張大昌妙悟岐黃,他提供了一個治療腫瘤疼痛的方子,臨床試用,治癌痛效果尤速。但適用於腫瘤疼痛初期,痛不太劇的情況。製川烏15,生黃芪45,木瓜30,炙甘草15。水煎服。此方亦治各種病因所導致的四肢疼痛。伴有抽筋或者拘攣者可加白芍30克,成芍藥甘草湯,效果更好。
150.當前又逢甲流。此時正小寒之後,節令近於立春,將交木氣,天地之間陽氣已經開始泄動,人亦應之。若中虛之人,陽氣易耗。陽泄過極則木火升浮,內則陰不守陽而見正虛諸症,外則陽氣浮散而見高燒、胸痛之狀。此時不能見症治症,當補中氣、斂木火、澀精生津。烏梅白糖湯可服:烏梅30克,白糖50克,水煎服。
151.一女病人左臀至大腿外側疼痛,近膝外側有抽緊感五周,漸而加重。按之肌筋緊張,壓痛明顯。服西藥止痛無效。此少陽經病,按古法調方:核桃仁30,元胡15,當歸15,肉桂15,赤芍15。服藥後漸覺痛失,頗為舒暢。元胡、當歸、肉桂合方為如神散,見於《魯府禁方》,主治一切閃銼腰痛。明清諸家多有引用其方。
 
153.蔥豉湯做法:連須蔥白三根,淡豆豉2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煎至沸騰,再加黃酒(紹興老酒或即墨老酒都行)30毫升,再煎至沸騰,即可倒出。並加入白糖適量,既可補益中氣又可調整口感。趁溫服藥,服後蓋被取汗。大蔥辛溫通陽,淡豆豉辛涼解肌,發表升散,二者皆有發汗之功,邪初在表,此方以解散之。
154.經過正確的中醫治療後,病人出現紅疹。此時有兩種思路,一則搔癢難忍,需先緩解其癢,我常用此方: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薑五片,大棗30克(切開),炙甘草10克,三七粉6克(衝服)。水煎服,此方多有良效。二則如果疹子透出但搔癢不甚,可不治疹,繼續按之前的方案治療,或配合針灸祛疹止癢亦極效。
155.血虛的原因很多,即可能是失血過多,亦可能久思傷血,或經血淋漓不止。血虛當補血養血,可用生薑七片,紅糖100克,大棗10枚切開,水煎服,有溫陽養血之功。但需配合治療病因,一則女人獻血不可過度;二則少思少慮,心情舒暢,有助於疏肝;三則調理月經;四則子時睡覺,可養肝養血;五則配合適當食療。
156.我讀大學時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獻血活動,那時我年輕,獻出200毫升血液後沒有絲毫的不適。但我也見到不少同學獻血後出現頭暈、乏力、四肢困倦、精神不振等反應。這表示血損氣亦弱了,需及時補益氣血。可以用當歸補血湯:生黃芪100克,當歸20克,三付,水煎服。或者用十全大補湯亦有良效。當戒過度勞累。
157.炎夏之時,陽氣宣散,人感天地之氣機,易出現心浮氣躁、汗多、神疲、注意力下降諸症,多屬正常反應,不需治療。但立秋之後,天地陽氣斂降,以上諸症當徐徐緩解。若仍是出現陽氣過散諸症,則需要適當調理。可用烏梅三豆湯:黃豆30克、黑豆30克、綠豆30克、烏梅40克。煮湯加白糖調服,有助機體陽氣斂降。
158.一男病人,右側地機穴處一小片皮膚肌肉變硬,走路則疼痛一年。服過止痛藥,也曾注射局部,無效,遂建議手術。病人求諸中醫。局部用傍針刺以祛邪痹,按左右對應法針左尺澤下三寸處,並用乳香、沒藥、丹參、當歸、桂枝各10克、生黃芪20克,五付。兩周共三診而痊愈。一年後複發,再診兩次,至今三年未作。
159.鼻炎枕方:辛荑花500克,藿香100克,佩蘭100克,白芷100克,細辛10克。一料,共搗碎,做枕頭睡覺。此方辛溫通竅,研碎作枕頭,可於睡眠中幫助通暢鼻竅,且味道芳香,既能治病,又方便實用。平時經常曬一下枕頭,保持藥粉幹鬆,可一直使用。
160.痛經針刺十七椎下可以速效。但如果不能針刺,亦可用下麵的外用方:肉桂12、炮薑12、當歸10、川芎10、赤芍10、桃仁10、香附10、五靈脂12、蒲黃12、元胡12、琥珀3,單位都是克。上藥共為細末。每次10克,以高度白酒調膏敷臍,膠布固定。睡時敷,晨起去掉。連敷5--6天,可有效止痛,且安全方便。
