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蘭細語

世事滄桑,深山幽靜。細語人生,聊發自歎。驚鴻留痕,同享諸君。
個人資料
正文

不識文,亂扯十本書:1,凶悍的草原帝國

(2008-11-14 07:12:12) 下一個



仔細觀察一副世界地圖或地球儀,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亞歐大陸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大陸。在這個大陸的中部附近是蒙古高原。在蒙古高原的四周,從帕米爾高原到中國的大興安嶺,從裏海之濱,烏拉爾山麓到察堪加半島,從蒙古高原的南緣到北海,其間分布著一條縱向的大草原。若幹沙漠穿插其中。

在這個大陸的中心,由於它遠離海洋,屬於典型的大陸氣候。夏季酷熱,冬季嚴寒。這裏的降水僅能維持草類的生長。

就是在這個大草原上,馬演化成今天這樣高大的體形。草原上的人騎馬放牧為生。當草原上形成一個大帝國時,他們就像洪水一樣,周期地湧向南緣和西緣的農耕文明。若那些文明的內部不足夠精明時,草原帝國就無情地擊敗了那些文明,取而代之,或完全摧毀那些文明。

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對周邊文明持續不斷的軍事壓力,極大地影響了該地區文明的演化。

勒內•格魯塞的《草原帝國》就是一本描寫這一持久衝突的曆史書。

書中將草原遊牧民族稱為蠻族,“這兒不是說,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比其他地區的人低能,而是說,由於這一地區的自然條件,這兒長期保留了其他地區早已拋棄了的那種生活方式。”

伏爾泰說過:“竟日盤馬彎弓的狩獵民族必然要征服經年忙於繁重勞動的耕夫和牧民,而征服安居家中的市民就更為容易。”

當人們把草原上的人們稱為蠻族時,遊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的軍事優勢就恰好來源於他們的“野蠻”生活方式。他們一生下來就坐在馬背上。馬既是他們的食物又是最強大的夥伴。整天打獵和放牧就是最好的軍事訓練。草原的部落是天然的大兵營。

他們生活的環境又是異常的嚴酷。酷熱的夏天和嚴寒的冬天使他們具有堅強的體魄,鋼鐵一般的意誌。這些都是他們生存下去所必需的東西。而這些又恰好是士兵作戰力發揮到極致的必備之條件。在那樣的環境下,任何民族要生存下去,都必須鍛煉成那個樣子。就是把個子矮小瘦弱,畏寒怕幹燥的嶺南的人送到蒙古高原去生活十幾年或更長,如果他們活下來了,他們也必然鍛煉成那個樣子,否則,他們隻有被大自然淘汰出局。

草原民族在軍事上具有的優勢又恰好是農耕文明的劣勢。

騎兵是現代車輛及飛機出現前最有效的機動力量和打擊力量。對農耕文明來說,養馬是一件代價高昂的活動。農業雖能在單位麵積的土地上養活更多的人,但再多的步兵對騎兵的作戰也還是有很大的劣勢。漢武帝為了能和匈奴作戰,讓家家養馬,他有文、景兩朝小心翼翼地積攢了多年的財富供他折騰。即使這樣,戰爭後期,他連給士兵的獎賞都兌現不了。隻好用強盜一樣的手段去掠奪老百姓的財富。最後幾乎使漢的經濟崩潰了。而漢作戰的對象是連文字都沒有的匈奴人。

一個越高度發達的社會,其人民的生活越安逸。習慣了安逸的生活的人們,要想保持士兵們總是刻苦進行軍事訓練,那是非常難的事。雖然個別將軍可能在短期內訓練成這樣一支軍隊,但要長期下去就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秦的虎狼大軍攻入齊國時,齊的許多士兵甚至連舉兵器抵抗的能力都沒有。三國時代,何進所以要請董卓的軍隊——如遊牧民族的軍隊進京,就是因為當時的官軍對付烏合之眾黃巾好像很有能耐,但實在是沒有什麽戰鬥力。曹操的早期雖收有投降的黃巾主力青山軍,但他對幾乎和遊牧民族一樣強悍的關西的軍隊如馬超一類的軍隊的作戰時,曹操幾乎作了俘虜。他最後是靠詭計才戰勝了那些頭腦簡單的關西悍將。後來曹操幾乎全靠他的烏桓騎兵為他打先鋒。

