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中國股市是慢牛,救市是個偽命題
(2008-05-05 12:32:59)
下一個
他是學者,也是政治家,他研究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關鍵問題,包括住房製度改革、事業單位改革、商業銀行改革以及貨幣市場和股票市場等等,他堅信治學是從政的基礎,在他看來,治學和從政都是為了報國,為了振興中華。
16歲時他懷揣愛國情懷獨自離開香港,來到內地。八十年代初,他赴美留學,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學成後歸國,還是無黨派人士的他1994年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走上從政道路。1996年他擔任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起曆任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今年,他卸下民建中央主席職務,也告別了任職10年的全國人大的政治舞台,他說,在民建從政的11年是最輝煌的11年,他沒有偷懶,實踐了報國的諾言。
他就是成思危。
成思危被稱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10年前,他領導民建中央提交了建議發展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成為一生中的得意之筆。麵對“中國風險投資之父”的美譽,他說自己隻是中國風險投資的積極推動者。
成思危敢言,他的一句話可以牽動股市神經。在迪拜召開的英國《金融時報》中國-中東峰會上他發表中國股市的泡沫正在形成的觀點,他講很多人自認為是贏家可能最終是輸家,這些話後,股市下跌7%,他也遭到很多人質疑。麵對這一切,他笑言自己的名字叫思危,就是要居安思危,“在熱的時候潑冷水,在冷的時候升升溫,所以老是挨罵。”
4月21日和24日,成思危分別在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發表有關中國經濟形勢和發展的演講,他笑稱自己的觀點是“老人言”,但他的每一個觀點都成為媒體追逐和關注的焦點。講學之餘,他在下榻賓館就當下經濟熱點問題接受了經濟導報專訪。
救市沒用市場有規律
記者:中國股市從6000多點降到3000點下跌一半,您認為這種大幅下跌原因何在?中國股市為什麽沒能反映出經濟發展的基本麵?
成思危:6000點是不正常的,沒有大起就不會有大落,暴漲之後必有暴跌,這是客觀規律。2006年4月14日股指上證指數超過了曆史最高紀錄2242點,之後一路飆升到6100點,增加了三倍,但是中國經濟沒有增長三倍,上市公司的績效也沒有增加三倍,這種暴漲沒有基礎。
雖然現在隻有3000點,我還認為是慢牛市,因為一年之內股值已經升了1000點,當然是慢牛。國際一般的定義,長期偏離正常股市20%就是熊市,中國還沒達到這個標準。
記:您說過救市措施沒用,但現在印花稅已經調低,您怎麽看現在政府的措施,是不是真的想救市?救市是不是真的沒用呢?
成:我認為救市是一個偽命題,市場有自己的規律,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手段來調節,我不反對這些做法。我們所謂的政策措施比如減印花稅等措施可能短期有效,長期不會有很大效果。政府拿錢來買股票的做法,除非特別必要才采用,要通過法定的程序來做。
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
記:四天之內政府有兩次救市措施,是不是證明內地股市已經見底,泡沫已經不嚴重?如何理解中央兩度緊急救市?為何在此時機還不開通港股直通車?
成:我認為這不能說成是一種救市,隻是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第一,我不讚成用上證指數來看股市,因為上證指數已經嚴重失真,首先它是按照總市值算的,但中國總市值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不等於可流通市值,這樣大藍籌股在股指中的權重就很大,比如中石油一家最高的時候占權重的24%,這是什麽概念呢?就是4000點左右的時候中石油占10%,上證指數就要掉100點,所以不合理。再一個它是把上海所有的股票都加權,我們達到國際標準的上市公司隻有30%,有70%收益不是很好,將它們全部加到一起,就失去股指本身的代表性。道瓊斯,納斯達克指數都不是這樣做的,它們都是選成份股,成份股代表股市的未來。所以我的看法是要看個股,個股好遲早會升。
3000點有沒有泡沫?我認為好的股沒有了,但有的股可能還有,這很難講。直通車的問題,政府已經宣告了肯定要做,但什麽時候做就取決於最高層的決策,直通車某種意義上是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試水,所以要很慎重,我覺得不應單看股市因素,要看整個條件是不是成熟。
記:您覺得什麽時候具備成熟的條件可以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
成:1997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就研究這個問題,2000年在我的《東亞金融危機的分析與解釋》一書中提到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是當美元強勢的時候,盯住美元是一個正確的政策,但不能長期采取這種辦法,第二步就變成盯住一籃子貨幣,第三步就是人民幣全部自由兌換,如果最後人民幣不能成為世界自由兌換的貨幣,經濟全球化都是有困難的。
所以2007年我們宣布人民幣盯住美元變成參考一籃子,參考和盯住不同,參考透明度低,靈活性高,盯住靈活性低,透明度高。我們已經走出第二步。人民幣自由兌換是最終的目標肯定沒問題,一定要朝這個方向走。其實1996年經常賬戶下,我們已經開放自由兌換,基本帳戶下還沒完全開放,根據IMF的標準,有43分項目在基本帳戶下,其中一半我們已經比較放開,其他一半可能要逐步放開,所以蒙代爾認為最後的時機是2008年。
我不懷疑這是個好時機,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我們的管理能力能不能做到,我的觀點是隻有管得住才能放的開,否則就很危險。第二要確定時機,所謂時機就是美元、日元、歐元相對的強弱,我們要在最有利時機放開,所以未必是2008年,但我認為資本賬戶逐步放開,最終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不會太久。
中國金融業尚不發達
記:您覺得現今中國金融體係的發展和改革中存在哪些問題?最近有些學者對金融和經濟安全問題提出一些觀點和質疑,您有何看法?
