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喜歡現在孩子們的小學語文教材,每篇文章都很美很有新意;教材還配有同步閱讀資料,每篇文章同樣耐讀。
這些優秀課文常常讓我想起30多年前我的小學語文教材。年代久遠了,那些書籍沒能留下來,但很多課文或章節我仍然還能背誦。
我人生的第一篇課文是《北京》,隻有兩句話:
北京,天安門。
我愛北京,
我愛天安門。
第二課是《韶山》——
韶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故鄉。
我愛毛主席,我愛韶山。
第一冊課文都很短,甚至是一句話。如一篇課文是:社會主義到處都在勝利地前進。另一篇文章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年級稍高,課文也漸漸長了。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邱少雲等英雄人物長篇幅的故事都在我們的課文中出現過。
《劉胡蘭》課文有一段對於閻錫山匪軍包圍劉胡蘭所在的雲周西村的經典描寫:
這時天空中烏雲滾滾……匪軍端著刺刀對著老鄉們……
還有一篇文章是寫小英雄劉文學的。故事概要是:劉文學幫助隊裏幹活回來,發現地主分子王榮學偷摘集體的海椒,他當即大叫一聲:“老地主偷海椒啦!”王榮學見事情敗露拿出一塊錢想收買他,可沒有動搖劉文學保護集體利益的決心,他高聲叫道:“不要你的臭錢!”就與王榮學展開搏鬥,終因年幼力薄,被王活活掐死了,年僅14歲。
我還背得當時課文的片段:
劉文學和地主王榮學做了英勇地鬥爭,最後壯烈犧牲了。毛主席的好孩子劉文學,時刻不忘階級鬥爭,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長時間地受英雄人物的熏陶,我腦子裏也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一天晚上臨睡,我父親問我:長大了想幹什麽,9歲的我千真萬確是這樣回答的:我要像革命先烈們一樣,為人民而犧牲。(原話)
“暗無天日”和“黑暗”是那個年代的語文課本常常用來形容舊社會的兩個詞。以致於9歲之前的我一直相信,舊社會是沒有太陽的,天永遠是黑的。直到一天我奶奶說解放前有一年特別熱,我才知道解放前原來也有太陽!
《算盤響》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篇詩歌體課文——
過去地主算盤響
貧下中農恨滿腔
交了租穀無餘糧
賣兒賣女去逃荒
現在聽到算盤響
貧下中農喜洋洋
…………
還有一篇詩歌體的課文,課名記不清了,裏麵的章節還背得:
昨天我得了重感冒
地主婆送來一包糖
新仇舊恨心頭湧
我立即轟她滾一旁
……
解放前,我爹當長工
累成重病難起床
就是這個凶惡的地主婆
風雪天,逼著我爹上上崗
鮮血染紅雪一片
皮鞭之下把命喪
同是一個地主婆
會不會今天換心腸?
被推翻的剝削階級人還在
天天記著變天賬
笑裏藏刀要警惕
階級鬥爭永不忘
幾年後,那個年代像一頁曆史書被翻過去了。接下來我們的課文有《科學的春天》等,郭沫若老先生的文采使上小學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中文的語言之美和力量,我背誦起來熱血沸騰——
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再後來我們的教材入選了很多美文。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而那些具有曆史印記的課文則永遠留在了我兒時的記憶。我還是要感謝那些文字,是它把我引進了我熱愛的中文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