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這就是我的身份證, 你的呢?
正文

台灣百年難見機遇 馬英九可別搞砸了

(2008-06-09 22:13:11) 下一個
中國時報: 台灣百年難見機遇 馬英九可別搞砸了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6/news-gb2312-625683.html

郭崇倫/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關係正處於百年難得一見的機遇,但前麵有許多險阻,尤其相對北京的主動積極,台灣漸失去主動,馬政府想以對美關係來平衡,卻貽誤時機。

在馬英九與其幕僚的盤算中,第一個任期四年內,兩岸經貿應該是大陸政策的最優先,明天要談的觀光客來台與周末包機,僅僅是短期強心針,吸引大陸資金與經貿協議,才是真正讓台灣經濟活起來的靈藥。

至於敏感的政治議題,包括一個中國的國際定位,以及軍事互信的和平協議,都應該留待第二任2012年之後再談,或者使用選舉政治語言表達:在馬英九競選連任之前,不要談引起爭議的話題。

但這卻不是大陸的盤算。

越來越多的大陸對台人士開始說,不要讓台灣在經濟上占盡大陸便宜,卻在政治上吃大陸豆腐,不讚成兩岸過熱的保守派也認為,對馬英九與其政府要聽其言觀其行,不要一下子放給台灣太多經濟利益,以免將來沒有約束餘地。

對胡錦濤個人來說,從刻意在博鼇論壇安排見蕭萬長,開啟兩岸對話,就可以看得出,胡錦濤有曆史使命,把兩岸問題在他任期內解決,他的總書記與國家主席將於2012年10月與次年3月先後卸任,他不會讓馬英九把政治議題拖得這麽久才談,更何況他是頂著國內反對聲音所下的決斷。

所以在政治議題上,大陸比台灣急,將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黨組書記王毅調到國台辦,就是為將來國際空間談判,預作準備,隻有王毅壓得住外交部的地盤主義,而在私下談話時,透露給國民黨高層,將要撤飛彈,更是呼應馬英九和平協議的前提。

大陸急,台灣本來可以不急,但問題是台灣現在沒有不急的本錢,馬英九接下的台灣經濟是個國內外經濟環境惡劣的體質,選民期待的就是經濟馬上好起來,剛開始的油電漲價,還可以勉強忍受,可是接下來如果馬英九沒有實質給予(deliver),民怨就會爆發;然而經濟看到成效,利益能夠分沾,快則一、兩年,慢則四年,馬英九政府又怎能不在意大陸的看法?

過去國民黨當政時,製衡大陸政治上的過分要求,是靠國內民意,尤其是民進黨的聲音,可是現在大家都有選舉壓力,民進黨實力政治人物,無論是縣市長、民意代表,都以振興境內經濟為職誌,不是要向大陸招商,就是要促進觀光客來縣,甚至登陸賣水果,黨主席的批評是空穀足音,沒人響應。

當然另一個可以製衡的是美國,馬英九政府開始時,清楚宣告,對美關係是平衡大陸政策的另一邊,而麵對目不暇給的兩岸變化,美國是怎麽看的?

5月31日,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太資深主任韋德寧,針對對兩岸會不會走得太快、衝擊美國利益的提問時表示,“一點也不會”,美台雙邊有共同的利益與價值,所以美國對雙邊關係很有信心,並且美國認為,兩岸對話符合各方利益,是共贏的局麵。

這要怎麽解釋?據近日與美方官員接觸的人士表示,比起過去幾年劍拔弩張,目前雙方能坐下談,美方非常欣慰,也了解台灣方麵沒有刻意走得太快,將來非經貿的議題困難度會更高。

可是以兩岸目前變化之快,美台雙方有沒有保持綿密持續的溝通,譬如說,胡吳會後第二天就宣布兩會複談,事先美國知不知情?海基會率團赴大陸之前,私下有沒有與美方會商,這些看起來有傷台灣主權,但卻是“平衡”的必要動作。

更讓人擔心的是,未來觸及美台之間的核心安全利益時,要怎麽因應?譬如說,大陸代表在私下場合向我方代表暗示,繼續向美國買武器,會對兩岸良好氣氛的繼續產生負麵影響,馬政府要怎麽辦?

其實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以及國防部長陳肇敏在立院答詢時,都再三強調台灣會維持自主國防,必要的武器仍然會買,問題是在越來越仰賴大陸經貿合作的同時,能不能與美國取得共識,堅定畫出“毫無談判餘地”的底線?

當然現在攤牌這刻還沒有到,北京方麵也了解這問題的敏感性,暫時不會放到台麵來,而同時,美國擔心影響兩岸複談氣氛,遲遲不賣F16/CD給台灣,尤其是布希政府官員僅剩半年任期,更不願因為提升台美關係,而觸怒中國大陸。

但是倒數時間已經逐漸加快,與美國關係要如何安排定位,這是馬政府必須立即思考的問題,可是現在駐美代表遲遲未能到位,輔佐的副代表也未定,比起大陸政策的急切,對美政策的確是失衡了。

有人建議國安會高層應該盡快訪問美國,除了建立起各單位的對口機製、重新了解過去八年的美台秘密協議與默契,最重要的,就是向美方直接通報兩會商談情況,以及未來半年的政策時間表。

這幾個月是馬英九上台的關鍵期,也是台灣曆史上的關鍵時期,馬英九與他的國安幕僚可沒有權利把它搞砸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