成:我去年出了一本書《成思危論金融改革》,基本已經包括我所有的觀點。中國發展處於工業化中期的階段,工業化中期的特徵之一就是產業資本做主導。像沃爾瑪這樣大的超市,是靠產業資本主導,產品擺在那裏不能收錢,要賣出去才能收錢,它會收入場費。到工業化後期是商業資本主導,後工業化時期是工業資本主導。
中國現在是產業資本主導時期,所以金融係統就不夠發達,比較脆弱,這是一般發展中國家的特點。你看我們基本沒有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我們的金融產品現在也很少,金融衍生產品基本沒有,股指期貨還沒推出,這就是我們金融係統不夠發達的第二個表現。
金融係統不夠發達的第三個表現是現在中國銀行主要的業務是存儲業務,對發達國家來講,銀行的零售業務隻占到其50%或者以下,我們的銀行占到70~80%,表明我們金融係統還不夠發達。
金融安全是最重要的國家安全,保障國家金融安全不能夠靠關門的辦法,不讓別人進來不一定能保障安全,反而不能學到別人的經驗,不能了解遊戲規則。我們在期貨方麵吃了很多虧,就是因為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和人才。所以隻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但是要把握好度,開放到什麽程度,通過適當開放,交流合作,積累經驗,不能靠關門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人民幣升值未緩通脹
記:人民幣升值會產生何種影響?人民幣升值能否遏製中國通脹?
成: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原因,主要是美國的弱美元政策造成的,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對歐元在貶值。美元與黃金脫鉤後,沒有一個固定的衡量標準。各國之間匯率本身是一種金融防護,亞洲金融危機時,美國要求我們貶值,他們是從他們的利益來考慮。所以人民幣不能一直保持升值,我覺得弱勢美元政策對美元來講未必有利,美國是一個進口大國,美元貶值,進口要用更多的錢。對其他國家也有影響,歐洲都受到很大的影響,1歐元從過去換0.8美元到現在換1.6美元,已經升了一倍,對歐洲的出口肯定會有影響。對美國人本身,不論是購買進口產品還是出國旅遊的開支都大了。
現在人民幣是升值的,但是長期肯定會有變化的,就像股市有起有落一樣,人民幣不會一直升值,也有可能回落。升值未必會解決通脹問題,人民幣已經升值不少,但是通脹問題仍沒緩解,為什麽呢,因為需求很強,國內的物價就會高。我們進口的消費品占進口的比重很少,進口主要是材料、機器設備等物品,所以對遏製通脹的作用不大。
記:國內現在通脹比較嚴重,由於成本提高和人民幣升值,香港很多中小企業都遇到困境,您認為有什麽措施可以幫助他們?
成:遏製通脹是今年重要的任務,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雙防一緊”的措施,就是我們現在采取的措施,完成今年將通脹控製在4.8%左右有點困難,但我相信這些措施慢慢會發揮作用。
至於成本太高的問題,我認為這是發展過程中正常的現象,國家經濟發展,工人的工資就要提高。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可能就挺不住了,有的會轉移到西部或者東南亞這些成本比較低的地方。對企業本身來講,我認為主要問題是企業主和職工要一起想辦法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的效益,隻有共建才能共用。
中國產業升級了,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或者倒閉或者轉移,不能隻靠廉價勞動力來發展,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過程都是這樣的。當然我們要慎重對待這件事,不管是關門還是轉移都有很多事情要處理,這是地方政府的問題,但大趨勢肯定是中國不可能長期搞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產業來發展。
香港優勢:國際化專才
記:台灣是對大陸投資的重點地區,投資包括金融、服務業等,這些也都是香港的重點產業,那會不會令香港的地位有所變化?
成: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地位是多年形成的,這個地位我認為不會動搖。香港最大的優勢是有國際化的專業人才,專業人才有四個特點,第一是具有全球眼光,第二有精湛的專業知識,第三具有很強的國際溝通能力,第四就是有好的專業道德操守,香港就是靠這些人才,才能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的自由度在世界上是很高的,這些優勢沒有喪失,所以我一直講這個觀點,大家不應隻看內地這張餅,應該將這張餅做大,我們可不可以利用大家相互優勢互補,去賺外國人的錢,打入國際市場,到國際市場上去競爭。我相信中國人有能力,應該在國際競爭上做得更好。香港國際化人才加內地豐富的資源,強大的經濟能力,廣闊的市場,這些應該是很有競爭力的。
所以我不擔心台灣的問題,台灣2000多萬人,香港700萬人,同13億比,都是很小的數字,香港與內地配合好,發展一定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