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雨軒

朝宜調琴暮宜鼓瑟;舊雨適至新雨初來。
正文

人的十個神秘數字

(2008-07-12 01:18:40) 下一個
堅持以人為本,真是顛倒了的世界又回來了,你我真該好好慶幸一番!但這不是官場的說教,的確是自己的秘密,簡單歸納人生有十個神秘的數字,願與各位共勉:

1、“一生” 

每個人都隻能活一輩子,什麽前世來生都是無稽之談。我們要感激父母孕育了概率如同中500萬大獎的你、我、他、她,能在世上走一回。所以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感情,孝敬父母,做好工作,強身壯體,走好自己的一生。 

一生有長有短,我們雖然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擴展生命的寬度,讓我們的一生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有人說:“人要堅持一個中心,即:以健康為中心,健康是1,其它都是1後麵的0,沒有了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了”。 

2、“二理” 

大家知道“人”字是由一撇和一捺組成的,它反映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即人的生命是由生理和心理構成的。首先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同時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就要求實現人的心理需要。人是有社會交往的人,因此做人要有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 

一位朋友告訴我:“人要堅持兩個基本點,即:瀟灑一點、糊塗一點”。我理解其中的含義是在生理上要瀟灑,堅持衣食住行上的灑脫和體育運動上的廣泛;在心理上要“糊塗”,堅持心胸坦蕩,不要斤斤計較。人的氣質和素質就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綜合表現。 

3、“三量” 

人的生命可以用三個“量”來衡量,每個人都有三個“量”的積累和漸變的經曆。一曰膽量。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是指年少膽大。二曰力量。所謂壯年就是力氣最大的時候了。三曰肚量。肚量和知識是成正比的,知識是個圈,學的越多,圈就越大,想學的東西就越多,肚量就越大。 

隨著知識的積累和閱曆的豐富,達不到“宰相肚裏能撐船”的境界,也可以心大一些了。我的大師哥曾對我說,他保持三個作風,即:助人為樂、自尋其樂、知足常樂。他雖然63歲了,看上去還不到50,可見他的肚量是大的。 

4、“四季” 

人的生命猶如北方的一茬莊稼: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嬰幼年是長身體的時候,青少年是學本領的時候,中壯年是做貢獻的時候,老年是要保養的時候。 

人們應當懂得在什麽季節去做什麽,否則會“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人講:人在50歲前是用身體換金錢,50歲後才知道用錢換健康,這種現象有一定的普遍性。 

5、“五通” 

大家知道人有麵部五官,即:目、耳、鼻、舌、口。還有五髒,即:肝、腎、肺、心、脾。但是好多人恐怕不知道五官和五髒的密切聯係。 

其實古人早在《靈樞·脈度》裏就告訴我們:“肝氣通於目”、“腎氣通於耳”、“肺氣通於鼻”、“心氣通於舌”、“脾氣通於口”。這就是說人的身體各器官是一個互相聯係和互相製約的係統,因此要注意保持各方麵的平衡,使之運轉正常。 

6、“六欲” 

談到人的欲望,大家會各持己見。我的觀點是人有六欲:一是食欲、二是色欲、三是求知欲、四是活動欲、五是領袖欲、六是占有欲。 

孔子曰:“食、色人之性也”,沒有異議了。求知是人生存的需要,也應當沒有爭議的。活動是指勞動和運動,人生下來是有活動要求的,不愛勞動的人恐怕也愛打麻將,總之活動是要有的。領袖欲是教科書上說的,占有欲是眾所周知的。其實人的職位越高,占有欲就越大。人有欲望是正常的,關鍵是能否像陳毅那樣做到“手莫伸”,因為“伸手必被捉”。 

7、“七情” 

人都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大家也都知道人的情緒是關係身體健康的大事,“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世界衛生組織的《維多利亞宣言》告訴人們健康的十六字真言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少酒、心理平衡”。 

如何使自己保持一個開朗快樂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8、“八析” 

人的心理活動是用大腦去思維去分析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那麽有沒有一個好方法幫助我們去思考問題分析事物呢?筆者拋磚引玉,淺談“八析”,即: 

