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半島東端的威海市文登縣是我的老家。
威海市沿海而建,它依山傍海、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是中國的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 住在海邊的貴和四季酒店,窗外就是無珢的大海。沿著海邊是一個接一個的公園,公園裏有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及兒童樂園。看的出來,這裏市民的幸福感是很高的。傍晚,好多人在海邊散步、健身、跳舞,與大城市不同的是這裏的人們聽音樂都不帶耳機。
膠東半島的富足眾所周知,三麵環海與肥沃的土地提供了豐富的水產品與農作物。古時候威海這地界應該是人員稀少的,因為現在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多是近幾百年移民來的外來戶。我們邵家就是明朝洪武年間由濟南府曆城縣欒柳村遷入威海海埠村的,我們這一支又從海埠村遷至文登市裏、再徙西廒村、帽埠耩,最後才定居在陡埠村。
陡埠村是由周姓於北宋時建村,宋朝中期周姓全部外遷至高村及蒿土耩。馬姓於金時由陝西扶風遷入,但現在隻剩下一家姓馬的了。村裏現在的三大姓有明末清初自天福楊家產遷入的張家,清初由帽埠耩遷入的邵家,以及清初自山馬柳樹底下遷入的於家。
文登有匈奴金日磾後裔的叢姓,也有來自中亞烏茲別克斯坦的塔吉克人後裔、現住在七裏水頭的賽姓。賽姓的祖先是元朝的雲南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他們應該是作為雲南兵換防到威海的。威海與朝鮮及日本相鄰,明朝洪武年間因倭寇之患而設立了威海衛。有住守部隊就造就繁榮,部隊的換防又將全國不同地域的人帶到了本地,大量的人口遷入威海應該是在明初之後的事了。
威海市,包括其轄內文(登)、榮(城)、乳(山)三縣,260萬人口中就有47個不同的民族,這還不包括我上麵所說的漢化了的匈奴等民族,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多民族大家庭。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完全融合到了一起,根本沒有你我或他是屬於不同民族的概念。若不是當今網絡的發達我也就根本不會知道叢姓源於匈奴、賽姓源於中亞,雖然我的許多同學姓叢、而我的一個表妹就嫁給了一位賽姓青年。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大融合與海納百川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