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埃及記解讀(17)--十戒

(2008-06-22 23:52:32) 下一個
出埃及記解讀

17 十戒

十戒是耶教最重要的文獻之一。 有關十戒內容的部分以後會詳細討論, 先來看看摩西得到耶荷華授予十戒整個過程的來龍去脈。 《百怖經》中關於十戒的來源有些語焉不詳, 但基本的線索還是清晰的:某次摩西同耶荷華見麵時, 得到口授,下山後把最高指示傳達給以色列百姓。也不知是應群眾要求,還是摩西自己覺得缺少說服力,於是摩西再次“奉旨”上山,一住四十天, 帶回了耶荷華親授的刻有十戒的石板。

《百怖經》中是這樣描寫的:

12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上山到我這裏來,住在這裏,我要將石版並我所寫的律法和誡命賜給你,使你可以教訓百姓。
13 摩西和他的幫手約書亞起來,上了神的山。
14 摩西對長老說,你們在這裏等著,等到我們再回來,有亞倫,戶珥與你們同在。凡有爭訟的,都可以就近他們去。
15 摩西上山,有雲彩把山遮蓋。
16 耶和華的榮耀停於西乃山,雲彩遮蓋山六天,第七天他從雲中召摩西。
17 耶和華的榮耀在山頂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狀如烈火。
18 摩西進入雲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晝夜。

西乃半島的最高峰, 海拔不過兩千多米。 普通人從山下登上最高峰,往複也不過一兩天時間。 而那個身強力壯,三兩下就殺死了一個埃及人的摩西, 卻花了四十天,如果騙人說去珠目郎馬蜂, 可能相信的人會更多一些。

如果這個十戒,深奧更甚於《九陰真經》, 難如天書。耶荷華需要親口傳授, 確保摩西不至走火入魔。 用了四十餘天, 也還勉強說得過去。 可是這個十戒, 普普通通, 平淡無奇的文字。 就算絕智的人, 一個字一個字地學, 最多也用不了三五天。

那麽到底為了什麽, 摩西要冒著族人造反的風險, 去西乃山一呆四十天呢?奧秘就在那塊石板上。大家問問自己,如果給你最原始的工具, 獨自上山采一片石板,刻上幾百個字回來, 需要多少時間呢? 絕大多數的讀者,給他一年恐怕也是拿不回來那塊石板來的。

眾所周知, 鐵器是赫梯帝國最先發明和利用的。當時赫梯對煉鐵技術, 嚴格保密。 僅在帝國崩潰之後,鐵器的製造使用才逐漸傳播到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摩西出埃及時, 赫梯帝國尚且十分強大, 所以摩西很可能從沒有見過鐵器。 他可能擁有的最銳利的工具, 應該是(青)銅器。 用青銅器來銼出兩塊石板, 並且刻上數百個文字, 絕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事。 而且這個石板, 表麵還需要平整光滑,字體刻得必須蒼勁有力。 如果石板凹凸不平, 文字東倒西歪, 像狗爬的一般, 摩西又怎麽能夠說服族人, 那是她們唯一真神的傑作呢?

從前摩西逃亡時, 在西乃山區牧羊,很可能還有點石匠的手藝, 知道在哪裏能找到合適的坯料, 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不然可能就不隻是四十天了, 摩西恐怕要在山上呆上個一年半載。

這也正是摩西無所不用其極, 嚴厲地威脅恐嚇以色列人:“ 上西乃山必死。”的道理。 試想其他的以色列人,上了西乃山。 見一蓬頭垢麵的人, 彎著腰, 低著頭, 玎玲當啷地敲石頭。認出那是摩西倒也罷了,萬一沒認出來, 以為是埃及間諜什麽的, 一塊石頭, 一杆投槍飛過去, 打個正著。 十戒已經刻完還好, 若是才刻了八戒, 難道讓今天的耶教徒天天學習八戒不成?

