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休憩棧

歡迎您來心靈休憩棧歇歇腳。
正文

後現代大富豪(二)

(2008-04-30 18:06:30) 下一個
        縱觀盧雲一生,最大的轉戾點就是從絢麗多姿、備受尊崇的學術界生活,『退』到照顧殘障者的方舟之家,擔任牧者。要知道那時哈佛大學給盧雲的禮遇極優,他每年隻要教半年課,其他半年隨他自由使用(注二)。
        做出這個決定對盧雲來說,並不容易,甚麽是他最大的掙紮呢?他自述∶『離開哈佛是很困難的決定,好幾個月以來,我一直七上八下的,想搞清楚離開哈佛是否背叛了我的召命。外麵有聲音告訴我∶「你在這裏可以成就許多事,人們需要你!」,而內心又有一個聲音說∶「向人傳福音卻喪失自己的靈魂,又有何益處?」(注三)
        到底是甚麽原因促使他做這個決定的?我們或許可以從他日後的反思一見端倪∶『我喜歡耶魯,我喜歡教書,不過┅┅我感到自己需要某樣更深刻的東西,並且我了解自己在基督裏紮根不夠深。我渴望擁有更多。』(注四)盧雲曾提到自己在廿年學術生涯後,內心開始感到一股威脅。他省思∶『隨著年紀漸漸老大,我是否與耶穌更接近?』他也意識到經過廿五年的神職人員生涯後的他,已落入貧窮禱告生活、孤立,總是在處理十萬火急的事;盡管人人都說他很成功,但是內心深知外在的成功已經使自己的靈魂落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他自省,『我的生活缺乏默觀的禱告,生命寂寞,不斷在處理似乎是緊急事件,這可否正是靈魂受壓製的徵兆?』(注五)
        方舟之家的生活使盧雲的心靈得到歸宿。楊腓力曾提到盧雲在方舟被分派照顧一位年輕的重度殘障者亞當。他不能說話,也不能換衣服自理,不能自行走動,甚至連吃飯也需要人幫助。盧雲必須學習怎樣喂亞當吃飯、為他換衣服、洗澡。也許我們會覺得這真是大才小用,浪費時間、精力;然而,盧雲漸漸領悟到最大的受益人是他自己,而不是亞當。當他坐在默然無聲的亞當身邊,他領悟到自己過去在學術界與基督徒事工中,努力要獲得成功的行徑,是由何等猛烈的爭競心態所推動的。他深刻體會到∶『我們之所以為人,並不是由於我們的頭腦,而是由於我們的心;不是我們的思考能力,而是我們愛的能力。任何人認為亞當是植物人或是像動物般的生物,就忽略了一個神秘之謎──亞當有完全付出愛與接受愛的能力。』(注六)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