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亮通訊

本博客匯集了喬亮近年來為報刊寫的新聞報道和時事綜述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維基揭密,讓當權者尷尬又無奈(下)

(2011-02-18 21:14:56) 下一個

維基揭密的巨大能量,主要得益於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維基揭密不僅在由政府壟斷的“國家安全”問題領域捅出了一個大洞,帶來了更大的透明度,還在一定意義上證實國家正在逐漸失去某些傳統的控製信息流動的能力。但是,維基揭密雖然在信息泄露和發布方麵取得了優勢,但它同樣凸顯了信息發布與信息接受主體理解能力不足之間的鴻溝。對於普通人來說,讀完並理解維基揭密的信息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此一來,解讀“專家”應運而生,他們分別是維基揭密提前授權了的英國的《衛報》,美國的《紐約時報》,和德國的《明鏡周刊》。那麽,這些專家們給我們展現了什麽呢?

泄露阿富汗戰爭的真實細節

2010 年 7 月 25 日,維基揭密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 它將名為《阿富汗戰爭日誌》的 9 萬 2 千份關於阿富汗戰爭真實細節的絕密文件公諸於世。泄密者希望,通過真相的公諸於世來改寫曆史,盡早結束這場殘酷的戰爭。

“阿富汗戰爭日誌”的時間跨度為 2004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這些泄密文件包括反對塔利班領導人的秘密行動;巴基斯坦情報人員暗中支援阿富汗叛軍,甚至還與塔利班密謀對付美軍的內容;甚至還有基地組織首領本·拉丁的消息。但更多的,是未經報道的對阿富汗平民的迫害。

日誌中的 144 項記錄中有一些所謂“白藍”事件,記錄了對阿富汗日以繼夜大範圍襲擊所造成的數以百計的平民傷亡。當無辜的平民在阿富汗被殺害,他們的親屬都會得到補償。日誌中記載,一具屍體補償 10 萬阿富汗尼,相當於 1500 英鎊。日誌披露了很多被低調處理而鮮為人知的事件,而聯軍在那些永遠不會上報的事件中危害了數百名的平民,其中包括 16 名被英國軍隊錯誤射殺或轟炸的兒童。

據報道,駐伊拉克的美國陸軍第 10 山地師上等兵情報分析員布拉德利·曼寧( Bradley E. Manning )是《阿富汗戰爭日誌》的泄密者。他在網上和一個黑客艾德裏恩·拉莫( Adrian Lamo )聊天時自誇,他從國家部門偷了 25 萬份絕密文件,並傳給了維基揭密。考慮到曼寧可能會對美國造成威脅,拉莫向當局告發了他,導致了曼寧的被捕。 7 月 30 日,曼寧被移交美國軍事法庭,從科威特押解回國,關押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位於弗吉尼亞州的匡蒂科軍事基地候審。

在曼寧被捕之後,阿桑奇的行蹤變得極為隱秘,他不在公共場合露麵,或者僅通過視頻出現。維基揭密並沒有立即公布《阿富汗戰爭日誌》,阿桑奇將這些文件留了一個月。直到 3 家受人尊敬的著名媒體——《紐約時報》、《衛報》和《明鏡周刊》的記者開始圍繞它們編撰各種故事,維基揭秘才和這 3 家媒體同時向世界公布這個發現。

阿桑奇知道,自已的力量不足以處理他手中的這個驚天秘密,所以他借了幾杆大槍來幫他做分析和考證工作。這也給了這批東西更大的分量:真正的記者正在審批它們,資料的融合和鑒定能極大地提高公布在網絡上的資料的質量。並且通過和這 3 家媒體共享資料,阿桑奇確保了維基揭密一直處於故事的中心。阿桑奇說,維基揭密的使命是“透明化”。

公布美國外交官內部通訊

  

維基揭密在 11 月 28 日又扔下一顆重磅炸彈,公布了大約 25 萬份美國敏感外交文件。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及法國《世界報》等紛紛轉載。這 25 萬份美國外交電報的陸續曝光,在美國和國際社會引起震動。《紐約每日新聞》援引意大利外交部長弗朗哥 . 弗拉蒂尼稱曝光美國外交電文是“世界外交的 9/11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譴責維基揭密的做法是“對整個國際社會的攻擊行動”,呼籲盟國全力防範揭密引發的危險。而美國共和黨眾議員皮特•金指明維基揭密是恐怖組織,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明確和現實的危險。

