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35)
2010 (78)
2011 (67)
2012 (60)
2013 (33)
今年應該是加拿大曆史上最幹旱燥熱的一個夏天,微信和FACEBOOK上大家紛紛討論,今年的加拿大讓人感覺活在非洲。每天早上起來看著晴空萬裏,一絲雲彩都沒有,大太陽就那麽明晃晃地照著地麵,炙烤著草地,眼看著前院後院的草坪已經完全枯死,街道和高速公路邊上都是大片大片枯死的草坪;本來明媚的天氣,卻讓人憂心忡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政府想了一個妙招,給草地染頭發,用噴綠漆的方式去欲蓋彌彰,很是搞笑。
與朋友聊天的話題,也都圍繞著這樣燥熱的天氣;好友笑談,不如邀請雨神蕭敬騰來多倫多開演唱會,保準救活草地,造福一方。
和酷熱的天氣一樣讓人心煩意亂無從下手的就是高居不下的房價,根據過去十年的市場報告,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全年最可以撿漏的季節,也是一年中從春天到冬天房價最低的時候。尤其是從2011年到2015年,每年的七八月份房價距離最高價的五月和十月,都會跌差不多3萬-4萬。也不太會有搶offer的情況發生。
但是今年很不同,華人追捧的熱區,萬錦和列治文,北約克,隻要有新盤,無論condition如何,是否有upgrade,甚至是遺產房,打破頭去搶offer的情況依然如火如荼,讓很多原本在淡季摩拳擦掌準備入手撿漏的買家扼腕歎息。
沒有人再去爭論市場暴漲與暴跌的話題,反而有人開始不停地提及漲太快,市場風險太高。夕子在過去兩三年都在反複地講這個問題,就是市場漲幅過快可能帶來的泡沫問題,終於慢慢得到認同。然而下跌的懷疑,夕子相信從來沒有離開過大家。
尤其是最近幾天一個和野生動物園老虎吃人的消息齊名的爆炸性新聞就是---溫哥華實行對非居民額外收的15%的稅,意味著買一個300萬的房子,要345萬才可以買到,這個稅之高,影響之大,實乃近年之最了。
大家憂心忡忡,很擔心這個新政很快會在安省施行。也有人跳出來樂觀分析,覺得新政實行會讓大批的海外買家轉移到多倫多,這樣多倫多的市場會更加火爆。
大批的海外買家馬上掉轉船頭來多倫多與我們爭奪這麽有限的資源,有這個可能性嗎?多倫多與溫哥華的環境/距離/地理位置/文化都有一定差異,短期內市場份額的大規模轉移還是不太可能的。
這個限製海外買家的政策全球並不是首例,澳洲其實已經施行了一段時間;其實說到相似性,中國香港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的大批外來戶的國際化大都市,也一直出台新政去控製並打壓外來者購房的瘋狂,但是然並卵。還是依然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越來越無能力購房。
為什麽呢?說到底就是供求關係,其實這才是市場上漲的最根本的原因。市場上的存貨不足的時候,出現搶offer的情況比較普遍,自然價格就會水漲船高。市場下跌,一定是基於存貨遠遠高過市場的消化能力,導致存貨堆積,賣家隻有降價出售,降價風潮厲害之時,價格會猛烈地下降。
2016年,市場的存貨依舊是供不應求,大量的買家已經排隊準備入場,但是票根依然有限。
過去的很多很多年裏(夕子建議大家自行去多倫多地產局網站查詢過往曆史數據,market watch report甚至可以追溯最早到1953年的成家數量和平均價格),6月,7月,8月的價格,都比5月份和9月10月份要便宜。為什麽,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本地人傾向於夏天出遠門度假,孩子不上學了,就需要照顧孩子的很多活動,從而不能顧及買房。或許是由於人的心理周期原因,在4月5月市場火熱之後,大家厭倦了高價搶offer的緊張,希望遠離這個該死的市場一段時間。總之,6、7、8三個月價格下降,是一直以來市場運行的規律,是事實。
而在2016年,這個現象將會再一次沒有例外地出現。所以夕子現在就可以預測,往後幾個月,我們會看到市場成交量慢慢回落,價格也開始下降。這並不代表市場將會在未來的幾年開始出現下跌,而隻是說季節因素會使房屋成家價格做局部的調整。
2016年夏季會出現調整,但是全年的表現呢?夕子去年的報告裏很多次提及了,2015年平均價格是62萬2,今年到6月份截至,市場的平均房價是71萬9千;照這樣的增長比例,年終的平均將會是73萬左右。所以過去30年的平均5.8%的上漲速度,在2016年仍將繼續。
夕子還要做一個大膽的預測,就是到2018年底,多倫多房價平均價格將上漲到90萬(這個預測,夕子在2010年私下裏偷偷測算過,覺得太過瘋狂,但是現在看來,似乎我們離這個目標不遠了,有些可怕)。
預測的依據是,2013年平均房價在52萬到,2014年的平均房價是56萬,2015年平均房價是62萬,未來三年平均年上漲幅度在11.2%(相當CRAZY),如果按照過去十年內正常6%的增長,以2013年為基準,2018年房價應該去到70萬是合理的。但是市場跑得很快,快得超乎量尺的理性,這樣下來,兩年之後平均價格將會在90萬以上。
不信,你也可以自己用計算器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