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朋友的郵件,告訴我今年是我的母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百年大慶,現任校長正在向所有老校友征集文章、照片。母校成立於清末宣統二年(1909年9月19日),近百年來,經曆了晚清衰敗、民國啟始、共和國的創建。世事滄桑,多少國家的棟梁之材在此啟蒙。
說來也巧,幾天前整理舊物時,我無意中看到了一本上醫學院時寫的日記,瀏覽之後對1979年9月19日寫的那一篇印象最深。
“今天是我的母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七十年大慶。清晨,我和幾個大學裏的小學同學向學校告了假,騎上自行車,穿過潮水般的人流,直奔母校。雖然我們五個人都不再是少年,但返校的願望依然喚起了我們的童真。
校門口怎麽小了許多?那擁擠在兩旁歡迎的孩子們雖然陌生,卻也眼熟,他們當中分明有我們的身影。咦,那不是王光美嗎?她被很多人簇擁著,從我們的眼前走過。人叢中跑來兩個孩子給她獻上鮮花。如今,她是作為二小的光榮被請來的,人們的眼裏都流露出驕傲。在這大慶的日子裏,誰還會提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呢?哎,這不是教算數的林老師嗎?她過去那麽漂亮、高傲。現在她蒼老了許多,幾乎讓我認不來了。
這張舊照不經意地打開了那封存了三十年的記憶。說實話,我人生的旅程是從走進實驗二小的校門開始的。在操場旁灰樓一層的一間教室裏,吳淑範老師教我們漢語拚音、識字,林娜老師教我們算數,我們第一次在音樂教室裏學唱歌、在南操場上體育課、在校工廠上手工課、在主樓大字教室上大字課。一步步、一點點、我們步入了知識的殿堂。
課間,我們和老師一起遊戲,師生親密無間。記得當年踢毽子的冠軍陳傳惠老師讓我們好不羨慕。春天裏,全校師生一起春遊,唱著少年先鋒隊隊歌,迎著春風,大踏步地列隊行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整整齊齊,好不威風。二年級,我們去中央廣播大樓表演童聲合唱;三年級,我們去首都機場歡送外賓,周總理親自指揮我們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同學們激動得把嗓子都唱啞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實驗二小開始學怎樣做人。在校園裏碰見老師行少先隊隊禮,同學之間互助、友好,獨立做作業、考試不抄襲,學雷鋒,艱苦樸素、樂於助人。多麽天真爛漫的金色童年!
七九年後,這張相片伴隨了我三十年,見證了我多少成功與失敗。82年醫學院畢業後,我來美國攻讀藥理博士學位、畢業以後在禮來公司和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做博士後訓練、然後到印地安那大學醫學院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現在,我除了做研究之外已經在研究生院教了十幾年書,焉知教書的辛苦和快樂,焉知實驗二小的老師們對我們含辛茹苦的培養,和殷殷的期望。雖然文革開始前我隻在母校學習了三年,但在這短短的時間裏受到的啟蒙教育卻足夠讓我享用了從那以後的幾十年。
謝謝你,母校!
2/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