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病從口入”係列8:西醫談食物的“寒”、“熱”及其他

(2008-05-28 21:02:54) 下一個

百草園    西醫談食物的“寒”、“熱”及其他   園丁

 

  中醫認為:食物可以有“寒性”或“熱性”。寒性食物吃多了,可能導致口淡無味,胃口反酸,大便稀軟,小便清長,甚至形寒肢冷,神情冷漠。原來體質偏寒的人就更明顯。反之,吃熱性食物太多,可能導致口乾舌燥,咽痛牙痛,口舌生瘡,胃部灼熱,大便幹結,小便黃赤,怕熱煩躁,亢奮失眠。體質偏熱的人更為敏感。很多人都有過這方麵的體會。

  人們從累積的經驗中得知,寒涼性食物包括蔬菜如白菜、芥菜(苦菜)、油菜、椰菜、芥蘭、西蘭花、青江菜、西洋菜、芹菜、蘿卜、苤蘭、番茄;豆類如綠豆、青豆、大豆,水果如橙、橘、檸檬、蘋果、梨、奇異果(彌猴桃)等。溫熱性食物最著名的是辛辣如蔥、薑、蒜、椒、芫荽、八角、茴香,及煎、炒、燒、烤類,肉類中最著名的是羊肉,水果如荔枝、龍眼、芒果等。

  “寒”、“熱”是中醫基本理論的一個內容。西醫的寒、熱主要指體溫高低。那麽它們有沒有某些可以溝通的共同語言呢?

  中西醫發展循不同的途徑。西醫真正發展起來是四、五百年的事。從解剖、生理、病理,顯微鏡的發明導致發現細胞、細菌,然後免疫,隨著物理、化學的發展而有X光,藥物,隨著消毒和麻醉的發明而開創了現代外科。因此西醫的發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條實證、分析,並緊密結合當時物理化學發展的路線。中醫從第一部有文字係統記載的醫書――《內經》,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三百年。其發展基本上是從對病人的整體觀察,與環境的聯係,“天人合一”,進行辯證、歸納,並結合當時的哲學思維而逐漸形成體係。由於所走的路線不同,因此中西醫很少交集。

  但是無論是從微觀或是宏觀,畢竟是麵對同一個人和病,必能找到共同的東西,就像描述同一事物的中英文能互相翻譯一樣。試看中醫所謂的“熱象”,不是有西醫所指的新陳代謝亢進的表現麽?而代謝亢進的機製,涉及交感神經-腎上腺係統活動加強以及相關的內分泌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等體液因素的配合,並相應地有副交感係統及相關激素如胰島素等的降低。“寒象”的情況正好相反。

  因此,所謂熱性食物,便可能是刺激交感及相關內分泌,相應地有副交感及相關激素抑製,從而引起代謝加強有關。寒性食物的作用相反。

  有趣的是:椰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含有硫氰酸鹽Thiocyanates類化學物質,可以阻礙體內碘的運輸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後者的減少,便可導致代謝減弱而表現“寒”。

  目前的情況基本上還是:中醫知道寒熱,可是很少去注意它的現代科學機理;西醫了解但往往忽視相關的代謝或神經-內分泌變化,治療隻著眼於病原如細菌。舉個例子:病人支氣管炎咳嗽,中醫通過辯證,如果是肺熱咳嗽,會用清熱化痰藥把病治好。盡管有些清熱藥也有抑菌作用,可是中醫可以不知道細菌。此外,中醫辯證還有其他證型,如風寒、風熱、、肺燥以至內傷咳嗽等,要分別給予不同的治療。西醫治療感染可以說隻是對付細菌,抗菌素這種不行換那種,假如幾種抗菌素都無效,那就麻煩了。記得早年我在內科實習,碰到一個急性支氣管炎的病人,青黴素無效改用氯黴素(現在已不用),三天後熱退,咳也基本止住。於是囑繼續服完兩天藥。不料兩天後病人訴說咳得更厲害,陣咳連聲,夜不能寐。當時我手邊沒有其他抗菌素,幾乎後束手無策。可巧那時我在學中醫,突然想到她會不會是寒咳?氯黴素味極苦,按中醫說法性屬寒,五天連服,可能使病人由熱轉寒,或者說由發熱時的交感興奮轉為副交感(迷走神經)興奮,引起細支氣管痙攣而發生痙咳。檢查她的舌、脈,認定她已轉寒。於是給她開了一些中藥,並囑她吃些薑或胡椒。第二天,她高興地跑來說,咳已好了,中藥還沒有吃呢!這事使我印象深刻,並促使我思考寒、熱的現代醫學涵義。食物的寒、熱不是沒有道理的。

除了寒、熱之外,中醫有關“風”或“外風”的部分內容,可與西醫的過敏相當。例如有人吃了奶、旦、魚、蝦,會皮膚起疹、發癢,中醫稱為“風疹塊”或“――(無法打印)”。從觀察病人表現,生活、環境影響,認為病因除了稟賦(先天因素),體質(氣、血強弱)以外,還因風邪侵襲,並根據迂熱迂風而發以及皮疹紅熱形態,或迂冷受風引發皮疹淡白的不同,加上舌、脈表現,分別診斷為“風熱”型或“風寒”型,而相應地給予不同治療,包括改變體質等(所謂“辯證論治”)。但是“風”的現代醫學機理是什麽?為什麽還分熱與寒?

西醫則診斷為蕁麻疹,從病理、生理一直追蹤到分子或細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E,肥大細胞及其顆粒,組織胺,等等。(清參看前“病從口入”係列6:食物過敏),治療也是利用藥物化學成就,使用抗組織胺,或穩定肥大細胞顆粒的藥物。但是基本上不會注意病人的其他情況,也不會區分病人的風寒、風熱(或此時的神經-內分泌狀態)而考慮不同的治療。

由此看來,中、西醫由於循不同途徑發展,對同一病會有不同看法,然而應該有交集。同時考慮中、西醫,作出聯合診斷和治療,應是比較全麵的方法。目前,中西醫結合已經取得很大進展,相信最終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醫學體係。這也將是中國傳統醫學對世界醫學的一個寶貴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