161.我治療閉經,若是年少身弱,多屬脾胃運化不足,則宗張錫純之意,用健脾和胃法配合山藥、雞內金,或理衝湯以助運化。或麵色蒼白,聲短乏力,則屬氣虛血少,用八珍或者十全大補湯,每可收效。若畏寒肢冷,則喜用扶陽法,選用附子理中丸,或真武湯,或附子湯,隨症加減。若血瘀明顯,則膠艾四物湯最好。
162.目前我臨床所見的痛經多因於寒,表現為畏寒肢冷、麵色無華、喜暖喜溫,其脈緊。若辨為寒證者,都可用此方:紅糖30克,幹薑30克,生山楂30克,水煎服。於痛經來之時開始服用,連續服三天,堅持每個月服用,三五個月可望治愈痛經。
163.臨床治療閉經,我常用以下小方:紅糖30克,益母草30克,炮薑10克,水煎,久久服之,多有良效。其方雖小,僅有三味,但功能卻全麵,既可活血溫陽,又能補血調經,於血瘀、血虛、陽虛引起的閉經有一定效果。且味甜而微辣,適合於女性閉經朋友嚐試。
164.孕後流血,急處:炙甘草6、生地9、阿膠9、當歸9、桂枝9、白芍9、茯苓9、丹皮9。病人來信:您開給我的保胎止血藥方效果很好,服了10劑後安然無事了,胎兒到目前為止發育很好,我們全家都很感激您。服完第3劑的時候排出好多血水,再服用2劑後幹淨,隔一天後又出一些暗褐色的血,再繼續服用5劑後完全好了。
165.南寧最近見感冒病患頗多,因天氣突然變熱,不少人貪熱少衣而感冒風寒。再者,春分之後,木火上浮,與天地之間熱氣相合而上灼於肺,易患咳嗽、咽喉幹痛。若證屬此,都可用葛根湯合梔子豉湯調治。其方:葛根30,麻黃10,桂枝20,白芍20,生薑三片,大棗30切,炙甘草10,梔子10,淡豆豉30.小兒用量減半。
166.最近我看過的病人中,頗多腫瘤患者。2012年按五運六氣來看,寒濕偏甚,腫瘤又屬陰寒之病。因此,病患當注意扶陽抑陰,助陽化濕,溫陽祛寒。平時注意少食或不食寒性水果、半生不熟肉類、螃蟹、豬頭肉之類。每天早晨可用薏米60克,加生薑三五片,紅糖適量,煮粥常服以代早餐,有祛濕化塊、溫陽補血之功。
167.有人因酒後出現音啞,此素體脾濕過旺,酒入胃中,濕濁上泛,阻於音竅,可先用七味白術散化去濕濁,再可利咽開竅,自然速愈。治音啞亦有清音丸可用。此《證治準繩》方也。桔梗30克,訶子30克,生甘草2克,硼砂10克,青黛10克,冰片1克。一傳遞。上藥共為極細末,蜜丸龍眼大,隨時噙化一丸。餘用之,極效。
168.朋友因外感而電話求方,聲音嘶啞。此外風客於咽喉,木蝴蝶15克,訶子10克,冬桑葉15克,麻黃10克,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滑石30克,蟬蛻10克。三付而愈。此症亦可用張錫純方:蟬蛻6克,滑石30克,麥冬12克,胖大海5個,冬桑葉6克,薄荷6克。開水泡代茶飲。張氏自述,一日音響,二日音清,三日痊愈。
169.一女病人摔傷,下肢骨折並已經手術。現手術局部經常疼痛,求治。仿張錫純意,用活絡效靈丹各15克,加生黃芪30克。五付。此症必是瘀血滯於經絡,氣血不暢而作痛。再思之,亦可用四物湯加諸通經逐絡之品。唯若治疼痛,需用乳沒,臨床驗之,極是有效,他藥不能代替。五劑後痛失。
170.我治老年人白發,喜用此方:側柏葉,黑芝麻,核桃仁,何首烏各500克,當歸250克,共為極細末,或直接溫水衝服,日三次,每次一勺,或煉蜜為丸,丸重6克,每服一丸,日三服。此方以補腎為主,兼以活血。方中側柏葉為君藥,有生發陽氣、上濡頭發之功。效果尚令人滿意。
171.某男性病人盛夏亦畏寒,需穿棉褲度夏。囑用生硫黃235克,續斷192克,杜仲192克,三味藥共研極細末,每次4克,日服2次,涼開水衝服。久久服之,漸覺身暖。
