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5 (202)
2018 (96)
2019 (96)
2020 (225)
2021 (151)
2023 (106)
2024 (113)
2025 (3)
我跟母親學種菜
牛經滄海
5/8/2021
這幾年我開始種菜。第一年買了一車土,在草坪上堆出一塊菜地。西紅柿與辣椒都有很好的收獲,其它作物都被動物吃了,或者小苗被吃,或者果實被吃。
第二年自己動手圍了一柵欄,還是擋不住動物,而且連西紅柿也難以幸免。
第三年在柵欄上加了雞網,結果雞網網眼不夠密,還是有兔子與土撥鼠進來。
每年發現一個問題,今年則全部換上一吋網眼的雞網,開始有不錯收獲。難怪孔夫子說不如老圃,種菜真的不容易呀!
品味著幼嫩可口的雞毛菜,上海青,塔棵菜,巡視茼蒿、芫荽發芽出苗,想起母親種菜。
我母親是個種菜能手。據說我出生的時候正趕上大饑荒。那時候探索共產主義,民不聊生。主上居然頗有好生之德,生育者獲得一斤菜油,一斤紅糖的浩蕩恩典。雖然如此,這個補貼還是不夠生產足夠母乳。母親早作準備,悄悄在父親任教的學校壕溝邊上種植了大量南瓜。母親的冒險換一來了一家人活命,南瓜成了我的主食。幸好很快共產主義名存實亡,私種南瓜沒有遭到追究。不過從此我落下個怕吃甜,尤其是怕吃南瓜的後遺症。
小時候,母親種菜,我總會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母親勞作,我則坐在菜園邊上。雙手托著下巴,有一答沒一答聽著母親的種菜經。比如各種節氣不能錯過,比如鋤頭就是肥,比如辣椒怕澇了,等等,等等。
上中學的時候,文革(哦現在好像改叫”探索”,差點講錯)還未結束,生活極其艱難,幸好母親會種菜。整個中學五年半,學費每學期五至七元,還有每周的夥費。夥費就是學校把學生帶來的米煮成粥或者米飯的代價。那時父親早已被支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了,每天隻拿十個工分,價值三毛左右吧。這個工分值可不是拿來上學揮霍的,秋後是要去換口糧的。其它一切生財渠道全麵嚴防死守。每家每戶按人口劃定的菜園地是唯一可以變現的生產資料。
春天的時候母親會將青菜送到學校,每市斤作一分錢。夏天是青椒茄子,每市斤三分錢。秋天則是豇豆瓜類。我的學費雖然時有拖欠,不時會遭到學校大會小會點名,最終總是化險為夷,靠著母親的勞作,從菜園裏淘來學費夥費,一路讀完了高中。不要以為讀個義務教育有什麽困難,我們鄰近三個小隊上下三年隻有兩位讀完高中,另一位父親有個手藝。
雖然看母親種菜那麽興旺,我自己一試卻發現並非易事。幾經嚐試,母親的種種種菜經驗居然一一靈驗,我的小菜園也越來越像樣了。
祝天下所有母親節日快樂。
出生趕上大饑荒,雖然活過來了,但小時候營養不良,餓怕了!
後又趕上割資本主義尾巴,以糧為綱(要交公糧給國家), 農民除了給生產隊幹活,幾乎無法有任何可以帶來其它收入的副業!自由市場幾乎被取締,由國營的供銷社代替!
現在中國有大量的人懷念毛時代,包括許多經過饑荒和文革的人,這就叫"記吃不記打“吧!