為什麽官方對此如臨大敵?因為這醜揭得太徹底了。比如說,《每日電訊報》援引文件內容報道, 2009 年 7 月,一份秘密“國家人工情報收集指令”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的名義發出,傳達給美國駐紐約、維也納和羅馬聯合國代表團以及美國駐其他國家的 33 個使領館。指令要求美國外交官收集聯合國人員的電子郵件地址、電話、傳真和尋呼機號碼、信用卡明細等。有關聯合國高層官員所用通信係統的技術細節也在收集之列,例如通信中所用密碼和個人密鑰。

文件顯示,“聯合國主要官員,包括副秘書長、專門機構負責人及其首席顧問、秘書長高級助手、維和行動及一些政治代表團負責人”均遭監控。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同樣未能幸免。指令要求,收集有關潘基文“管理和決策風格以及影響秘書處”的情報。從文件中可看出,早在 2008 年,希拉裏的前任賴斯也下達過多份類似的秘密指令。

除聯合國,美國對其他各國政要同樣“關心”。按《紐約時報》的說法,美國情報部門人員經常扮作外交官,被派往其他國家執行任務。希拉裏 2009 年 4 月簽署的一份指令要求收集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和布隆迪國內重要人物的一切信息。美國當局還要求駐各國的美外交官,優先處理涉及武器交易的情報,“包括相關談判、合同、運送、銷售條款、裝備的質量和數量、價格和付款方式”。

多篇電文與中國有關

對華外交是美國外交的熱點,維基揭密網站獲得的美國保密外交電報中自然有不少關於中國的內容。

一份電文披露了美國在安置關塔納摩灣監獄在押囚犯過程中跟有關國家的討價還價。其中島國基裏巴斯共和國如果願意接收中國穆斯林囚犯可以得到數百萬美元的獎勵。

美國駐韓國大使今年 2 月在給華盛頓的電文中說,考慮到北韓終將倒台,韓國考慮用商業利誘的手段,幫助中國消除在朝鮮半島統一後,韓國跟美國良性同盟關係的擔憂。

中國有人向美國使館密報說中共中央政治局指示黑客攻擊穀歌電腦係統。它還暗示說,中國中央政治局一名高級成員指導了黑客對穀歌電腦係統的攻擊。

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去年五月與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對談時,李光耀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台灣采取務實策略,最大關鍵是透過經濟加強與台灣聯係。除此以外,維基揭密公開的這些文件還顯示,中國官員去年四月告訴美方,台灣能成為世衛大會(WHA)的觀察員,顯示在“極廣義詮釋下的一個中國”可以為兩岸關係帶來進展,但是中國官員同時反對美國對台軍售,尤其是六十架黑鷹直升機和 F-16C/D 型戰機

美國駐北京使館 2009 年 5 月 8 日發回美國的電文提到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與到訪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會麵時,“顯得疲倦、並似乎承受很大的壓力”,然而電文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卻顯得很“放鬆並且自信”。

美國駐北京使館 2009 年 9 月 1 日發給美國國務院的電傳文件提到,中國政府對新疆 7 月騷亂的處理手法,可能引發伊朗以及其他中東國家對中國的不滿,從而影響中國與伊朗的外交。伊朗的高層宗教領袖強烈批評中國,但中國為防止自己成為穆斯林國家打擊的目標,擴大了在中東的媒體宣傳,例如包括最近成立的中國中央電視台阿拉伯語頻道。

維基解密的文件還顯示了美國與中國在武器擴散問題上出現的緊張關係。 2007 年,美國要求中國製止北韓通過北京向伊朗運送彈道導彈部件。 2010 年 5 月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在電報中對中國知名企業的某些出口商品可能被用於製造化學武器表示擔憂。

美國駐華使館的電文還提到,中國曾要求英國不要允許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過境倫敦或與英國政府官員見麵。電文還指出,北京威脅法國說,如果巴黎授予達賴喇嘛榮譽市民稱號,北京將中斷與巴黎的姊妹城市關係。

中國政府目前對此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中國國營媒體大都報道了維基解密網站公布美國機密文件的消息,但是報道都沒有提及電文中有關中國的具體內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