喜歡動腦筋的讀者, 自然會問: 上帝給摩西這麽重要的文件, 怎麽也該刻在更加堅固耐用的高級材料上才對嘛。 曾有耶教徒宣稱, 天堂裏有兩尺長, 一尺寬的鑽石。 連馬路都是黃金鋪的。 果真如此, 上帝完全應該把十戒刻在這樣的鑽石上, 打不爛, 摔不破,晶瑩剔透的。 摩西拿著下山, 輕巧又方便, 還有誰敢不信?肯定會一直留傳至今, 世界上不可能有非耶教徒, 更不用說敵基督了。

耶荷華也可以從天堂的黃金馬路上,取下一塊黃金磚, 也比石頭好嘛。 如果說鑽石, 黃金太貴重, 上帝怕摩西見財起意。 最少也該搞出點不鏽鋼, 鋁合金這樣的東東,一來堅固耐用不會生鏽,可以永久保存, 二來攜帶方便。 隻給摩西一塊石頭, 這樣的上帝也未免太吝嗇了!

許多耶教徒在無法解釋《百怖經》中比比皆是的矛盾時, 便借口上帝需要根據人類的理解力,道德水平來寫作《百怖經》。 卻不知, 耶荷華原來還得根據人類的生產水平, 決定使用的材料。 那時的以色列人,石板是他們能夠得到的最堅固耐用的材料,摩西隻會使用石料。 卻不知耶荷華居然也拿不出點更好的東西。

這個摩西化了四十天, 千辛萬苦敲出來的石板, 居然還沒來得展示給眾人, 就被摩西摔碎了。“摩西挨近營前就看見牛犢,又看見人跳舞,便發烈怒,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


按照《百怖經》的敘述, 摩西第一次拿著兩塊石板匆忙下山,是在聽說了山下的百姓鑄出了一頭牛用於崇拜。如果大家還記得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四世在位時期推行了古埃及曆史上最重大的舉措——宗教改革,埃及宗教改革時, 廢黜百神, 獨尊阿吞。由於宗教改革撼動了掌握重權的祭司的地位,埃赫那頓死後,在圖坦卡蒙即位3年後,阿蒙神被重新樹立,寺廟也都恢複了,埃及首都也遷回底比斯,宗教改革失敗了。摩西上山後, 百姓敬拜神牛, 這不僅僅是真神假神之爭了, 而是赤裸裸的權利之爭。果然摩西下山後, 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自己的擁護者, 屠殺, 鎮壓反對派。

26 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裏來。於是利未的子孫都到他那裏聚集。
27 他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跨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
28 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

據說《百怖經》告誡人們不可殺人, 但是那一天被殺的就有三千人。 當涉及到根本利益時, 可見宗教狂熱分子是不會遵守戒命的。

摩西不曾得到上帝的允許, 自作主張把刻有十戒的石板摔碎了? 這等滔天大罪,上帝破天荒沒有追糾摩西的責任,還允諾再給摩西一次機會,還同意摩西先準備一塊石板, 如此格外開恩, 為了什麽呢?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鑿出兩塊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樣,其上的字我要寫在這版上。”原因非常簡單, 摩西同助手約書亞上山采石刻字,四十天其實並沒有完成。 帶著個半成品的石板, 總不能對族人說是耶荷華寫了一半? 唯一的辦法, 隻能是銷毀, 然後重頭再來。 當時局勢很可能不穩, 摩西不敢同上次那樣在山上呆太久, 於是“耶荷華”就同意摩西在山下先準備石板了。

摩西在耶和華那裏四十晝夜,也不吃飯也不喝水。耶和華將這約的話,就是十條誡,寫在兩塊版上。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美國電影《出埃及記》, 在那部電影裏, 耶荷華被一團火球, 和一蒼老的聲音所代表。 而十戒石板, 是耶荷華以一團火光(可能是激光), 刻在一塊岩石上, 隨後又是一團火光, 從那塊巨大的岩石上切下一塊平整的石板。

《百怖經》中, 卻是描寫耶荷華用手指把十戒寫在了石板上。“耶和華在西乃山和摩西說完了話,就把兩塊法版交給他,是神用指頭寫的石版。When the LORD finished speaking to Moses on Mount Sinai, he gave him the two tablets of the Testimony, the tablets of stone inscribed by the finger of God.”

閱讀過創世紀的人, 可能會問: 這同一個上帝, 當年開天辟地時, 日月星辰,世間萬物, 不論多麽艱難困苦的事, 隻要自說自話一句“要有”, 事情就成了。可是為什麽這麽些年下來, 不進反退,武功盡失? 怎麽在一塊石板上寫幾個字, 居然還要用“手指頭”? 為什麽《百怖經》中會出現這麽明顯的漏洞?