172.白芷臨床常用,其味香,其白色,又稱為香白芷。有開竅美容作用。其一則可治麵部黃褐斑,二則可治眉棱骨痛,三則可治鼻炎。凡此三種病症,都可用白芷治之。取上好白芷300克,研成極細末,把蜂蜜煮開去掉白沫,與藥粉調成丸子,如紅棗大小,每嚼服一丸,以淡茶水送下,日三次。此丸治前頭痛尤其神效。
173.某病人閉經數年,伴畏寒。我認為溫經湯可用,後再思之,或可先扶陽通任,活血祛濁。幹薑15克,製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紫石英30克,雞內金10克,山藥30克,丹參30克,柏子仁10克,澤蘭10克,合歡皮20克,三棱15克,莪術15克,當歸30克。7劑,每付加紅糖30克、紹興老酒50ml,再加水一起煎。
174.肝硬化腹水,病在肝脾,肝體陰而用陽,又需養肝陰,扶肝陽,疏泄氣機。我曾試處一通治方:生麥芽30克,紅參10克,五靈脂10克,柴胡30,生地15克,生黃芪120-250克,白芍30克,枳實30克,炙甘草15克。此方重用黃芪配合白芍以扶肝疏肝以為治本之道,兼以四逆散疏泄肝之氣機。對於正虛而邪戀者或有效果。
175.我有幾條食療常規,每有病人來診,即囑以食療。如凡腰腿關節疼痛,包括關節炎、骨質退化裁、椎間盤突出等症,皆囑多食核桃仁。此藥入腎活血,兼可止痛。凡舌苔白厚膩,不管何病,都囑喝薏米粥,以代早餐。此粥亦可用於所有腫瘤患者,因薏米有健脾化濕攻塊之功。久久服之,可改善體質。
176.某小兒便秘,電話求方。仿濟川煎之意,製一小方,當歸6克,枳殼6克,炒萊菔子6克,水煎出一小碗,服之而大便立暢。此方數用數效,此可為小兒便秘備一製法。亦可用蘇葉6克,枇杷葉6克,大火煮開即可溫服,亦有通便之功。小兒便秘,最忌濫用大黃、芒硝之屬,雖能攻下積滯,但徒傷正氣,大是耗損脾陽。
177.中藥忌口
蔥與蜂蜜相反相克,二者同食會引起腹部劇痛。
人參、黨參忌食蘿卜、綠豆;
珍珠母、棗仁、貝母、半夏忌飲茶;
滋補品如人參、黃芪、首烏、鹿茸、地黃等,忌飲茶和吃水果、海帶等堿性食物;
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
甘草忌鰱魚;
白術忌大蒜、桃、李;
甘草、黃連、桔梗、烏梅忌豬肉;
薄荷忌食魚、蟹、鱉肉;
茯苓忌醋;
蜂蜜忌生蔥;
荊芥忌魚、蝦、蟹、驢肉;
地龍忌食豆腐;
麥冬、沙參忌鯽魚。
服藥忌食辣椒。
服中藥忌生冷、辛辣、油膩、煎炸及發物。酒、咖啡、酒釀、茶等。
服補陽中藥忌大寒大涼,醃製食品,冷性肉類,酸野等酸性食品,辣椒、燒烤、油煎炸、烘烤及油膩,生冷水果,各種海物海鮮產品,帶翅膀的禽及鳥類,菌類少吃,飲酒,生或未熟肉類,綠豆、海帶、豆腐、豆花、蓮藕、芥菜、野菜、胡蘿卜、涼薯、扁豆、南瓜、魔芋、花椰菜等,甜食及含堿麵食。
感冒忌口:鴨肉、豬肉、羊肉、狗肉、甲魚、蚌、醋、柿、豆腐等。
患者生病服中藥時,不要自己服醋,且要忌醋。
178.服藥時間與方法
清晨空腹——藥物能迅速入腸中充分發揮藥效。——峻下逐水藥。瀉下藥
飯前——利於藥物吸收。多數藥飯前服用。——驅蟲、攻下及其他治療胃腸道疾病藥物。治下焦藥。
飯後——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消食藥。用附子中藥。補陽藥。治上焦藥。
無論飯前飯後,食物與藥都要間隔1小時左右。
睡前——30分鍾至1小時服藥。——安神藥。緩下劑。澀精止遺藥。
兩頓飯中間——治中焦藥(脾胃)。
上午九點半服健脾中藥;下午七點半服補腎中藥。
179.服藥次數
一天通常服兩次或三次。病緩可服兩次,病重病急可隔四小時左右一次晝夜不停;小兒小口頻服。解表藥一天可三次,滋補藥一天兩次。
180.補充說明:
若無特殊說明,我的藥方計量單位一般都是克。小兒用藥量不必過大,一般可用成人的半量。
凡藥三分毒,若非必要,不建議濫服湯藥。治病我重視用針灸,既安全又可速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