在冰天雪地裏忍饑耐寒的騎兵衝入剛從溫暖的被窩裏爬出的步兵的陣列裏,誰能勝,應是不難判斷的。阿提拉對東、西羅馬帝國的攻擊使歐洲人領教了亞洲蠻族的強悍。歐洲人把可怕的阿提拉和蒙古軍隊稱為“上帝之鞭”,那反映了他們在這股無法抵擋的軍隊麵前,幾乎絕望的一種心態。

農耕文明在軍事上如此軟弱,而它的財富又如此吸引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借助一切機會欲去劫掠就不奇怪了。“這些可憐的突厥-蒙古牧民在幹旱的歲月裏越過一個又一個幹涸的水溝,冒險穿過荒蕪的草原,來到耕地邊緣,在北其裏(河北)或河中地區的大門邊,吃驚地凝視著定居文明的奇跡:成熟的莊稼、堆滿糧食的村莊和豪華的城鎮。這一奇跡,或者說,它的秘密——維持人類的繁榮所需要的辛勤勞動——是匈奴人所不能理解的。如果他受到蠱惑,他就會像他的圖騰‘狼’一樣,在雪天潛入農莊,窺視著竹籬笆內的獵物。他還懷有闖入籬笆、進行擄掠和帶著戰利品逃跑的古老的衝動。”這就是在幾千年的時間裏,在華北平原、伊朗高原和歐洲平原及邊緣上不斷上演的戲劇。唯一不同的隻是進行劫掠的主人不斷換名稱罷了。書中令人眼花繚亂的遊牧民族的名字,我基本沒記住幾個。

當農耕文明自身陷入內戰或軟弱無比時,遊牧民族就趁機打了進去,而取而代之。“這些中國化的蠻族們除了喪失了蠻族性格的堅韌和吸收了文明生活的享樂腐化外,從文明中一無所獲,現在輪到他們成為蔑視的對象,他們的領土成為那些還留在他們土生土長的草原深處的、仍在挨餓的其它遊牧蠻族垂涎的戰利品。於是,上述過程又重複出現。”“在征服之後常常需要50年,生活繼續著,好像什麽也沒發生過。中國化和伊朗化的蠻族首先起來保衛文明,反對來自蠻族之地的新攻擊。”

那些沒有什麽能力理解曆史的人幾乎無法理解這樣的演化事實。其實,中國當年的文明指稱僅限於黃河流域很小的區域——其它都是蠻族。楚國長期被視為蠻族之地。從夏開始,在平原地區的文明幾乎總是被從山區來的和遊牧民族接壤的部落(那時的部落就是和今天所說的民族差不多)中的勢力所取代。基本上就是北方來的消滅了南方的勢力。

有一定可以肯定,當一群人中的一定分子的行為粗魯到一定程度,其他的人的腦海裏就會跳出“野蠻人”這個觀念。至於這個觀念是否公開說出來,那是無關緊要的。民族的觀念隻在一定時間尺度內才有一點意義。把時間尺度不斷擴大,還要去找民族區分,就像鑽進魚網堆裏,欲找出線頭一樣。

遊牧民族的這種軍事上的優勢什麽時代失去了?該書的作者認為那是火炮被發明之後,遊牧民族才被文明決定性的擊敗了——那是三個世紀前才發生的事。機關槍的發明更使騎兵成為了廢物。

習慣了教條思維的人立即就想到蒙古攻南宋時就使用了火炮。遊牧民族的軍事優勢曾在城高牆厚、且步步為城的中原地區部分失去了。此點可以解釋了蒙古騎兵為何在征服了北方的一些地區後,掉頭去攻打西亞和歐洲的部分原因。遊牧民族入主中原,都是先征服了北方地區。五、六十年後,當地的人已經不再視遊牧民族為異類,並開始為他們效力。那時遊牧民族才完全占領了中原和南方。其實,他們采用的是“以中製中”,他們的進攻才見了效果。這已經和該書的作者的觀點沒有什麽聯係了。

人類的文明曆史就是和凶悍的草原帝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