一、正反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麵,如果從反方的角度看問題,也就是“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主次分析。不同的矛盾有主次,矛盾內部有主要方麵和次要方麵,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麵決定的。看人、看物都要清楚這一點。 

三、內外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內部和外部,人也有主觀和客觀。“子不學,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職員犯錯誤,在處理其本人的同時應當追究其上級的責任。 

四、縱橫分析。因為事物是普遍聯係的,所以要從事物的前後左右各個方麵來分析它,就是說要全麵的看問題。 

五、因果分析。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前因後果,果又為因。任何結果總是有原因的,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六、時空分析。事物都是處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點的,此時和彼時,此地和彼地,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結論。 

七、質量分析。任何事物都有量變和質變,量變超過一定的度,就會發生質變。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事物量變過程中的度,盡快促使其質變或努力保持其質不發生改變。 

八、動靜分析。事物是永恒發展的,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堅持與時俱進。 

9、“九淡” 

人生要看重的東西很多,這裏隻講要看淡的有九點: 

一、淡名。“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要當官,就讓有本事的人去當;要為個人當官,就一定不是好官,早晚要被查辦的。 

二、淡利。隻要夠吃、夠穿、夠住,吾心足矣。再多的財產都是身外之物,那個“小匣子”才是永久的家。周總理一輩子無孩子,無存款,他逝世時,聯合國下半旗,可見他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三、淡譽。在榮譽麵前不要伸手。聽說有一個單位三個領導,年末有三個先進名額就把三個領導報上去了,太不講究了。 

四、淡辱。“仲尼厄而著春秋”。大凡有作為的人都要經過大風大浪的考驗,“自古英雄多磨難”,這是很正常的事。 

五、淡得。周總理一輩子無孩子,無存款,他逝世時,聯合國下半旗,可見他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六、淡失。得與失是辨證的關係,“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得了不義之財,卻失去了人性和人心。我們應當有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朱軍寫下的“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的胸襟。 

七、淡食。隻要能吃飽就可以了,總喝王八湯是要補壞身子的。 

八、淡裝。俗話說的好:“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穿的再好,沒有本事也是草包一個。 

九、淡友。“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真正的朋友是無私的感情,懷著利己目的是沒有真正朋友的。 

10、“十權” 

人一生確實有許多的權利和義務,應盡的必須履行,應捍衛堅決捍衛!因為尊重和保障人權已成為現代人的共識,首先要自己明白自己捍衛。但是人權有哪些卻眾說不一,筆者初步說出十條與各位商榷。 

一、生命權,包括健康權,肢體權。國家把防治“非典”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可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多麽的重要。 

二、選舉權,當然還有被選舉權了。民主選舉就是說人民的官應當是人民選,但是好多的官卻是上麵定,如此現象將給後人留下笑柄。 

三、決策權。民主決策就是要人民當家作主,公共事務就是要公民參與決策。 

四、管理權。民主管理好說不好辦,真正讓職工參與企業管理,讓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的管理,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現在僅 “廠務公開”、“政務公開”還很難真正做到。 

五、監督權。民主監督不能是“葉公好龍”,其實群眾上訪應當是各級部門最受歡迎的事,誰怕群眾,誰就應當反省了。 

六、自由權。主要是政治自由,這在《憲法》裏有明確規定,這此就不贅述了。 

七、自主權。自己的事務自己作主。如婚姻自主權,無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愛情是一輩子對一個人的,是刻骨銘心、永遠新鮮、有說不完的話、如同是一個人。人過40才會懂的這些,因為“40而不惑”。然而現實中的婚姻絕大多數是愛慕之情的結合後轉化為親情,我們也應自主維持其穩定。 

八、名譽權,包括姓名權、榮譽權、著作權、專利權等,我國法律對此都有明文規定。 

九、隱私權。《民法通則》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也有規定,這是公民的權利,不能任意踐踏。 

十、財產權。保護私有財產權已寫入憲法,對此是沒有疑義的。 

上述對十個數字的分析隻是片麵之言,人生其實是難以用幾個數字來概括的。

雖然人生苦短,人均活不過25000天,但是要做的文章是無數的。因此祝願各位愉快的過好每一天。

盡管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我們不能選擇和不能左右的東西太多太多,可是我們可以選擇心情、可以左右自己,使我們的心胸永遠坦蕩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