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和牛

一塊孺子和牛共同耕耘的處女地
個人資料
孺子和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晴為黛影,襲為釵副 (2)——閑話紅樓

(2019-01-06 08:55:01) 下一個

      上一篇,我寫到“晴為黛影”的根本意義在於晴雯之命運影射著黛玉的悲慘結局。晴為黛影,襲為釵副 1)——閑話紅樓今天就接著這個話題繼續閑聊紅樓。

      從表麵上看,黛玉和晴雯沒有什麽可比性,她們算不上不相像,也沒有什麽直接關聯。但深究起來,兩個人其實是有共性的。

      首先,她們都容貌出眾。第三回,寶玉初見黛玉時,是這樣描寫的:細看形容,與眾個別: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靜嫻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時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稱她為“神仙似的妹妹”。而晴雯的貌美,也是公認的,連鳳姐這樣見多識廣,尖刻嚴厲的人都說:“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

      其次,黛玉和晴雯都絕頂聰明。黛玉出眾的才華,曹雪芹曾在《紅樓夢》書中不惜筆墨地大段描寫;而晴雯,好多人大概隻記得書中說她“使力不使心”,跌折過扇子,還常罵小丫頭,似乎是一個魯莽粗糙的人,其實這也是作者的一個妙招——暗寫法。試想,如果她隻是“使力不使心”,園子裏的大小事情、襲人的那些秘密,她如何了解的一清二楚?像黛玉一樣,為人之道,她不是不懂,而是不屑去做。再者,晴雯平時懶得“橫針不拈,豎線不動”,但在眾多的丫頭中,卻隻有她會“界線法”,所以才有精彩的“補裘”一節,說明她心靈手巧。而在第七十四回,晴雯受到王夫人的當麵羞辱時,這樣寫道:他(晴雯)本是個聰敏過頂的人,見問寶玉可好些,便不肯以實話對,隻說:“我不大到寶玉房裏去,又不常和寶玉一處,好歹我不能知道,隻問襲人、麝月。”然後又順帶地暗示出她是老太太房裏的人。雖然她的臨機應變並沒有改變命運,但這一節還是看出了晴雯不一般的機靈。

      當然,黛玉和晴雯還有一個重要的共性——這也是她們命運結局的關鍵共性,兩個人皆被寶玉喜愛。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上麵說的晴雯和黛玉的共性太膚淺。但如果你耐心看完我的分析,也許會體會出一點道理。我認為正是這些共性,促成了她們悲劇人物的走向。

      晴雯的結局已經在曹雪芹原著的八十回前揭示了。在《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之前,作者筆下的這個俊俏、伶俐、備受寶玉寵愛、讓人愛恨交加的丫頭還一直順風順水。似乎是突然之間,她的命運就陡然轉向了。

      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一節,那個叫王善保家的婆子向王夫人讒言晴雯,結果王夫人當場大怒。隨即不久,便把晴雯和其他幾個丫頭逐出大觀園,致使晴雯含冤抱病而死。那麽,晴雯的什麽錯處讓王夫人如此震怒呢?先讓我還原一下王保善家的讒言那一段:

      這王保善家的正因素日進園去那些丫鬟們不大趨奉他,他心裏大不自在,要尋他們的故事又尋不著,恰好生出這事來(傻大姐在大觀園中撿到春意香袋),以為得了把柄。又聽王夫人委托,正撞在心坎上,說:“這個容易。不是奴才多話,論理這事該早嚴緊的。太太也不大往園子裏去,這些女孩子們一個個倒像受了封誥似的,他們就成了千金小姐了···。”王夫人道:“這也是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頭原比別的嬌貴些。你們該勸他們。···”王保善家的道:“別的都還罷了。太太不知道,一個寶玉屋裏的晴雯,那丫頭仗著他生的模樣比別人標致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他就立起兩個騷眼睛罵人,妖妖調調,大不成個體統。”

王夫人聽了這話,猛然觸動心事,便問鳳姐:“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子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裏罵小丫頭。我的心裏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後來要問是誰,又偏忘了。今日對了坎兒,想必就是他了。”鳳姐道:“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有晴雯生得好。論舉止言語,他原有些輕薄。方才太太說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亂說。”

      王保善家的便道:“不用這樣,此刻不難叫了他來太太瞧瞧。”王夫人道:“寶玉房裏常見我的隻有襲人、麝月,這兩個笨笨的倒好。若有這個,他自不敢來見我的。我一生最嫌這樣的人,況且又出來這個事。好好的寶玉,倘若叫這蹄子勾引壞了,那還了得。”因叫自己丫頭來,吩咐他到園裏去,“隻說我有話問他們,留下襲人、麝月服侍寶玉不必來,有一個晴雯最伶俐,叫他即刻快來,你不許和他說什麽。”

