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少奇同誌在徐水:給莊稼灌狗肉湯和打打葡萄糖,打胡麻油和棉油

(2012-05-22 13:28:36) 下一個
劉少奇同誌在徐水:給莊稼灌狗肉湯和打打葡萄糖,打胡麻油和棉油

劉少奇同誌在徐水
  康濯 (1958.09.18) 《人民日報》
  在毛主席視察徐水以後,不到四十天,劉少奇同誌又來到了徐水,在徐水視察了一天多時光。
  劉少奇同誌從9月10日下午四點半鍾來到這兒,直到11日下午六點離開,幾乎是黑夜都很少休息。我們黨中央的劉副主席不顧辛勞疲累,不顧汗透的衣衫,不顧莊稼叢中灼熱的陽光和鐵水爐邊的炙人的紅火,一直精力飽滿和神采煥發地走過了徐水城鄉的廣大地區。少奇同誌的思想、言談和容光笑貌,也就這樣深深刻印在徐水人民的心頭,刻印在這兒永遠躍進著和沸騰著的平川和山地。
  在城市化的謝坊村
  少奇同誌由河北省委書記處書記解學恭、保定地委書記處書記宋璉和徐水縣委第一書記張國忠等陪同,在10日下午五點鍾首先到了遂城人民公社的謝坊,視察了這個城市化的村子。少奇同誌從村外步行進村,一眼看到牲畜比賽場上架著槍,就立即走了過去。正在那裏做活的男女基幹民兵,馬上便圍攏來歡呼鼓掌;隨後又像緊急集合一樣,放下鐵鍁背起槍,接受了少奇同誌的檢閱。這些滿身幹勁的青年,男的背著刺刀雪亮的步槍,女的背著卡賓槍,個個昂頭挺胸,一動不動地睜著莊嚴而又興奮歡樂的眼睛,直望住少奇同誌。少奇同誌向大家問好,又問大家擦過槍沒有;並且接過一支槍來,熟練地打開槍拴檢查了一遍,然後滿意地笑著遞還了槍。這時候,民兵們抑製不住地振臂高呼:
  “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祝劉少奇同誌健康!”
  在少奇同誌告別的時候,這一夥公社社員和民兵又一次鼓掌歡呼。接著就架起槍來,投入了緊張的生產。
  幼兒園的孩子們正在幼兒公園裏玩撬板、滑梯和木馬。少奇同誌笑嘻嘻地走過去,俯下身子和蹦跳著圍上來的小孩們握手,並且聽他們唱歌,同保育員談話。隨後就去到幸福院,看了老人們住的房子和牆上貼的幸福院製度,又和老人們一道坐在院裏,詳盡地問了院裏的生活情況,同老人們閑談了一陣,要這些為幸福感動得歇不住手腳的老人每天除了活動活動筋骨以外,還是得多多休息。老人們也跟少奇同誌對答著家常話,那談話的氣氛就如同老朋友在互吐衷腸。
  劉少奇同誌在謝坊整整視察了兩個鍾頭。他看了豬場、縫紉工廠、診療所、俱樂部、紅專學校、養魚池、發電所和糧食加工廠,也看了供銷部、食堂、禮堂和名叫幸福池的澡堂。我們的領袖穿著普通的白襯衫、灰褲子和布鞋,一頭灰發,滿臉笑容,精力旺盛得永不疲倦。走到哪裏都舉起手來同大家招呼,和大家握手談笑,樸素平易得就像我們大家庭中的一個謙和的長者,一個熱情而親切的最好的同誌。他在每一個地方都看得非常仔細,問話也問得十分細致,而且隨時給以指示。
  少奇同誌很重視植樹問題。在看禮堂的時候,少奇同誌發現本村建設規劃上的樹木少了,馬上告訴村支部書記朱春生“應該增加一些”。在衛星豬場看到有樹,就很為稱讚,並且說:
  “這是個辦法!除了栽樹,豬圈旁邊還應該種瓜!”
