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蘭細語

世事滄桑,深山幽靜。細語人生,聊發自歎。驚鴻留痕,同享諸君。
個人資料
正文

當不了馬夫,就別做新郎

(2008-12-18 10:04:30) 下一個



一個民族的語言表達了他們頭腦中的觀念。很明顯,不同的民族之間,有許多相同的觀念,自然也有不同的。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就是努力把握其民族的觀念和概念,並準確地在合適的時機、場合應用它的過程。英語中有兩個有趣的單詞:Bride 和groom。我們就此來演繹一番。

Bride來源於古老的英語。其內涵很單一:新娘。這個不用解釋,隻要你不理解成“新的娘”就行了。和bride相關的一個詞是 groom。它同樣的古老,是“馬夫”的意思。它還有一個意思是“新郎”。當然,更直接的是bridegroom,“新娘的馬夫=新郎”,是同樣的意思。

兩個單詞很有意思。我們來胡扯一番,還請英語語言學家們原諒。


1,這就是馬夫該幹的。

為何“新娘”和“馬夫”是一樣的?先要搞懂“馬夫”是幹什麽的。馬夫最重要的工作是趕馬車。馬車是人類在汽車發明之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聲色犬馬”中的“馬”就是交通工具。而控製這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者就是“馬夫”了。馬夫為了使馬匹能好好地從事拉車這一繁重的工作,戰術上就是“哄”加適當的強製手段——“胡蘿卜加大棒”。胡蘿卜為主,大棒為輔,萬不的已不用大棒。各個民族讓馬開始工作都有不同的單詞。漢語好像是“駕”,簡單明了。那個手段就是“哄”。怎不見有的民族是用大棒砸一棒子表示讓馬開始工作呢?那就不是“哄”了。對於馬匹,不可過分鞭打,不然,馬會發瘋一樣地狂奔。一旦發作就可能導致車毀人亡的結果,那可不是玩的。所以,強製手段不可過分。


2,討厭這個工作?那是不行的。

馬夫除了趕車這一工作外,還有許多雖說好像不太重要,但不可缺的tough 工作。馬匹在卸了車後,馬夫自然要喂馬,飲水。還要溜馬,給馬梳理毛,換馬掌等等。更重要的一點是:在適當的時候,拍拍馬屁。拍馬屁時,拍的節奏、力度、部位、角度、持續的時間、手掌張開的大小及手掌下落時的加速度函數對時間的變化率的大小等等,等要掌握的恰到好處。若馬夫掌握的不好,惹得馬飛起一腳,馬夫就是不死也要發個昏。


3,馬屁不是好拍的。

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證馬匹以後老老實實地拉車。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樣工作是必做的:清理馬廄。清理馬糞那可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工作。馬屎尿的氣味是天下最糟糕的氣味。無論你用什麽口罩,都無法完全擋住那令你作嘔的氣味。古希臘的神話裏有神赫拉克勒斯在一天內清理了有三千頭牛且幾十年未清理過的牛棚。那說明在希臘人眼中那個工作是多麽糟糕,而神在一天內就清理完畢,從而顯示了神的偉大。但牛的屎尿的氣味遠小於馬的屎尿的氣味。耶穌出生於馬槽內,那是為了讓他從小就了解人世的苦難。從未喝過啤酒的人在第一次喝過一口啤酒後,通常的感歎是:“怎麽有一股馬尿的味道?”那說明馬尿的味道給一般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故才有此感歎。而馬夫必需忍耐這個氣味去清理馬廄。這個工作是你願意做得做,不願意做也得做。誰叫你是“馬夫”呢?

明白了馬夫必須幹的工作,大概就明白了為什麽英人眼中的“新郎”和“馬夫”是一個東西了。一個欲作“新郎”的人就必須願做“馬夫”的那些“全部”工作,不是部分。且隻能做好,不能做壞。馬廄要及時清理,馬屁還有及時地拍。


4,自古如此,認命吧!

在歐洲文化中,“新郎”和“馬夫”等同的另一旁證是在教堂的婚禮儀式的形式。證婚的牧師或別的什麽稱呼的人一般首先問新娘。他的話翻譯成東方的語言估計就是“無論將來他是瘸還是瞎,你都願意坐在這個車上,是嗎?”新娘一般都回答:“我願意!”爾後問新郎:“無論你是瘸還是瞎,還是缺了一條腿,或者多了一條腿,你都願意控製這個車,如果沒有馬,就自己拉這個車,是嗎?”新郎一般也回答:“我願意!”最後,用一條帶子把新娘和新郎連在一起,新娘手中還扯著一頭,另一頭拴在新郎身上。那條帶子分明就是馬的韁繩嘛。新娘就是給新郎示範馬夫的牽馬動作嘛,目的讓新郎安心做馬夫的工作。

若你沒有做“馬夫”的能耐——能力和耐性,就不要做“新郎”。否則,你隻能挨馬腳踢。

準新郎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