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這就是我的身份證, 你的呢?
正文

哲學博士:讓集體主義成為立國精神

(2008-07-05 08:08:26) 下一個
ZT: 哲學博士:讓集體主義成為立國精神
DWNEWS.COM-- 2008年7月5日22:55:16(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s/Opinion/2008_7_5_10_55_16_808.html

       王達三/國際社會對汶川地震的善意和支援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但西方媒體一些經意不經意的誤讀,尤其是對中國人在抗震救災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集體主義精神的誤讀,也有思考和陳論的必要。因為它不但揭示了中西文化傳統和中西方認知角度的差異,而且能夠使我們在這種差異中重新審視中華民族的精神傳統。(chinesenewsnet.com)

  在大災麵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甚至是有血出血的集體主義精神,對於中國人來講,乃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基本道理。它深深根植於儒家所提倡的“仁者愛人”、“民吾同胞”的精神傳統之中,並由此形成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倫理學。進而言之,儒家認為抽象的、原子式的個體是不存在的,因為一個人生來就天然地生活在各種人倫關係之中,因此也就天然地負有促進各種人倫福祉的責任,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也。(chinesenewsnet.com)

  與之相反,西方文化尤其是現代文化則比較強調權利,認為生命、自由、平等、財產等乃是人的不言自明的基本權利,人們隻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基本權利才不得不通過契約組成政府,而在這些基本權利得不到保證時就沒有義務和責任去促進他人的福祉,這就是自由主義的傳統。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人在抗震救災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集體主義精神感到詫異,比如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等。因為按照西方自由主義的邏輯,個人的生命是不能也不應被剝奪的———哪怕是“自主地獻身”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他人的生命並不比自己的生命更寶貴。但儒家卻強調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孔子曰:“見義不為,非勇也。”(chinesenewsnet.com)

  過於強調個體的責任而忽視個體權利會使政治更容易專斷獨行,中國曆史隱約透露出的就是這一信息。但是,過度強調權利優先於責任則有可能使自由主義流為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20世紀美國出現的“自我的一代”的傾向就很明顯,以至於肯尼迪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大聲呼籲:“請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麽,應該問一問你們能為你們的國家做些什麽?”自由誠然可貴但不可過度,否則就會成為墮落,而責任更是一種美德,誠如美國保守主義教父列奧•施特勞斯說:“墮落的自由主義宣揚人的唯一目的就是隻要活得開心而不受管製,卻全然忘了人要追求的是品質高貴、出類拔萃、德性完美。”(chinesenewsnet.com)

  值得慶賀的是,抗震救災過程中迸發而出的集體主義精神,表明了中國人的德性之美和可愛之處。然而,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現象也不是沒有,棄學生於不顧而一馬當先竄出教室的“範跑跑”就是個典型。就人類的本能而言,“範跑跑”之舉情有可原,但就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中國“師者,人之模範也”的傳統而言,此舉不足取。問題的關鍵在於,“範跑跑”口口聲聲“以極端個人主義對抗集體主義,挑戰國民對自己不認可的價值的容忍度”,並為此得意洋洋,表明了他對集體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雙重誤讀。教育部發言人就此事的回應可謂妙不可當:“我們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許無恥。”(chinesenewsnet.com)

  一度有人擔心,改革開放和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出生的“80後”和“90後”能否擔負起民族複興的重任,並認為他們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缺乏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西方觀察家也曾評論說:中國這些“自我的一代”隻注重自我享樂而不關心國家大事,因此新生代的“去政治化”甚至“政治冷漠”有可能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的延續構成嚴重挑戰。(chinesenewsnet.co
  但是,西藏“3•14事件”發生後活躍於網絡和走上街頭譴責與抗議西方媒體不實報道的主體正是“80後”和“90後”,活躍在四川災區的誌願者大軍的主體也是他們。看來,我們的擔心有些杞人憂天,而西方的判斷則有些大失水準。一個合理的解釋是,中國人並不缺乏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但同時也沒有完全拋棄自身的傳統。近代以來,儒家文化和西方自由主義文化兩者的差異使中國的知識分子頗感痛苦,嚴複把穆勒的《論自由》翻譯成《群己權界論》,用意就在於把儒家文化和自由主義融為一體,強調個體與社會、責任與權利的有機統一。(chines
enewsnet.com)

很顯然,西方觀察家對“80後”和“90後”甚至是全體中國人在“3•14事件”和抗震救災過程中的表現有些失落。因為,按照西方自由主義的邏輯,中國的政治體製仍然是集權主義的,而中國人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無疑會增強中國政治體製的合法性;隻要中國堅持社會主義,中國就永遠是一個“現代文明”和“普世價值”的異數,而這對西方來說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但是,西方觀察家恰恰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真正的自由理應允許他者對自由有不同的理解並自我界定發展模式。就中國發展模式而言,正如香港知名學者甘陽所說,實現中國文化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傳統(政治)、市場經濟傳統(經濟)三者的有機融合是一個最佳的選擇。(chinesenewsnet.com)

  除了失落之外,西方觀察家還有一個憂慮。毋庸多說,集體主義相對於個人主義而言,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凝聚力和行動力的倍加性增長,因而必然會為中國崛起和民族複興提供綿延不絕的動力支持。相比較而言,2005年美國新奧爾良州颶風災難過程中,人們四散逃命、各自為戰的現象也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西方觀察家敏銳地看到了兩者之間的差異,感歎之餘愈發擔心一個集體主義的中國會衝擊現存的以西方為主導的世界政治格局。(chinesenewsnet.com)

  如果說西方媒體在文化上對中國人在抗震救災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集體主義是一種不經意的誤讀,那麽在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層麵的解讀則是一種傲慢和偏見。傲慢和偏見是文明社會的公敵,法國哲人孟德斯鳩說:“一個真正文明社會的功能應該使其成員免除此種偏見,並教育他們,使其對他人感興趣,而且想了解他人的價值觀念。”西方媒體的誤讀、傲慢和偏見,也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精神傳統。《左傳》上說:“國於天地,有與立焉。”意思是說一個國家和民族若想在世界上站得住腳,就需要有一個立國精神。筆者以為,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可以視作中國的立國精神。▲(作者是北京學者、哲學博士。)(chinesenewsnet.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