  支部書記朱春生對少奇同誌的指示都保證一定辦到。但朱春生也多少有點兒緊張,對少奇同誌提出的問題總怕回答得不好。其實他都回答得相當周到。少奇同誌在紅專學校裏詳盡地了解了種種情況以後,知道朱春生在那兒教政治課,就曾問他都教的什麽,怎麽教的;他說他主要是講黨的總路線和報上的材料,並談了談具體情況,少奇同誌忙說:
  “對!就這麽教!很好!”
  少奇同誌還向朱春生了解了村裏勞力的情況和兒童入學的情況,而且十分關心農村的中學教育。在知道這裏抓住山藥高產和計劃今年畝產糧食兩千多斤以後,連忙告訴大家說,山藥可以製糖、粉、酒、酒精、橡膠和點心,還可以喂豬,要大家好好利用。少奇同誌在進村以前和進村以後,還曾先後幾次興致極高地看了多穗玉米,對這種高產作物很為稱讚,並問這兒一般的玉米有沒有插竹扡。少奇同誌對謝坊城市化的建設也表示滿意,又幾次誇獎這兒的壁畫畫得好。
  這一天,晴空萬裏,傍晚的金色的陽光和謝坊人的熱烈的歡迎,一直緊緊跟隨著劉少奇同誌;而少奇同誌也給謝坊帶來了寶貴的力量,帶來了更大的幹勁和力爭上遊最大的雄心。
  在商莊人民公社
  11日上午,劉少奇同誌到了商莊人民公社。首先視察了畜牧場,然後走到村邊的瀑河岸上,問了問瀑河的情況,並建議在河中築閘提高水位,以便利自流灌溉和行船、發電。少奇同誌十分關心土地的灌溉,昨天在謝坊村外的機井旁邊,就和年輕的鍋駝機手祁家祥談過灌溉問題,並讓祁家祥給他算了算每天抽水的數量。今天在大寺各莊,又在機井旁邊和女鍋駝機手閻鳳珍研究了一個問題。少奇同誌說:
  “夏天從機井裏抽上來的水太涼,要是在機井邊上作個大小池,抽出水來放池子裏曬上一天再澆地,這樣辦行麽?”
  不僅是閻鳳珍,所有的人都感到這是個很好的辦法。少奇同誌又說,這個辦法還可以不停地充分利用抽水機器,可以儲備豐足的水,可以使一眼機井保證供應一千畝地的需要。
  這一天,天氣同樣很好,少奇同誌興趣也極高。他看了商莊的食堂,路過洗衣房就和手上水淋淋的女工握手,並告訴大家,天津有一種洗衣機,兩個人操作,一天可以洗一千多件衣服。縣委書記張國忠馬上答應去買那種洗衣機。少奇同誌還在商莊幼兒園裏看了小孩們的臥室、廚房和玩具,並且笑嘻嘻地聽小孩們給他唱道:
  爸爸媽媽去生產,把我送到幼兒園。
  幼兒園裏朋友多,唱歌跳舞多快樂!
  離開商莊以後,少奇同誌在這個公社的大寺各莊村外走了一裏多地,看了近七尺高的豐產棉花和半人多高的豐產穀子,看了梅花形的密植玉米和移栽的密植玉米,看了有名的豐產大白菜,也看了五六種耕作法不同的高產山藥和沼氣試驗場。少奇同誌對豐產地抱著最大的關懷,簡直忘記了疲勞,好像也並沒感覺到襯衫已經汗濕,有時甚至還取下草帽,一刻不停地又看又問。他聽說這裏有人給莊稼灌狗肉湯和打針——打葡萄糖,打胡麻油和棉油,不禁詼諧而風趣地說:
  “那麽作真有效果麽?哈哈!那你們可以養狗啊!狗很容易繁殖嘛!”
