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文學城書畫藝廊一片關於現代藝術的討論聲,大多數帶著一種否定的意味。一個想了很久想說的話題又冒了出來,於是寫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
如果說現代藝術帶來最多垢論而且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恐怕沒有能超過杜尚的 《噴泉》的了-- 一個現成的小便池加上編造的簽名。
這裏我不對《噴泉》作品本身進行評論也不介紹它的背景,因為任何一本現代美術史的書都會提及,且網上也不難找到。我隻說他帶來了什麽樣的觀念革命。一是創作手段的變化:現成品可以成為藝術品 (use found object)。傳統的創作,藝術家是不能用現成品的。藝術家要“生產”作品。二是美的相對性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垃圾可以成為藝術,美是主觀的。而傳統藝術觀,美是絕對的,有標準的。如果說“垃圾藝術”從此開始應該不為過分。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一件當代雕塑家的作品。可能有不少人見過她的作品,因為很多著名美術館,包括舊金山機場的畫廊,都收藏並展出過她的作品 。她是Deborah Butterfield。1949年出生,UC Davis 畢業MFA。去年曾到斯坦福大學演講。
這件是收藏在斯坦福大學美術館的作品。
每次我同朋友們在美術館看她的作品時我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是是什麽?”
可是不管是不是美術工作者,幾乎沒有人給出過不同的答案:“馬”。可是很奇怪,這裏沒有任何我們所熟悉的馬的細節,沒有皮毛,沒有耳目鼻口,沒有我們經驗中的馬的色彩,質感,形狀,動作。如果我們請任何受過美術訓練的學生畫一匹馬,他絕對不會畫成這樣。
然而,我們不但知道是馬,而且,我們看到這匹馬的特性:高大,健壯,有力,優美,安寧。。。在現場,從不同的角度(比如樓梯上)你可以看到脖子的帶著張力的優美曲線。腹部向上的曲線,不但豐滿,結實,還給靜止的形象帶來動感。厚實的前胸隱含著潛在的力量。雖然塑像到處是空洞,但我們能感到它的整體體積,重量。雖然靜止,我們可以感到一種生命的活力。Butterfield 準確地抽象並表達出了馬的美的個性。她沒有去糾結外表造型的準確,而隻是表現對馬的特性的認識。如果是一個沒有與馬親密接觸過,並長久生活過的人,這種提煉是難以實現的。在我眼中這是一個極富藝術感的作品。
其實,這種抽象的提煉並不是什麽新鮮東西。美術學校裏的人體寫生課,一種常用的方法是10秒,20秒,1分鍾等速寫。在這樣的時間裏,學生不可能畫出細節。可老師們為什麽要這樣難為學生?其實老師是在培養學生提煉抽象的能力。一個人像可以有無數的線條,怎樣用幾條來代表,哪幾條?有的老師要求學生,隻用十筆畫出一幅靜物等等,目的是一樣的。美術學校培養的不是單純的操作技能,而觀察提煉是更重要的基本功。前兩天有人貼出美術學校無用的帖子,這個說美院無用論人怕是不知道在一幅成功的作品後麵的積累是什麽樣的。他以為一幅作品隻是拍腦袋想出來的。
關於Butterfield的作品我常問的第二個問題是:“它是用什麽做的?” 大部分人會說“木頭”,“樹枝”,在海濱地區生活過的人會說得更具體:漂浮木(drift wood),一種特別的海邊的垃圾,被海水浸泡洗刷多年半礦物化的碎木頭。如果你有幸看到作品實物,不管你能在多近的距離觀察,大概都不會懷疑有錯。不過再仔細看看標簽:其實它是青銅鑄的。真正的原作確實是用海邊撿來的漂浮木做的,但是做好後拍照,標記,拆散,青銅澆鑄,表麵處理(add patina), 從新焊接組裝。如同很多古典大師一樣,這後麵幾步 並不是藝術家自己做的,而是交給專門的美術鑄造廠(art foundry)做的。他們可以按照要求作出各種不同質感的Patina,完全可以以假亂真. 當然這個過程是昂貴的,以致藝術家自己都認為太貴而不能給自己多留一個作品(她本人在去年的講座說的,不過我有點懷疑以她的財富應該是不在話下的)。 所以當你看到“垃圾”時,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那個“垃圾”的背後的故事。我想提醒您注意的是,在原作裏她沒有生產這些木頭,她隻是把撿來的垃圾“拚湊”起來。她的工作室的院子簡直就是個垃圾場。因為除了漂浮木,她還有很多用金屬垃圾做的雕塑。
那麽為什麽她不但選用了“垃圾”,還選用了貴重的“垃圾”?如果她隻是用青銅來鑄造,或是金光閃閃的黃銅,成本自然低些,可是效果將是什麽樣呢?垃圾的質感在這裏起到了什麽作用呢?我留給讀者去回答。 而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作品中我們看到杜尚的革命性的觀念起到的作用:撿來的現成品,和垃圾的美學價值。沒有杜尚的《噴泉》打開了這種“垃圾文化”的潘多拉盒子,我們今天不會看到這個優秀的作品。《噴泉》帶來的觀念的革命,成就了一批不同於傳統的優秀藝術作品。至於《噴泉》本身是不是掉進垃圾桶,隻有後人能夠證明了。
現代藝術帶來眾多的流派,藝術變得豐富多彩。不可否認,其中魚目混雜,真正的垃圾的確不少。但我寧肯看到混雜著垃圾的百花齊放,而不是唯一一朵插在花瓶裏的完美玫瑰的孤芳自賞。試想如果今天我們能看到隻有文藝複興時期某位大師的作品,藝術世界將是多麽枯燥!其實如今即使是畫家去美術館參觀,有多少時間是花在文藝複興館的呢?正是這些不同的藝術形式教會我們更寬容,教會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我仍然熱愛古典大師的作品,這裏是一幅和馬有關的作品:The Battle of Anghiarin,一幅魯本斯臨摹達芬奇的作品。而達芬奇的原作又是達芬奇PK米開朗基羅的產物。可以說是經典的經典。然而用它和Butterfield的作品相比,我們能夠簡單地說古典大師的作品和現代作品誰更好嗎?
關於這幅畫本身,以後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