我們把這個問題先放一放, 來看看金庸大俠的武俠故事。 相信讀者中會有不少金庸迷。 金庸的十四部武俠小說, 有人概括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十四個字分別提到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武俠小說: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碧血劍》《鴛鴦刀》
這十四部武俠小說的曆史年代, 分別是
《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射雕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神雕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倚天屠龍記》: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四年-元順帝至正十八年(公元1262/1263年-1358年)
《連城訣》:明中前期
《笑傲江湖》:明中葉(公元1500年後)
《碧血劍》:明崇禎六年-清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俠客行》:明末清初(17世紀30-50年代)
《白馬嘯西風》:清初
《鴛鴦刀》:清中前期
《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飛狐外傳》: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公元1766年-1769年)
《雪山飛狐》: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三月十五
如果大家看過這十四部小說的話, 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這些小說故事發生的曆史年代有清晰的順序, 小說中的武功招數也有門派傳承, 然而小說中英雄的武功高低, 卻同故事的曆史年代毫無關聯。 雖然我們無法讓金庸小說中的英雄們會聚一堂, 來個關公戰秦瓊, 分出個高下, 選出個武林總盟主。 但是從小說中的描寫, 還是可以看出功夫高低的。 比如 《書劍恩仇錄》中的清代的武林高手, 武功最高者, 也就是一袋煙的功夫, 消滅了幾個宮中的大內保鏢。 《碧血劍》明末的袁承誌, 獨居深山, 勤學苦練多年, 方成一代高手。

而宋代的武林英雄, 武功之高, 深不可測。 要過長江黃河, 也隻需隨身攜帶十數片樹葉,花瓣, 在岸邊以內功扔出, 隨後縱身一躍, 腳踏第一片樹葉, 用力向前, 借反彈之力, 飛出十數丈, 待身體下落時, 再踏上第二片樹葉, 借反彈之力,再衝出十數丈, 如之再三,便過了長江。 至於段譽的六脈神劍, 更是了得, 收放自如, 殺人於無形, 比原子彈都利害。 成為武林高手,也不再靠勤學苦練, 找點千年老鱉的毒血喝了, 或者用吸星大法,把別人的內功偷來, 高手速成, 省卻了許多煩惱。

那麽為什麽武俠小說一代宗師的金庸大俠的故事中也寫得這樣不合情理呢?
如果大家了解了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寫作順序, 就能夠找到答案了。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雕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雕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曆史》雜誌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原來金庸小說中武林英雄功夫的高低, 不在曆史年代順序, 而是決定於小說的寫作年代。 當年金庸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時, 新派武俠小說方才興起, 所以武功招數, 還不夠老到。 等到數年後, 日積月累, 添油加醋, 武功早就深不可測了, 那些武林高手的功夫是沒有做不到, 隻有想不到。 所以郭靖可以左腳踩一下右腳, 飛上百尺高樓。

回過頭來再看《百怖經》就容易理解了。 所謂的摩西五經中, 出埃及記成書要早於創世紀。 所以出埃及記中耶荷華, 刻幾個字, 也得親自動手。 等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到迦南, 吸取了巴比倫的武功典籍, 那時的耶荷華, 創造日月星辰, 也隻需要“覺得那是好的”就成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摩西三千多年前欺騙族人的那塊石板, 居然把三千多年後的耶教徒騙得團團轉。 自欺罷了, 還要欺人。 居然有耶教徒聲稱發現了三千年前耶荷華親手交給摩西的那塊石板真跡。除了絕智者, 什麽人會相信這樣的鬼話?

不過我倒是非常希望這一次耶教徒的宣稱能夠是真實的! 萬一耶荷華在用手指寫字的時候, 不當心劃破了手指, 留下一點寶血在石板上, 或者一個寶指甲蓋之類的寶物。 拿來給本壇的生物學家, 比如在美一方, 使用最先進的基因技術,克窿出一個複製的耶荷華, 看看是分蹄的還是倒嚼的, 如果能解開這千古之迷, 肯定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請閱讀我的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