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子的魔幻星球

夕子做過記者、PR和廣告人;出過書、寫了很多文章,也買賣了很多房子;現居多倫多。
個人資料
夕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用自己的骨頭熬一鍋理想的湯

(2010-09-13 18:42:30) 下一個

陽光經紀手記之七—
用自己的骨頭熬一鍋理想的湯

200881523342580.jpg
在年初房子熱鬧的三個月裏,有客人問我,房子什麽時候會冷下來。我說HST推行外加銀行提高貸款門檻,這樣的杠杆效應下,賣家急於將房子出手買家大多在觀望,房子會冷一段時間。最近,又有客人問我,房子什麽時候會熱起來;我指指手裏一疊打印出來的MLS房源信息表格,請看看最下麵的描述裏麵,我們闊別已久的在規定時間統一遞交OFFER的要求再度出現了。

我翻看去年寫的文章,發現在2009年8月份,有一篇題目《搶OFFER何時是個頭?》,去年的這個時候狼煙四起,搶OFFER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很多房子都是3天到5天內就售出,好地段的房子還供不應求。今年的房產腳步明顯放緩,但是,最近的兩個星期裏麵;夕子本人就帶不同的兩撥客人分別去兩處房子搶OFFER:一個是HOUSE,一個是CONDO;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慢慢出現。

會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7月1日之後推行HST,所以很多賣家都趕在這個日子前希望將房子賣出去,這樣的話,經紀費以及律師費等服務費會避免一個8%的PST;之前的若幹年都是加上5%的GST。這就造成了市場上房源過多,所以有些房子在市場上一天拖至一天,從新貨變成存貨。這些存貨不需要搶OFFER,還可以殺價,所以當買家開始醒過來紛紛從觀望準備出手的時候,存貨最先賣掉。而7月1日後市場上新出來的房子數量比從前少了很多,可挑選的品類也少了許多;新一波的買家卻有所增長,就造成了供不應求的現象;於是搶OFFER又回來了。

和許多買家一樣,夕子和我的很多同行都很不喜歡搶OFFER。我們同事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總是叫苦連連。一些不錯的房子,搶不到OFFER,客人會有些失望不開心;搶到了呢,客人更不開心,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出多了價錢,當了冤大頭。尤其是帶客人連搶幾個房子都失敗的時候,有些人會遷怒於經紀身上,覺得沒搶到OFFER是因為這個經紀的能力不夠或者說不夠幸運,於是會想要換一個經紀;辛苦了很長時間的客人花落別家,經紀的委屈和心酸是不可言喻的,所以搶OFFER是客人經紀雙方互相折磨的一個過程。

1280295227259_000.jpg

夕子的觀念是,搶OFFER,要順其自然。而且很簡單,不要頭腦發熱非常衝動;在看到一個理想的房子之後,首先要做的是,將這個房子為圓心,畫一個圓,半徑是周圍250米或者500米之內,最近三個月到半年內成交的所有相似類型的房子的成交報告打印出來。然後將目標房子和這些最新的成交數據進行比較,很快就能得出一個大概的市場價位。一般來說,目的是讓大家來搶的房子標價都會低於市場價,這個時候要頭腦清晰,要理解房主的用意;我總是說,市場是有自檢功能的;不論標價多低或者多高,市場都會把它調整到該有的價位。譬如說一個房子標價45萬,但是根據分析報告,同類型同地段的房子平均銷售價位是46萬5,所以你心底就應該有個數,房主心目中的理想價位大概是多少;如果是搶OFFER,對方能夠出的價格大概有多少也可以猜得八九不離十。

在這個特殊階段,最好可以先去銀行做一個貸款的預批;這樣在搶OFFER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放貸款條件;也就比對手多一個競爭優勢。如果需要驗房的,也盡量提前驗房,這樣在遞交OFFER的時候,可以遞交一個CLEAN的FIRM OFFER;這個時候,即使價位有可能比對手低個幾千塊,房主也會權衡利弊,選擇一個FIRM OFFER的。誰都不想承擔未知的風險。另外,如果有條件,最好提前到銀行開一個訂金的MONEY ORDER,這個定金一般來說是房價的5%;也是首付的一部分;在遞交合同的時候,將訂金加上一個FIRM OFFER一起遞出,會很快在眾多OFFER裏麵脫穎而出,即使出價沒有多大優勢,也會讓賣主仔細考慮這個OFFER的。

準備充分,出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格,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搶不成的話;不要不開心,有可能是件好事。如果一個房子被盲目地推高到比市場價高很多的價位的話,即使買下來,心裏也會不舒服;這樣的話,買房變成一種煎熬,反而失去買房的意義了。

在這種搶OFFER開始有苗頭的時候,更要頭腦清晰,一定要提前到銀行去談,看看自己能夠承擔的最大貸款數額。因為在搶OFFER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過線,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買到房子後,生活質量下降,還不如不買。記住,房子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人為房子服務,這樣的道理適用於很多物質與人類的關係學。在武俠書裏有劍奴一說,指的是那種一根筋撲在劍術上渾然不顧人生境界,成不了劍聖,成不了劍仙,有點像《無極》裏那個叫鬼狼的角色,其實很可憐。當然還有車奴,你覺著他買了一寶馬不是為了享受乘駕的快樂,而是為了受盡寶馬的淩辱,上街膽顫心驚,轉彎燈恨不得提前半個小時就打起,一旦有自行車經過,馬上像鬼子進村後感覺到“發絲雷”,趴那兒不動,一動不動;要是你膽敢把車劃了一條細紋,他那不叫憤怒,而叫悲傷,死的心都有。

20090424114714167.jpg

不要買了房子後過這樣的生活:每個月發工資後先把按揭款打入卡中等待銀行殘酷地提取;有車之人看見油價又漲了就會心中一沉;無車之人打的時緊盯著裏程表心驚肉跳;老婆不能買五十刀以上的衣服;節假日出行要算計著當天往返不可以住HOTEL;看份報紙還得掂量著是75分的星島明報,還是不要錢的現代日報。

別用自已的骨頭熬一鍋理想的湯,這是我過去曾描述的一幅慘圖,當然事情不見得有那麽悲慘,但它更為無助,房子不是房子,房子是祖宗神仙;每人每月恭恭敬敬地把上千銀兩交給銀行,然後克扣自己的生活。這失去了我們買房子的初衷:讓自己的生活升級,過上更舒坦的日子。

別讓房子控製了你的人生,要量體裁衣。在有一份不錯的穩定報稅的收入的前提下:你有二十萬的首付就買七八十萬的房,有十萬的首付就隻買四十到四十五萬的房,如果隻有兩三萬,先別買房,租房住挺實惠。擔心房價上漲?你又不炒房子,它漲它的,你租你的,怕什麽。

人的一生很短暫,應該享受人生的快樂,如果把大部份時間都用在為房子憂心忡忡上去了,那活著還有什麽意思?人不是因為有房子而幸福,而是因為幸福才有房子——內心安寧,其實就是最好的房子。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