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和色彩。春之盎然,夏之火熱,秋之絢麗,冬之,冬之,——我停住了筆,總不能說冬之蕭蕭吧?勉強來一句,冬之安寧。
年輕的時候,對季節沒有什麽偏愛。那個時候,沒錢沒閑,卻也妨礙不了年輕的玩心。早春,騎自行車去頤和園看那株深紫色的玉蘭,裝成一個藝術家,拿著二手的海鷗120相機猛拍;夏日,去圓明園、頤和園、北海劃船,從早劃到晚,租船的價格按小時計算,最後累計小時費用超過了押金,索性就集體棄船逃跑;秋天,登香山看紅葉。去釣魚台旁的銀杏大道,欣賞夕陽下的銀杏落葉,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冬天,到冬天又卡殼了,北京那寒冷又幹燥的冬季喲,連賞雪的機會都少有,勉強想起了一句:到紫竹院滑野冰。——這些應季的遊玩年年不斷,但這是玩,這是樂,這是趕時髦,而對季節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有一年,記得是國慶節的第二天,我和朋友去了紫竹院公園。那時候,沒有國慶長假,沒有自費旅遊,再加上紫竹院這個小破公園還收5分錢門票(頤和園才收1毛錢),公園裏人並不多。我和朋友沿著公園的湖邊小徑,邊玩邊聊,十分愜意。就是那一天,我對秋季有了感覺。
秋高氣爽,小時候喜歡在作文裏用這詞,但其實並不知其意,因為這不是一個畫麵,用眼睛看不到,需要靜靜地去感覺。那一天,氣候是溫和的,帶著一絲沁心的涼意。嘈雜的知了停止了鳴叫,身邊隻有樹葉微微搖動的沙沙聲。仰頭望去,天空如洗般湛藍,比往常高出了許多。麵對公園正門,是一片開闊的草地,草地上零落著有幾株雪鬆。我和朋友就躺在那片草地上,享用著從小賣部買來的果料麵包和汽水,看著頭頂上那片天,從淺藍,到橙黃,到淡紫,到深藍。我從此喜歡上了那秋季夜晚的顏色,很特別,一種深邃而透明的深藍色,在其它時候,其它地方根本看不到。有人說,別矯情了,那隻不過就是每天晚上你抬頭看見的天罷了。可是真的不是!隻有在晴朗的秋季夜晚,在寂靜和舒展之中,心無旁騖地抬頭仰望,你才會看到這種顏色,並為之心動。
移民到加拿大之後,發現這裏秋的畫麵和色彩分外生動,也就對秋更加偏愛了。我住在安省的一個小城市,到了秋季,不用往遠處走,隻從客廳的窗戶看著鄰居們的楓樹,那些嫩黃的,深黃的,大紅的,紫紅的樹葉,隨風搖曳,飄浮著落在仍然嫩綠的草坪上,十分養眼。除了楓樹,別的植物也在這個季節大放異彩,就連我籬笆上的野生藤類都不甘示弱地兀自變得通紅。如果移步舟車,城內城外姹紫嫣紅,隨處可見。所以,每年秋季,我總要拍一些美美的照片,炫耀給朋友們。
但是,當我美國同學想相約來安省看紅葉時,我便有些惶惶,非但沒有極力鼓動她們,反而說其實這裏夏季最好。為什麽這樣說呢?我想大概是有“廬山煙雨浙江潮”之恐吧?第一,那些照片上的美景,都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經過忽略、過濾、特寫、剪裁而成。而真正一眼望去,沒有可能“山河一片紅”,那些美麗的紅葉總會有眾多“醜陋”的枯綠、土黃、棕黑的背景相伴,沒有那麽驚豔和完美,真的到此一遊時,未免會有蘇老先生的“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之歎。其二,秋無常——這是一個最多變的季節,昨日風和日麗,今朝秋風蕭瑟。有時候天氣一直溫暖,葉子半紅不紅;有時候突然降霜刮風,一夜枝葉枯萎。秋季的美是難以預定的。
昨天周六,天氣尚好,去我們“小破城市”的“小破公園”散步,隨手拍了些照片,有些自我得意,覺得很美。然而我又一次在想,如果有人千裏迢迢來到“楓葉之國”,到這個“小破公園”觀賞紅葉,會覺得很美嗎?多半覺得美則美矣,但並無“驚豔”“絕色”之感——的確,這些紅葉實在稱不上完美。
看著那些自由自在生長的樹木和植物,有些還在茂盛地生長著,有些綻放著最後的色彩,有些用她脫落的生命裝飾著周圍的大地,而有些,已枯死或者進入沉睡。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我們這個沒有多少旅遊價值的城市裏,這些我們稱之為“紅葉”的景色,她們與北京的“銀杏大道”不同,與溫哥華的“楓葉大道”不同,與街邊廣場的花團錦簇更不同,她們是自由的,自由生長的。就如同她們不是籠子裏的金絲鳥,沒有為主人唱歌的義務。她們是南來北往的大雁,無論你在與不在,都要冬去春來。這些“紅葉”,其實和她周圍的枯枝、小草一樣,是為自己而生的,是整個大地的一部分。她們不是為我們而站立在那裏,隻是偶然地成了我們眼中的“景色”——其實,我們也可能是她們的“景色”。人為的東西,可能會很“完美”,但這種完美不會永恒。萬物並存的大地,有春有秋,有紅有黑,有茂盛與枯萎,不可能完美,但是真實。這才是一個真實而可愛的世界。
昨夜,天氣突變,秋雨時鬆時緊地敲打了一夜臥室的窗。我想著李清照的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星移鬥轉,“紅”早已化為泥土,而“綠”,在經曆肥沃和茂盛之後,也迎來她們的“瘦”的時節。雖然在秋霜浸侵的日子中,她們變得色彩斑斕,如夕陽般絢麗,但暮年終將而至。昨夜的秋風秋雨,是否會折斷她們的翅膀,令她們痛苦地離開母體?無論如何,終究有一天,她們會落入大地,與那曾經的“紅”融在一起,滋養另一個生命。
我們的人生何嚐不是如此,春去秋來,開花落葉,生老病死。我們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出身、境遇、命運,可能是小草,可能是牡丹,可能是楓樹。但無論怎樣,人生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眼裏的風景,總會有自己的花樣年華,也會自然地進入“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歲月。惜春悲秋,多半是無病呻吟,對自己說一句當前流行的大俗話:過好自己,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