      抄了這樣一大段原文下來,是因為我覺得這段描寫大有文章——晴雯的悲劇由此而來,而黛玉的命運也正是從這裏暗自引出。

      從表麵上看,這一段是交待晴雯之事的來龍去脈,似乎一切都是由那個叫王保善家的婆子引起的,但實際上卻是在描寫王夫人。這一段對白,雖然筆墨不多,卻把王夫人的內心寫得淋漓盡致。

      王夫人不喜歡聰明、漂亮的女孩子,(或者說是妖妖調調、掐尖要強的女孩子),這一點前文若隱若現地提到過,但很隱晦。在這一節裏,第一次非常明確地寫出。王夫人不僅是‘不喜歡’,而且“一生最嫌這樣的人。”不幸,晴雯就是這樣的女孩子,她被賈府內府裏居於重位的王夫人厭惡,自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但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王保善家的一句話“一個寶玉屋裏的晴雯”,“寶玉屋裏”四個字一下子就讓王夫人“猛然觸動心事 了。前麵王保善家的抱怨大觀園的丫頭們,王夫人隻說:“跟姑娘的丫頭原比別的嬌貴些。你們該勸他們。”如果晴雯是探春等人的侍女,王夫人不喜歡她,也不至於怎麽樣,至少不會置她於死地,但是事情涉及到寶玉,就非同小可了。

      王夫人視寶玉為命根子——這不難理解,但同時,她和兒子寶玉不僅是兩代人,而且是‘兩路人’。用現在的話說,她的情商、智商、顏值和兒子肯定不是一個等級的,她無法理解寶玉內心的感受和審美。當然,母親和兒子不需要般配,但如果母親完全不能理解兒子,認同兒子的品味、價值觀,那麽母親和兒子的心上人就往往會成為“天敵”了,特別是像王夫人這樣內心不自信的人,她會覺得那個接近兒子的女人奪走了她本來應該擁有的愛,此時的心態就會類似於原配對小三——視其為狐狸精。

      晴雯雖不完美,但她沒有天大的錯處。大觀園裏的春意香袋與她無絲毫關係。而她雖然天生麗質,卻沒有勾引過寶玉。晴雯臨死之前,這樣和寶玉說:“隻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並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後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不料癡心儍意,隻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不想憑空裏生出這一節話來,有冤無處訴。”

      晴雯對寶玉固然情感深厚,但並無不可告人的私情。倒是王夫人選中的心腹襲人,與寶玉有床笫之事。但這一事實,對王夫人來說並不重要,她憎恨晴雯,不僅是厭惡晴雯這個人,還因為寶玉喜歡晴雯這一事實,這讓王夫人對晴雯的憎恨增加十倍。這就是晴雯不得不被逐出大觀園,不得不死的根本緣由了。

      剖析了王夫人在處理晴雯之事的心理,就不難推測出林黛玉的結局了。在高鶚後補的《紅樓夢》後四十回中,林黛玉淒死在瀟湘館中,這一悲慘結局無疑是符合原著作者本意的。我曾說過我不喜歡《紅樓夢》後續四十回,但有些回目還是讚的,其中包括林黛玉焚稿斷癡情,其情節和意境都和前八十回不相違。

      但是黛玉之死的背景原因,我並不苟同。順著本拙文的思路,我覺得黛玉的結局,應該和王夫人有很大關係。

      黛玉從小因父母雙失,來到賈府,雖有賈母百般疼愛,但終有寄人籬下之感。在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中,黛玉對寶釵說道:“若不是從前日看出你來,今日這話,再不對你說。你方才說叫我吃燕窩粥的話,雖然燕窩易得,但隻我身上不好,每年犯這個病,也沒什麽要緊去處。請大夫,熬藥,人參,肉桂,已經鬧個天翻地覆,這會子我又興出新文來,熬什麽燕窩粥,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說,那些底下的婆子丫頭們,未免不嫌我多事了。你看這裏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風丫頭兩個,他們尚虎視眈眈,背地裏言三語四的,況且與我?況我又不是他們這裏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了。如今我還不知道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

      按我前麵的分析思路,就其個人喜好來說,王夫人是不會欣賞和喜愛黛玉的。但黛玉受賈母疼愛,身世又可憐,所以作為嫡親舅母,又以賈母馬首是瞻,王夫人是不會虧欠黛玉的,也不會表現出對黛玉有什麽不滿。如果沒有其它的恩怨枝末,王夫人的心理大概就像寶釵與黛玉開玩笑的那句話——“將來也不過多費得一副嫁妝罷了。

