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here

春風至人前,禮儀生百媚
正文

商周秦漢時期名瓷與名瓷窯

(2008-09-03 21:30:09) 下一個
早在中國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原始瓷。考古出土表明,原始瓷在商周時期的產地主要集中在長江和黃河中下遊,在浙江的多處地方發現了商代龍窯遺址,直到漢代浙江都是生產原始瓷的主要產地,其中窯口最為集中的是浙江省上虞縣。
  
商代原始瓷製坯原料多數不作處理,胎質較粗,用泥條盤築法成形。器形不規整,胎體厚薄不勻,器物內外施有薄釉,常見流釉現象、釉、胎結合較差,容易剝落,釉色有青、青黃、青綠、黃綠、綠褐、茶黃等色。器形有尊、甕、罐、豆、缽、簋、盆、碗等。
  
周代原始瓷胎質較細密,呈灰白或土黃色,成型方法是拉坯成型,胎體厚薄均勻,器型規整,有時顯的旋紋和割痕,施灰釉或青釉。 周的原瓷主要有隨葬的明器和生活器皿。
 
  
秦原始瓷的燒成溫度已較高,瓷土中的鐵含量較低,施灰釉,常見器物有鼎、盒、壺等器形多仿銅禮器。
  
東漢時,完成了由原始瓷向成熟瓷器的過度,出現了真正的瓷器。所謂瓷器一般都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用瓷石或高嶺土作胎體坯料。
  2、在1180℃或以上的溫度燒成。
  3、在器物胎體上施釉,釉胎結合緊密。
  
漢代的瓷窯和瓷器
  
一、漢瓷窯:

越窯

越窯位於浙江省慈溪縣,以生產青瓷為主,所產瓷器胎體細密堅硬,上釉用浸釉法,施釉常不到底(半施釉)。

德窯
  
德窯位於浙江德清縣,主要生產黑瓷。漢代瓷器裝燒工藝有墊燒和支燒兩種,窯的構造為較原始的龍窯。
  
二、漢代瓷器
  
漢代瓷器以青瓷和黑瓷為主,青瓷所占比例很大,黑瓷較少。青瓷和黑瓷的呈色劑都是鐵,釉料中含鐵量低於3%時燒成青瓷,釉料含鐵量在4%-9%時燒出黑瓷。
  
漢代瓷器器類很多,用途廣泛,有碗、盞、盤、缽、耳杯、尊、簋、罐、壺、?、虎子鍾、熏爐、水井、灶、五聯罐等。 到東漢中晚期,成熟的瓷器出現,此時的瓷窯,以生產青瓷為主,並有少量黑瓷,並且都是以鐵作呈色劑,燒製瓷器的窯主要是龍窯,漢代的瓷窯分布廣,產量大,燒製的器類有琢器和園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