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曬太陽

(2008-08-19 16:12:13) 下一個

  Herb Garden   曬太陽      園丁 

 

“日光、空氣、水,鍛煉身體三件寶”--這是小時朗讀的課文;皮膚曬得黝黑發亮,被認為是健康的標誌;西人去海灘把皮膚曬出褐斑Suntan,回來向同事炫耀;衛生學書上也說:曬太陽幫助人體皮膚生成維生素D

  但另一方麵,又說曬太陽會傷害皮膚,甚至引起癌症。

  兩方麵都有道理。如何從其中趨利避害,便值得注意了。

  這裏說曬太陽的利弊,主要指太陽光中紫外線Ultraviolet (UV)所引起的利弊。紫外線是太陽輻射的可見光譜中紫光之外的輻射線,按其波長範圍分為ABCDUVA最接近紫光,波長最長:400315nm(納米,即十億分之一米);UVB的波長稍短,為315280nm;再短的為CD

  自太陽射向地球的紫外線約98.7%被大氣層阻隔,隻有少量波長較長的UVA及更少量的UVB能到達地球,CD就更少了。普通玻璃可穿通UVA90%,但UVB不到10%。矽(矽)、石英可通過UVAUVB甚至更短波,因此被用於製造紫外線燈。

  先說曬太陽的利。紫外線(主要是UVB)和身體中的一種酶配合,能使皮膚內的脫氫膽固醇轉化為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即維生素D3--人體內自然狀態的維生素D。而維生素D是調節鈣、磷代謝及骨骼生成的重要因素。血鈣不足會引起肌肉痙攣,骨鈣不足會造成兒童的佝僂病,或成人的骨質軟化Osteomalacia

有研究指出:維生素D有助於預防心髒病、高血壓、周邊動脈疾病、老人抑鬱症、糖尿病 結核病; 對防止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也有好處。最近,奧地利及美國Johns Hopkins大學醫學院研究報告:血液中維生素D偏低,死亡率大幅升高。

  從事戶外活動的人,其所需的維生素D可經由太陽紫外線幫助皮膚生成;室內工作者,即使借由食物補充,其維生素D偏低的情況仍很普遍,五十歲以上幾乎半數有這問題,因此適當曬太陽對他們有好處。

  適度曬太陽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使皮膚更健康,所謂“容光煥發”。試比較長期不見天日的人的蒼白無光皮膚便曉得了。

  人工紫外線燈(主要是UVB)還用來治療一些皮膚病如牛皮癬和白斑病。

  再來說曬太陽的害。

  首先是曬傷Sunburn--主要由UVB引起的急性效應。可使皮膚發紅、緊張、疼痛、微腫。一般隻傷及表皮。紅、痛可持續2472小時或更久。進一步曬傷,會令在表皮與真皮間有液體滲出、積聚,大的可致發皰。曬傷通常可以完全恢複,但也可能脫皮或繼發感染。曬傷至真皮可使膠元纖維變性、退化,彈性纖維增生、變厚,皮膚變形。

  皮膚曬傷可以用冷水衝洗,再敷以一般保護性油膏(Lotion)即可。冰敷雖可一時止痛,但使血管收縮而影響循環,對恢複不利。嚴重曬傷,可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惡心、嘔吐甚至甚至昏迷,要送醫急診。

  慢性效應如褐斑Suntan,是皮膚已受傷害的標誌,粗糙皮膚下的褐斑是因紫外線主要是UVA刺激,生成黑色素Melanin所致。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製,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線,防止皮膚受到更多的傷害。

  老化Photoaging:長期過度日曬使皮膚變得粗糙、角質化,雀斑、豆斑、老人斑,鬆弛,起皺,麻木,末端血管擴張等。

  痣:是黑素細胞Melanocytes增生的良性腫瘤。年齡增長、青春發育、懷孕,都可以使痣增多或變大,而日曬是重要的刺激因素,也是可以預防的因素。日曬促痣的效果可能累積至幾年後才出現。

  痣可用雷射、電灼,或手術切除。不要自己隨便用腐蝕劑,搞得不好造成感染,甚至因過度刺激而轉成黑素瘤,那就危險了。

  皮膚惡性腫瘤:有鱗狀上皮癌、基底細胞癌、及黑素瘤。鱗癌初起如鱗狀斑塊隆起,或似疣瘊增大;基底細胞癌則如閃亮淺紅色斑,漸成硬殼,或潰爛久不愈合。這兩種癌多出現於受日曬的部位,如臉、頸、臂、手等。皮膚白皙者多見。這兩種癌惡性度都不大,如早期發現,容易治愈。黑素瘤則是危險的惡性腫瘤,常因痣惡變而成,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如果發現原來的痣腫脹變大、邊緣不整、顏色混雜、或有疼痛,要高度警惕,盡快就醫。

  光敏性皮炎Photodermatitis:因吃了某些光敏性食物,或使用含光敏性物質的皮膚用品後,再經日曬(主要因UVA)激活而發生。清參照前貼:“病從口入”係列7:《食物光敏感》。

  紫外線(主要UVB)可促發白內障,電光性角膜炎,角膜白斑,翼狀胬肉,又可使紅斑性狼瘡惡化。

 

  這樣說來,曬太陽似乎弊遠大於利,莫如“避之則吉”?也不能這樣認為,曬太陽對維持健康皮膚和補充維生素D都是必需的。關鍵在於“適當”。

  如何算“適當”?卻沒有一個硬性標準,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因時:一般建議應避免中午(104點)太陽直曬。在此時段前後,太陽斜照,紫外線特別是UVB及更短波經大氣層後被隔去較多,減少曬傷機會。可是UVB減少,生成維生素D也相應減少! UVB是雙麵劍,因此不管中午或早晚,重要的是掌握時間。曝曬時間,有建議一天不要超過15分鍾或30分鍾,當然也要隨早晚和季節調整。

  因地:隨地球緯度、海拔高低而不同。緯度低,海拔高,紫外線就強。注意海灘、滑雪、遊泳時,沙、雪、水可反射紫外線高達80%,所以容易曬黑。背陰地,仍然可以得到反射和散射的紫外線。室內如太陽光經玻璃窗射入,主要是UVA。而UVB多被阻隔了。

  因人:白人較黑人和黃種人容易受到紫外線(不管AB)的影響,因為皮膚內較缺乏黑色素。小孩或對太陽敏感的人要特別注意防護。寬邊帽,長袖衣服能有效地阻隔紫外線。防曬膏Sunscreen的陽光防護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SPF)15時,主要防UVBSPF30或以上,或另加特殊成份,可能阻隔較多的UVA。防曬膏要在曬前開始塗搽,以後根據情況,每12小時重複一次。有人提出防曬膏的某些成份可能傷害皮膚,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不妨輪流使用各種品牌。

  防止眼睛受紫外線影響,用塑料聚丙烯或聚碳酸酯比普通玻璃製的眼鏡更有效。

    近年來,有些天氣預報有所謂紫外線指數UV Index,是指紫外線到達地球某一地點的強度,大致以夜裏算0,中午算10(因情況不同,指數可以達10以上,即超過當地中午時的平均強度),如果是3以上,表示要開始注意防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