然而,事情當然不是如此簡單,因為黛玉不僅僅是大觀園裏一位相貌出眾,才華橫溢的賈家親戚,而且是寶玉睡裏夢裏也忘不了的心上人——這就動了王夫人的心頭肉了。寶黛之戀,是貫穿全書的主題,也一定是橫在王夫人心上的一根尖刺,時時刺痛她。

這裏,倒要替王夫人說句公道話。這位準婆婆的麵前擺著這樣兩個人:一個是自己同胞妹妹的女兒,一個是夫家的外甥女;一個是癩頭和尚預言的“金玉姻緣”中的世間閨秀,一個是情天孽海中的“還淚之情”的天外仙姝;一個是端莊豐澤的康健女子,一個是西施捧心的臥榻美人;一個擅長“藏愚”、“守拙”,一個冰雪聰明,心思細膩。這樣的對比之下,王夫人心裏的選擇似乎是一目了然的。

      然而,最讓王夫人痛心的是,無論她的內心傾向如何,卻沒有絲毫的能力影響兒子寶玉。寶玉黛玉從小在賈母處一處吃,一處住,可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雖然在青春蒙矓之時,寶玉也曾為寶釵動過心,但年紀稍長,就堅定地認為隻有黛玉是他的終生摯愛。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有這樣一段描寫:寶玉瞅了半天,方說道“你放心”三個字。······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摯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隻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此時寶玉心中也有萬句言語,不知從那一句上說起,卻也怔怔的望著黛玉。兩人怔了半日,黛玉隻咳了一聲,兩眼不覺滾下淚來,回身要走。寶玉忙上前拉住,說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說一句話再走。”林黛玉一麵拭淚,一麵將手推開,說道:“有什麽可說的,你的話我早知道了!”口中說著,卻頭也不回竟去了。

      寶黛之情已經在這裏表露得十分明白了。而後來紫娟試寶玉,說黛玉要回南方,寶玉登時癡病大發,喊叫著:“要去連我也帶了去。”這更是等於寶玉把他的愛情昭告於世了。王夫人把寶玉看成命根子一樣,怎能看不清其中的緣由。自己的兒子把黛玉視為生命,卻全然不顧她這個母親的感受,心裏豈有不憤恨?與原配與小三情景類似,王夫人此時並不會遷怒於兒子寶玉,而會把所有的憤恨都會轉移的黛玉身上。這時候,我們再去回想晴雯的下場,也就不難想象出黛玉的命運了。

      可能有人會說,賈母如此疼愛黛玉,王夫人不會把她怎樣的——這又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我們先看看攆完晴雯之後,王夫人回賈母,賈母是怎樣反應的。王夫人趁著賈母高興,和賈母說:晴雯淘氣、懶,又得了女兒癆,趕著叫他下去了。賈母說:“···。但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麽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是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隻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誰知變了。”後來王夫人又說起立襲人為寶玉的姨娘之事,賈母又說:“襲人本來從小兒不言不語,我隻說他是沒嘴的葫蘆。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

      這又是很有意思的一段,隱藏了多層信息。首先,賈母看人和王夫人不一樣,賈母喜歡聰明漂亮爽利的,也暗示晴雯實際上是賈母選中做寶玉之妾的。從《紅樓夢》的前文我們知道,賈母在賈府一直是‘定於一尊’的。而她對寶玉的關心並不亞於王夫人。但是,為什麽在王夫人先斬後奏的情況下,賈母雖然並不同意王夫人所說的,但沒有深究,也並沒有多話,隻說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這說明賈母在府中的控製地位已經削弱——至於原因,也許是因為年紀的衰老,也許是其它。以賈母的睿智,她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盡管疼愛孫子寶玉,但不想和王夫人起爭執,隻能選擇放手。

      賈母如此精明,一定會看出寶玉和黛玉之間的真情。而黛玉的情況和晴雯又有不同,賈母再喜歡黛玉,大概也不會希望寶玉娶一短命之人。所以她對寶黛之戀一直假裝不知,也不去做主。而王夫人,是注定不會選擇黛玉的。這時候,史太君定會順水推舟。即使王夫人傷害了黛玉,賈母也隻好兩權相害取其輕了。

      這樣推測下來,我認為,與晴雯相比,林黛玉之命運悲劇,隻會有過之而無不及。黛玉雖與寶玉心心相通,但終究是‘生死兩茫茫’,也就是那篇芙蓉誄裏說的——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悲哉,林黛玉!悲哉,賈寶玉!

我的更多博客文章關於閑話紅樓:

晴為黛影,襲為釵副 1)——閑話紅樓

賈母與王熙鳳——閑話紅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悠然見青山 回複 悄悄話 這三篇紅樓夢評論很精彩,受教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