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水到瓷器
(2007-12-05 17:25:19)
下一個
香水這東西,行家眼裏,看到的是香精、香型、香氛、配方等等。而對於我這樣的香盲,則簡單到隻剩下“喜歡”還是“不喜歡”;或者,喜歡“多一點”還是“少一點”。
很慚愧,我偏愛的是濃鬱的香型,比如玫瑰香,帶一點甜;而這甜中有富麗和奢華,也有一點誇張。不似果香的清新,不似草木的自然。屬於那種羼雜很強的人為的濃香。很多年以來,我的香水隻有一個牌子----Christian Dior。
曾經有一位攻美術而懂時裝的朋友給我建議,她說我比較適宜用淡雅的草木型香水。這個我也懂一點的,實生活裏,我屬中歸中矩的那一類女子,過於誇張當然不如貼近自然;可是,適宜是一回事,喜愛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常常,正因為本底子是草木之質的布衣,所以更容易向往花開富貴的堂皇富麗;因為簡單,所以偏愛複雜;因為粗糙,所以欣羨細膩。我對香型的偏愛,庶幾類此。
戀戀於紅塵,我們總不免執著於某些細節吧,而之所以執著於這樣的細節,其實也許隻因為它背後隱藏的那些溫暖的牽連。
我從沒有自己買過香水,用過的香水全都是禮品。21歲得到平生第一瓶香水。一個瑞士朋友送的----一位50出頭的老太太,正跟我練習中文。她是一位闊朋友,丈夫早前去世,她繼承了大筆遺產,在瑞士、美國和她的出生地德國,都有高品質的房產。香水是法國的,牌子早忘了。瓶子十分精致,瓶身是柔和的長圓,金色的瓶蓋,瓶頸係一條黑色緞帶,打一個小小的蝴蝶結。立在那裏,頗有一點小女生的可愛勁,應該是很適合學生身份的我。這瓶香水,就是玫瑰香型。嗅起來甜絲絲,還帶一點暖洋洋。
隻可惜,那時侯香水還遠未成為年輕女子的必需品。大學校園,日常使用香水,是頗能引人側目甚至反感的。我不敢嚐試這樣的前衛和奢侈,於是隻在偶爾去舞會時,悄悄地噴上少許。這是70年代那些自我抑製的青春歲月中,一種新鮮的放縱,一種甜蜜的冒險。
香水用了很長時間,和那位老太太的友誼也保持了近十年。她後來患了乳腺癌,幸好發現得早,手術也很成功。手術後她又兩次來中國,前前後後,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年半。每周兩次見麵、上課----其實隻是聊閑天,周末偶爾結伴出遊。95年秋天,她最後一次離開中國時,中文已經比較流利,日常對話基本過關,還能寫簡單的中文信。老太太非常堅強,也很樂觀,對自己的病並不在意,隻常常抱怨她的更年期反應,說是頭常常非常非常“熱”。她48歲開始學習中文,4年下來,成效卓爾,是我班上最優秀的學生。為什麽要學習中文呢,隻是因為喜歡。她的範例,對於那時處於閉塞環境中的我有很好的促動。多少年來,我們自己的教育,講求的是“學以致用”。
她很不喜歡自己的“老”。有一個俄國朋友去她家拜訪她,並在院子裏為她拍照。陽光太強,臉上的皺紋照的很分明。她給我看過照片,然後隻保留一張兩人的合影,把自己的單張全部撕掉,因為把她照得“太老,不美”。平常,她很認真地保養自己的手,因為手是最容易泄露年齡的部位。她教會我,以後自己也一定要努力做一個可愛的、美麗的老太太。
以後又得到過幾瓶香水。收禮物,好處是不用自己花銀子,壞處是隻能被動接受,沒有選擇的餘地。不是我喜歡的玫瑰花香,因此我隻拿她們噴衣櫃或者衛生間,很有點暴殄天物。隻是,每次嗅到玫瑰型的甜香,總會想到這可愛的老太太----安.瑪麗。
25歲以後歸老公接管。他工作3、4個月後,被派往香港培訓。臨走前,小夥子很賣力地琢磨送我什麽出位的禮品,全然忘記自己的工資隻有800大洋,而存款幾近於零。公司經理是個細心人,主動借給他1萬元人民幣以備不時之需。
小夥子到得香港,花花世界看得眼暈,10幾天過後,還是沒能想出到底買什麽禮物好。專程打電話回北京,請教公司的香港駐京代表,問香港本地姑娘一般都喜歡什麽類型禮物,認的是什麽牌子。代表熱情推薦,服裝有鱷魚和G2000;香水有Christian Dior。金貨有周生生和謝瑞麟。就這樣,最終我收到了粉色鱷魚西裝一套;G2000休閑毛衫及T-shirt若幹,謝瑞麟白金戒指及頸鏈各一。Christian Dior的香水,也就這樣走進我的生活。小夥子的借貸,10之7成用在了我的禮物上。這筆債務,他2年後才還清。
貧寒的日子裏,香水的昂貴與奢華,引領我們對精致生活的向往。我懷疑,我對於這來自他的第一瓶香水的疼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後Christian Dior香水成為雷打不動的禮物,他根本不管我上一瓶還剩多少。巔峰時期,我曾經同時擁有大大小小6瓶這樣的香水。平素老公是個糙漢子,但他這份堅持確使我感動。
從那時起,我隻用這一款香水,最偏愛的也是這一款濃香。
是的,我很確定,我們所執著的細節,其實隻緣於細節背後那難以割舍的溫暖牽絆。類似的例子還有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