  在視察豐產地的時候,更多的是隨時隨地給予的寶貴指示。看過一些密植作物,少奇同誌說:
  “你們這裏種大畦子的辦法不錯!隻要畦跟畦之間留個小壟道,能進去人就行。要鋤草、間苗的話,可以作個寸把寬的小鋤,也可以用鑷子夾。”
  少奇同誌還很欣賞沼氣試驗場的圓錐形種植法和其它的堆形種植法,他說:
  “這是個好辦法!這種立體辦法,不搞沼氣也有好處。這可以增多土地的麵積,也可以更多地吸收太陽光。凡是同樣麵積的立體,以球形的吸收太陽光最多最大。”
  看過許多豐產衛星田和試驗田,少奇同誌還向商莊人民公社黨委第一書記詹登科和陪同的人提議,要大家具體地算一筆賬,比如說種高粱,是種一畝畝產兩萬斤的合算,還是種十畝畝產兩千斤的合算。少奇同誌說,大概是少種、多產的合算一些,不過這就要把上麵的一畝和十畝所花的工、肥、水等等細致地算算並加以比較,然後得出個結論,才能說服大家。少奇同誌說,“這就需要大膽試驗。試驗的東西不要怕失敗,失敗了也總是小範圍的,失敗了也不批評。西藥六○六就失敗了六百零五次。我們要有不怕失敗的精神。試驗成功了就推廣,試驗就是為了推廣。”
  少奇同誌在商莊人民公社還作了許許多多重要的指示。他看到那裏人人以特產大白菜而自豪,就笑著提出“警告”說,別的地方一定也會學習你們並且種出更好的白菜,那時候你們就得考慮白菜的市場問題啦!聽說那裏劃了一片壞地作公墓,就建議給公墓栽花種樹,並請美術家設計一下,把過去人們一見就難過的墳地變成大家看了都高高興興的公園。人們匯報了公社成立後不少上中農怎樣獻出了多年埋藏的糧食,就馬上提出今後糧食多了,可以給每戶社員分發一批糧食保存起來,反正人人吃食堂,存糧當然不能吃。
  在離開商莊人民公社以前,少奇同誌還和大寺各莊的社員們一道,參加了深掘豐產麥田和翻山藥秧的勞動。這時候,簇擁著少奇同誌的掌聲和歡呼突然平靜下來,有些社員感動得熱淚盈眶和張嘴結舌。在少奇同誌走了以後,翻山藥秧的社員渾身是勁,宛若衝鋒般地一鼓作氣就把五畝秧子翻完;十八歲的姑娘閻素花說:
  “這塊地我就是不吃飯,一個人也要翻完呀!這是咱們黨中央劉副主席翻過的地啊!”
  在一窮二白的工廠和大學
  劉少奇同誌在11日上午去商莊公社以前,曾經視察了徐水和安新的聯合鋼鐵冶煉廠。下午又視察了徐水大學、徐水機鐵廠和細菌肥料廠。在10日晚間,縣委向少奇同誌匯報全縣機械化電氣化規劃的時候,我們的劉副主席就再三強調地說過,拖拉機也好,汽車也好,發電機也好,都要有鋼鐵!少奇同誌在徐水的時光,也就處處指示和鼓舞人們多生產鋼鐵;在冶煉廠和機鐵廠,更是細致入微地走遍了所有的車間。
  冶煉廠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剛剛建立起來的。到處是磚瓦鐵石,是正在生產或正在修建的小高爐和土爐,是臨時睡覺的帳棚席棚,是沸騰的人海和衝天的紅火。劉少奇同誌非常喜歡這些東西,幾乎是專找紅光漫天的所在視察。他在徐水縣委和安新縣委同誌的引導下,看了每一座小高爐和土爐,拾起各種鐵礦石加以比較和詢問,研究小的風葫蘆和大的鼓風機以及暖風室,計算每一爐的原料和成品,同煉鐵工人、砸礦石的小工以及女機器手談話,有一回甚至還踩到了剛剛出爐而火燙熏人的鐵渣上。在那個露天的戰場,少奇同誌不僅時時高揚著手,回答人們激情的鼓掌;並且還在看過一爐出鐵之後,伸出巴掌同工人握手,接著又熱烈地鼓掌祝賀大家。應該說,少奇同誌簡直就親身參加了那兒的煉鐵。
  少奇同誌也和毛主席一樣,視察了細菌肥料廠生產固氮菌的全部過程。在機鐵廠,對那裏白手興建的高爐和十幾台車床的規模以及翻砂的產品更是稱賞備至。看到那裏還製出了給大冶鋼廠加工的機器部件,尤其驚喜交集,旁邊一個同誌說:
  “咱們這也是螞蟻啃骨頭!”
