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 莊乾竹
韭菜初春時品質最佳,晚秋次之,夏季最差
韭菜雖然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以初春時節品質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因而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的說法。《本草拾遺》載:“在菜中,此物最溫而益人,宜常食之”。因此,春季適當食用韭菜一方麵可以養護人體的陽氣,增強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的能力,另一方麵,還可直接抑製或殺滅致病菌,使人體遠離細菌病毒的危害。
除此之外,韭菜還有諸多的保健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韭菜所含的揮發油及硫化物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韭菜還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纖維素,比大蔥和芹菜都高,不僅可促進腸道蠕動,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生,故有“洗腸草”之稱。便秘者可取新鮮韭菜200―300克,洗淨切成小段備用,鍋熱加食用油3―5克,雞蛋1―2個,或用豬瘦肉,最後放韭菜輕炒,韭菜變色即可起鍋(切忌長時間翻炒) 每天一次當菜吃。一般1周左右便秘好轉或痊愈,以後可每周間斷做此菜吃,可保持大便暢通。此外,韭菜堪稱蔬菜中的“偉哥”,對性功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這也正是韭菜被稱作“起陽草”的原因。
韭菜雖好,但並非人人皆宜。有口臭、口舌生瘡、咽幹喉痛等熱性病證以及手腳心發熱、盜汗等陰虛火旺症狀的朋友最好和韭菜保持距離。韭菜對子宮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此,準媽媽們最好不食或少食韭菜,以防胎動不安。▲
《生命時報》 (2008-03-25 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