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屯鮮鮮肉千層酥鍋魁的製作方法
配料:(製10個) 麵粉 800克 鮮豬肉 400克
菜油 250克 花椒 15克
胡椒 5克 生薑 50克
五香粉 2克 化豬 100克
雞蛋 2個 大蔥 100克
味精 2克 芝麻 5克
酵麵 100克 食用堿 5克
製作程序:
1、製發酵麵團。用38-40攝氏度水溫的清水500克,加入麵粉中,加酵麵揉勻,置30分鍾,產生酸氣後,紮堿,揉勻成發酵麵團。
2、製酥。雞蛋、豬油與麵粉和勻,製成雞蛋酥。
3、製餡。豬油剁細,大蔥切細,生薑切細,與五香粉、花椒粉、精鹽、味精拌和均勻成肉餡。
4、製坯。將發麵揉光滑,搓成條,分摘成10個劑子。用手摔打成條型,抹上豬油、雞蛋酥,再放上鮮肉餡,裹成圓筒,粘上芝麻,壓扁、擀圓即可。
5、熟製。將鍋魁坯子放在鏊子(鐵平鍋)上,放入生菜油中火至兩麵微黃後,再送入爐膛烘烤,每麵約烤製2分鍾全部起層,顏色金黃即成。
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成品不夠酥鬆。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要將麵團調製得稍比一般鍋魁軟一些,蛋酥要比一般的鍋魁酥麵稀,所含的油脂比重大一些。
劉光茂的鮮肉鍋魁還要加黃豆麵,香油,以增加其香味。
三十二,鍋魁
四川堪稱鍋魁王國,各地城鄉隨處可見,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八味別上看,四川鍋魁品種繁多,有甜、鹹、白味、五香等;從用料上看,則有芝麻、椒鹽、蔥油、紅糖、鮮肉等等;從製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單是成都地區常見的品種就有三十多個。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內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級筵席上也能見到它的蹤影。有以此為早點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風味菜點的,總之喜食者眾。 吃肥腸粉就的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鍋魁,滿足啊,或者撕成小塊,泡在湯裏也很不錯,味道交融。
鍋魁是原平市的傳統吃食,原名"鍋饋",是一家麵餅鋪的學徒偶然創製出來的。一日店主和師傅出去辦事,徒弟便把做月餅剩下的麵粉,加了點油酥,包點糖餡,壓成鞋底樣的餅子放入烤爐。師傅回來,見徒弟咬著個黃澄澄、香噴噴的餅子吃,拿來一嚐,酥脆香甜,味道妙極。此後,便按徒弟的做法製餅,上市銷售,生意興隆。取饋贈之意,叫"鍋饋"。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逃難路經原平時,縣官邢夏林準備的筵席上就有"鍋饋"。慈禧食之津津有味,聽說此食叫"鍋饋",就信口讚道:"不錯,不錯,爐食之魁嘛!"從此把"鍋饋"就改名"鍋魁"了。
第一道工序是打鍋魁,注意了,演出開始了。右手持擀麵杖,在案板上敲擊,劈劈啪啪地響,有長有短,有快有慢,很是好聽。左手拿起和好的麵團,往案板上扔,發出嘭的聲音,如是反複。不一會,擀麵杖在敲擊案板的間隙,把麵擀成薄薄的長橢圓形,在麵上均勻鋪餡(不同口味有不同的餡,一般是按比例加了黃豆粉、芝麻、大蔥、生薑、精鹽、香鹽、白糖、花椒、桃仁、甜醬、花生米、豆豉等佐料的鮮肉餡),然後把長橢圓形的麵皮卷成圓筒,把圓筒立起來,拍扁擀薄。兩麵撒上黑芝麻。
第二道工序是把鍋魁放到平底鍋上用香油煎。不停翻麵,煎到兩麵金黃。第三道工序是烤。移開平底鍋,下麵是個烤爐,中間是熊熊爐火,周圍是幹淨的爐壁。把鍋魁夾到烤爐裏,斜靠爐壁,移回平底鍋蓋上(鍋裏仍在煎鍋魁)。過一會,移開平底鍋翻麵。誘人的香味飄出來,人們偷偷咽口水。
鍋魁的做法:
1. 將同樣份量的發麵和冷水麵揉在一起,揪成劑子,做成直徑約三厘米的麵餅
2. 將麵餅放在平底鍋裏,兩麵各煎約兩分鍾
3. 烤箱預熱到350度,將煎好的麵餅放入烤箱,兩麵各烤約十分鍾
4. 鍋魁稍放涼,切口,塞入喜歡的各色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