繚繞的鷹笛

在找到自己的信仰以後,心靈從剛硬到柔軟。做回一個真實,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 會哈哈大笑會悲傷流淚,喜歡品嚐美食,也喜歡欣賞?寫著玩
正文

馬甸這個地方 (4)

(2005-03-07 16:36:11) 下一個
馬甸的人(中) 比較生活在機關大院裏的孩子與生長在馬甸兒的孩子,最大的區別,可能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像我們機關大院裏,父母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互相認識。在那年月,評個職稱,漲個級別什麽的,很多時候都要看表現,看人緣。如果家裏有個霸王孩子到處欺負人,那這孩子的父母可就抬不起頭來了。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大家都互相比孩子,不會教育孩子那可是其中一項最大的失敗。 在我們院裏稱王稱霸的,要末父親本身就是個頑主,渾不吝的主,要末就可能是那孩子長者逆子的反骨(什麽是反骨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再有就是那個年代的家長,習慣了什麽事都得依靠組織(不依靠也不行),當順民慣了。所以教育孩子也是被欺負了,要找老師,找家長解決,絕對不許自己動手解決。那會兒,老師也不待見打架的孩子,無論有理沒理,隻要打了架了就得罰站,請家長。 是不是,馬甸的家長從小就教育孩子“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之類的,我不敢妄評,因為我沒生活在那裏。但是回想起來,在我中學六年裏,馬甸同學中沒有一個淞(不是這個字,我的機器上沒有)人是真的。 在他們的概念裏,就沒有找老師這一說。要是被欺負了,無論打得過還是打不過,都會奮起還擊。應了那句話,“輸人不能輸陣”。那氣勢,是我們這些生活在機關大院了的孩子所少有的。 別以為我們班那些馬甸的同學個個都是小頑主之類的,即使放在今天,我那些同學也可以說是老實孩子,更不用說,他們當中還有好多老師選的班幹部,團幹部。在馬甸生活,最怕的就是讓人說你一個song2 字。 有時我想,馬甸人的特性也許與民族特性有關。前麵我提到過,馬甸兒是回民聚居區, 那好勇,不服輸的個性,也許就是繼承了回族的特質。 表麵上,走在大街上回族人和漢族人沒有什麽兩樣(寧夏的回族兄弟除外,他們高顴骨,深眼窩,西域的特征很明顯), 但在為人處事上卻有很大的區別。 第一,回族人比漢族人更加抱團。早些年間,任何一個異鄉的回族人,可以走進一家門楣上有穆斯林文字的院子裏,主人都會以兄弟之禮招待 他,管吃管住,臨走時,無論家境富裕不富裕,都要送一些盤纏。同樣的,在一個回族的村子裏,你要是欺負了一個回族人,等於欺負了他們一家人,你要是把一條街的回民得罪了,那你也不用再在這個村子了混了。 第二,回族人容不得欺壓,很多時候如果貪官汙吏橫行,不合理的事發生,漢族的人是能忍則忍,不到沒飯吃,活不下去了,決不會揭竿而起(要麽有人說中國的老百姓是天底下最順服,最好的老百姓)。可回族人不這樣,“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容不得欺壓。 在前幾朝,但凡有個貪官汙吏,敢欺負到回族人頭上,那經常是一個縣城裏的回族人被官府欺負,附近的七鄉八縣的回族弟兄都會來聲援。官府要是敢鎮壓,清朝末年寧夏, 甘肅的回族起義可就是個榜樣。所以,曆代官府對回族是能撫則撫。要是有哪個不長眼的昏官,將回民逼反了,不要說他頭上的烏紗帽,就是他那顆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就算他能逃的過造反的民眾,朝廷也得把他的腦袋摘了。 也許,在馬甸生活的回族人後代繼承了先祖的遺風,抱團,並且容不得欺負。按照過去朝廷的話,那都是長者反骨的人。並且它們的風格也可能傳給了當地的漢人。也許就是因為這層原因,才有了文革時期的回漢武鬥. 這也是為什麽, 馬甸人同外人打架,輕易都能招來一群人. 但這也是馬甸人的悲劇所在. 其一, 這裏的人在當時的一元社會下,顯得太出格了. 與其他的地方顯得格格不入. 牛街也曾經有這樣的經曆和名聲. 其二,也正是因為這種抱團, 仗義的個性, 使很多年輕人斷送了前程.很多進了大獄的年輕人, 就是因為幫人打架,把對方打殘了,自己的一輩子也擱進去了. 現在再想我那些同學,不用父母教,看著自己周圍大哥大姐們的言行任教,耳濡目染的,長大了當然不能讓別人欺負了. 祖輩的造反的因子也可能傳到他們的血液中. 我們這群馬店的弟兄在學校禮很容易反抗權威. 反觀我們這些生活在機關大院裏的孩子,不要說造反了,就是剛有一點苗頭,都不用黨和政府行動,幼兒園阿姨和家長就得把這點星星之火給撲滅了。 (待續) *********************************************** 以上的東西,隻是我個人的想法,沒有任何考證與研究.我隨便說說,您可別把它當真了.您呀, 也就姑且一看,知道有馬甸這麽個地方,有這末一群人也就行了. 當個傳說, 將來到了馬甸, 還可以和那些新搬到馬甸的人白話白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