  劉少奇同誌點頭表示同意。
  對於一窮二白的徐水大學,少奇同誌興趣也極大。他詳細了解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和半耕(或半工)半讀的安排,並在看了二年畢業的農業係講授的十五門課程和一千七百九十個課時的規劃以後,高興地笑道:
  “很好嘛!你們先學業務,後學基礎理論,這就是從實際到理論,很對!”知道大學和縣裏科學研究所共有一部分儀器設備以後,又說:“好呀!你們慢慢地就會辦成正規大學,同大城市的差不多,或許比那還要好呢!”
  少奇同誌指示縣裏要發展高中,以作為發展大學的後備;並且建議省委解書記幫助徐水大學解決三兩個教員。然後,少奇同誌向學員代表常雲閣等親切地詢問了學習和生活情況,接著又看了農業係的土造化肥廠和機械係的鐵工場;看到在爐邊打鐵的腰係油布的學生和他們製出的滾珠軸承,少奇同誌興奮地笑道:
  “這才是我們的大學生啊!”
  在全縣人民的心靈深處
  在一天多的時刻裏,劉少奇同誌並不隻是視察了徐水城鄉的幾個地方,而是深入到了全縣人民的心靈深處。少奇同誌還曾通過徐水縣委和商莊公社黨委,對全縣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作了許多美妙而寬廣的安排。
  徐水縣委關於最近幾年全麵躍進的規劃草案,少奇同誌不僅在視察以前就看過,而且還記得非常清楚。關於這裏工業發展的布局,少奇同誌就感到規劃得有些毛病,並向縣委作了深刻而全麵的指示。少奇同誌引用孟子的話“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精辟地說明了生產規劃安排的複雜性和重要性。在肯定了這裏公社社員要求的實物加貨幣的工資製以後,也同樣以孟子上述的話,指示縣委必須慎重考慮實物和貨幣的比例,以便於滿足社員們複雜的生活需要。少奇同誌還指示縣委對全縣工、農、後勤和文教各方麵的人力算一筆細賬,又引證“禮記”上麵的話:“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讓縣委根據上述細賬,設法使非生產人員和非生產時間盡量減少。由於徐水的公社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全民所有製,少奇同誌又告訴大家,全民所有製還並不就是共產主義性質的,要大家學習中央關於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充分認識隻有社會產品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共產主義覺悟極大地提高和全民教育普及與提高了,大家都半天勞動和半天學文化,工農、城鄉以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都逐步消失了,這才得以進入共產主義時代;不過,少奇同誌對徐水人民急迫渴望早日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熱情和幹勁,卻給予了最大的鼓舞和讚揚。
  劉少奇同誌的全部指示已經快如閃電般地深入人心,社社村村都舉行了狂歡慶祝和向著更高峰躍進的宣誓大會。商莊公社12日的半天多就種麥和收秋七千畝,漕河公社馬上從後勤部門精簡了兩千非生產人員投入了生產,冶煉廠的十二號土爐創造了日產一噸半鐵的新紀錄。徐水人民把幸福、光榮和重大的責任當作了一件事,一個個都鼓起了直上雲霄的幹勁,鼓起了保證永遠躍進的決心和信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