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雨軒

朝宜調琴暮宜鼓瑟;舊雨適至新雨初來。
正文

經濟的眼重看曆史(二十八):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背後是什麽

(2008-06-25 01:20:19) 下一個


誰是誰非任評說

我們說起清朝的入主中原,第一罪人就要數吳三桂了,大有把所有的原因都變成他的開關了,但是我們要再仔細的想一下這個大家一致認定的問題,難道就是他的開關就能夠讓滿清統治中國嗎?而且在以前滿清實際上是突破過長城的,曾經還攻破了濟南,這裏我們還要反思一下背後更加深刻的原因背景才對。

我們的文學作品,早已經把吳三桂描寫成為了隻為了女人而不顧其他的人了,包括他聽說家產被抄,他不急,聽說老爸被抓,他也不急,就是聽到老婆被占,就不顧一切的投降滿清了。但就是這樣的史實背後,我們還是有問題要想一想。

吳三桂為了父親的拚命,是有曆史記載的,他16歲的時候,其父吳襄帶500士兵巡城,被皇太極的主力4萬騎兵包圍,而皇太極采取了貓捉老鼠的遊戲引誘救兵殲滅,此時的主帥祖大壽知道是計隻有忍痛了,但是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吳三桂這個16歲少年帶領幾十家丁,竟然可以拚死殺入敵陣,居然在萬馬軍中愣把父親救走了,其英勇可比當年長板坡的趙子龍,三國是演義,而這是史實。

吳三桂對於其父其家的問題不著急,很可以理解,曆史上兩軍對壘扣押對方的家眷是很正常的事情,占有查抄敵方的財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吳三桂認為他歸降了就可以送還釋放也是合理的,但是占有他的妻子,問題就不同了,因為占有老婆是沒有辦法歸還的,除非要殺了他,否則這個雷池是不能越的。敵我雙方交戰,即使是在戰場上互相打死了父親或兄弟,將來都可以和解,因為那是在交戰,但是在準備招降時搶占對方的妻子,那麽這樣的招降就成問題了,應當理解為騙局,而不是簡單的一個搶占老婆的問題,因為對於吳三桂的敏感性,誰都應當知道這樣做背後的後果是什麽

在野史中,李自成的部隊殺降是很厲害的,有記載說他們用戰俘的血喂戰馬,以至於戰馬上了戰場聞到血腥就眼睛發紅,這時如果招降是騙局,那麽就不是吳三桂一個人的生死了,而是他的幾十萬人的生死了,中國曆史上殺降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按照明朝的建製,他們的部隊由軍戶產生,還有很多的家屬隨行,這樣的幾十萬人,對於已經人數眾多的李自成軍隊,是沒有更多供應吳三桂部隊的糧食的,將來的屠殺是非常有可能的,曆史上的項羽、白起等人的殺降,很多人說是個人的殘忍,實際上糧食問題相當關鍵,後來李鴻章在蘇州的殺降也是如此,剛剛的電影《投名狀》裏麵還有反映,這個問題我前麵的文章分析過。

而對於李自成,自己已經有40萬大軍,軍隊已經足夠龐大,沒有再收編吳三桂的軍隊增加軍力的必要,反而有裁軍的需要,同時北京的糧食供應非常有問題,明朝的時候的北京的糧食就靠江南的漕運皇糧支持,明朝滅亡了,就不會再有糧食漕運到京,同時北京又增加了李自成的幾十萬軍隊,糧食負擔可想而知,所以李自成等要以追贓的名義審問北京的各種人等搜刮糧食,這樣的背景,誘降殺降的利益驅動是明顯和直接的。

同時李自成敗退時,北京是當時中國數一數二的堅城,但是李自成要放棄逃走,就是糧食不足。後來他不據守潼關而是要出關決戰,也是糧食不足,因為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李自成敗退後實力大大的不如滿清和吳三桂的軍隊,進行決戰是九死一生的冒險,反過來據守潼關天險自保很容易,但需要足夠多的糧食,從而也印證了李自成糧食極度緊張的情況,這樣的情報吳三桂是應當能夠知道的,他對於招降騙局的擔心是很合理的。

吳三桂的軍隊是沒有後方的,在北京淪陷後,他的軍需供給的依靠就沒有了,他隻能選擇倒向一方而無法自己擁兵自立,在選擇方向上李自成是他所效忠的皇帝的仇敵,而滿清是他一直的對手,這兩方麵都不是他想投靠的對象,但是他還是優先選擇了李自成,在李自成的招降有理由被認為是圈套後,才與滿清合作。

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吳三桂招清兵,開始的時候不是簡單的投降,而是有很多的政治要求的,比如要立東宮太子為皇帝,恢複明朝等等,在曆史上為了平叛招引外族入境,並且讓外族在首都肆意搶掠的事情不是沒有,而且幹這樣的事情的人還是被稱作英雄呢!想一下安史之亂的吐蕃和回紇的作為和對於郭子儀的評價就知道了。

對於南明政權的滅亡,把吳三桂徹底的逼到滿清的一邊,實際上是和南明政權的某些民族英雄的錯誤分不開的,在當時,如果南明寬容的看待吳三桂,爭取他的支持和自立,爭取與滿清的議和,清兵不要說是過江,就是過黃河也是很困難的,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起碼是和滿洲軍馬可以抗衡的勁旅,吳三桂的態度不支持,清兵就有顧慮的。

而我們的南明士大夫所幹的事情,就是拚死的謾罵吳三桂的賣國,而不體會他當時的處境,也不爭取可以團結的力量,這些士大夫的謾罵的背後,一方麵是誰罵得多就顯得誰最忠君,另外一方麵他們也要借吳三桂來給自己的失敗找到借口,把國家的山河破碎中他們的腐敗的內因,說成是吳三桂的外因上,而吳三桂起碼在這些士大夫腐敗的時候,是在邊關浴血奮戰呢!此外的原因就是吳三桂如果被招安回來成為好人,那麽給他什麽職位呢?他的實力會功高震主,會專權,會影響到現在在南明當權的人的利益,而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把吳三桂逼到滿清敵人的那一邊,才是最大的民族罪人,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在當今許多人的觀念裏麵,他們是民族英雄。

南明政權對於吳三桂的態度,決定了他隻能是投降滿清,從後來的吳三桂對於南明皇帝的仇恨到要親自勒死他的地步和吳三桂後來的造反來看,吳三桂的心態很有可能是帶有無奈的心態投降滿洲的,如果是個人可以不計榮辱,但是他是一個要為幾十萬人的生命負責的統帥,我們不是當事人,拿事後的民族大義來說他確實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反過來那些本來可以爭取這個力量卻為了個人私利排斥的人,雖然有人表現出了個人的氣節,當然大多數人連氣節也沒有,他們應當更加受到譴責。

最後明史是清朝編寫的,在編寫明史的時候,漢人這些投降分子,需要一個更加罪惡的人物掩蓋他們投降的齷齪,而滿人由於吳三桂的造反,也把他列為罪惡,後來的政權由於自身的性質又有把李自成革命化的需要,這樣一來,吳三桂的曆史評價就這樣產生了,也很難公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